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奔腾永向前(地名中的抗战记忆)
人民日报·2025-04-20 22:12
文章核心观点 黄骅市以英雄黄骅命名,当地传承红色文化,积累深厚底蕴,红色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城市发展成果显著 [1][3][4] 黄骅烈士相关 - 黄骅原名黄金山,1911 年 2 月出生,1929 年入党,参加红军长征,1937 年抗战爆发后改名奔赴前线,1943 年 6 月 30 日在大赵村被叛徒杀害,年仅 32 岁 [1] - 1945 年 9 月新青县改名黄骅县,1989 年至今称黄骅市 [1] 红色文化传承 - 2007 年 6 月黄骅烈士牺牲地纪念馆建成,孙树章、孙津生、孙立国接力义务讲解黄骅烈士故事 [2] - 当地建设 10 余处红色文化场馆,每年吸引上千批次群众、团体开展纪念活动 [3] - 各界创作 10 余部红色文艺作品,黄鲁彬参与成立的艺术团成员从 10 多名壮大到 100 多名 [3] 红色文化影响 - 黄骅市近年来产生 1100 多个道德模范等先进个人和集体,3 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 人获“中国好人”称号 [3] - 黄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称将依托红色资源传承文化,凝聚发展动能 [3] 经济发展成果 - 黄骅港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重要枢纽港,已上升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 5 年突破 3 亿吨 [3] 生态保护成果 - 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去年 7 月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组成部分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河北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