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练兵”到“用兵” 这场人形机器人跑马不一般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赛事,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从“跟跑”到“领跑”的里程碑,该赛事是产业发展的“大练兵”,能暴露问题为产业指明攻坚方向,助力人形机器人在各场景落地 [1][2] 赛事概况 - 2025年4月19日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赛事 [1] - 20多支人形机器人战队和10000多名人类跑者在同一路线并肩起跑 [1] 赛事意义 - 是检验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传感技术、能源续航、环境适应能力的“试金石”,是人形机器人加速“跑进”各个产业进行落地应用的关键一程 [1] - 像“放大镜”把人形机器人在上述能力方面的问题暴露出来,让企业针对性进行技术改进,为产业指明新的攻坚方向 [2] - 赛事“练兵”是为在各领域更好“用兵”,当相关能力“越跑越强”,人形机器人能在工业制造、医疗、零售、家务等场景更好落地,跑下21公里是为跑通落地“最后一公里” [2] 检验能力 运动控制技术 - 运动控制技术是人形机器人主要技术攻坚点之一,人的跑步能力对人形机器人是难题,需靠智能算法、关节力矩动态调整等复杂技术实现,马拉松是检验该技术的绝佳“练兵场”和“考场” [1] 传感技术 - 3D视觉、距离感知、避障等传感技术是人形机器人在比赛中保证身体完好并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2] 能源续航能力 - 21公里赛道长度及频繁更换电池影响成绩的规则考验人形机器人的续航能力 [2] 环境适应能力 - 赛道路面坑洼、奔跑扬起的风尘、复杂的混合地形检验人形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