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严峻的退市风险,主要源于持续的资金占用问题、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审计机构可能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 [2][11] - 公司股价在4月内大幅下跌36.48%,反映出市场对其退市危机的担忧 [2] - 尽管监管处罚已落地,但公司经营业绩恶化,2024年预告巨额亏损,且多项业务存在待核查问题,退市危机难解 [2][11][12] 监管处罚与资金占用 - 公司及控股股东因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2022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浙江证监局合计罚款1230万元 [2][6] - 2021年至2022年期间,控股股东组织指使公司通过预付货款形式转出资金,占用金额累计达12.42亿元 [4] - 2023年公司新增资金占用发生额1.21亿元,截至2023年底余额为1414.82万元,虽称已归还,但审计机构无法确定归还资金是否源于公司或交易对手,问题未彻底解决 [7] - 公司油品贸易业务被揭露通过业务资金安排,为控股股东偿还前期占用款2亿元,审计机构尚待核查是否涉及新的资金占用 [8][9][10] 财务报告与审计问题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因错误使用总额法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各30.21亿元,占更正前相应项目的比例均超过49% [5] - 审计机构中审众环表示,可能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 - 若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或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等,公司将触及退市情形 [3] - 2023年度审计报告因资金占用等问题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导致董事对相关定期报告投出弃权票 [7] 业务经营与内部控制风险 - 公司碳酸锂业务存在未披露关联交易、供应价与市价存在差额利润、1885吨电解质未到货等存货管理缺陷,相关差额利润及性质尚待核实 [11] - 煤炭贸易业务形成的1.42亿元存货,对应债权已转回公司(价值1.53亿元的133套房产),审计机构尚待核查是否涉及资金占用或担保 [11] - 公司预计2024年利润总额为-2.6亿元至-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至-3.8亿元,亏损主因包括传统能源行业下行、大宗贸易业务收缩、碳酸锂价格下跌导致的存货跌价准备及应收款项减值 [12] 公司治理与应对措施 - 公司已聘请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对相关事项进行专项审计,但截至目前专项审计进展未见披露 [8] - 控股股东高鑫金控时任董事长王彬及公司时任副董事长曾佳因涉及资金占用等违规行为,分别被处以250万元和80万元罚款 [4][6]
处罚落地!非标问题仍未消除,*ST海越退市危机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