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G落地,标准要先行”
科技日报·2025-04-20 23:54

6G技术研发进展 - 中信科移动、中国移动、北京大学联合发布6G全息超表面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样机 为未来6G高速传输提供全新路径 [1] - 中国电信联合北京邮电大学研发可视化6G卫星接入网系统级仿真平台 可对超大低轨卫星星座进行前期仿真验证 [1] - 南京市交通集团打造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 通过通感一体技术支撑低空飞行全过程管理 [1] 6G技术特性与机遇 - 6G是基础性使能技术 可赋能社会智能化转型 能力比5G提升一至两个量级 [2] - 6G实现通感融合、通信与智能融合、泛在融合 预计2030年左右投入商用 [2] - AI为6G提供新动能 通信与AI融合是突破传统通信系统理论性、智能性、灵活性瓶颈的必然趋势 [2] - 现代语义通信技术已在高清视频传输、车联网、无人机网络、大规模物联网等场景验证优异性能 [2] 终端设备演进与AI应用 - 6G时代智能体终端(机器人、智能车、无人机)成为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决策和协作能力的主动参与者 [3] - AI应用广泛落地是6G超越5G的关键 AI在终端设备上的突破可使智能设备更聪明易用 [3] - 6G商用后手机可能演变为强大AI终端 提升用户需求理解能力和内容自动生成能力 [4] - 6G将构建地面网络、卫星及空域飞行器融合的全新移动信息网络 实现地球表面常态化无缝覆盖 [4] 标准化进程与产业协同 - 国际标准组织3GPP计划今年6月正式启动6G标准研究 [5] - 6G产业化面临复杂国际形势 存在标准不统一风险 需加强沟通凝聚共识 [6] -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推进5G-A、低空信息基础设施、6G、量子保密通信等标准研究 [6] - 6G发展需加强跨行业磨合 吸引千行百业参与 发掘可大规模复制的案例 [6] - 当前6G生态构建仍以信息通信技术圈层为主 垂直行业实质性参与不足 [7] - 需推动机器人、汽车、无人机等行业深度参与标准制定 甚至担任标准组织负责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