Workflow
亏损10亿上热搜,门票是桂林旅游起点而非终点
新京报·2025-04-21 12:0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桂林旅游2020年至今累计亏损近10亿元 2024年营收4.32亿元同比下滑7.58% 归母净利润亏损2.04亿元同比暴跌1830.7% [1] - 张家界因连年亏损且面临重大财务危机被实施风险警示变更为"ST张家界" [1] - 传统旅游景区陷入经营困局与旅游消费屡创新高形成"冰火两重天"局面 [1] - 传统"门票经济"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高票价获利模式已到瓶颈 [2] - 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从248元降至165元后游客量增长但总收入仍下降5% [2] - 景区"卖门票"思维停留在"圈地收费"初级阶段 主打单一观光 对服务品牌和体验关注不足 [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游客对门票价格敏感度上升 支付意愿受日工资比重影响 [2] - 游客不再愿意为单一资源买单 期待更高性价比 门票价值取决于提供的价值是否匹配 [2] - 游客期待综合体验 对"花200元看厕所排队""门票刺客"等吐槽高频出现 [3] - 杭州西湖免费开放后带动周边餐饮酒店商业繁荣 证明衍生消费价值 [3] - 游客愿意为高质量综合体验付费 关注体验独特性服务质量文化内涵 [4][5] 行业转型方向 - 景区需从"高票价+低服务"单一粗放模式转型 否则将被市场抛弃 [6] - "门票经济"时代已过去 国有景区门票降价趋势明显但潜力有限 [7] - 景区需解决吸引力单一价值供给单一创收来源单一问题 [7] - 设施与体验不匹配 如索道投资大但其他设施老旧 重硬件轻体验 [7] - 产品与市场不对接 商铺商品同质化高 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7] 成功案例与解决方案 - 开封万岁山推出100元套餐包含三天无限次入园+翰园碑林+开封城墙联票 每天1000场实景演出 [8] - 乌镇通过"门票+酒店+演艺"模式 综合收入远高于单一门票 [9] - 景区需开发特色餐饮文创产品主题线路等拓展营收渠道 [9] - 需以游客体验为中心重构产品体系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再造服务流程 以文旅融合为路径深挖文化价值 [9] - 从"门票售卖者"转变为"体验设计商" 从"资源管理者"上升为"价值创造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