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深”探 | 众擎机器人赵同阳独家回应朱啸虎言论:硬科技突破需要跨越周期的信任

行业观点分歧 -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质疑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已陆续退出该赛道早期投资 [1] - 经纬创投张颖认为机器人领域将诞生大公司,众擎机器人CEO赵同阳强调长期价值投资的重要性 [1] - 争议焦点在于"快速回报"与"长期价值"两种投资哲学的对立,朱啸虎注重商业化路径清晰性,而长期主义者视人形机器人为工业革命级机遇 [5][6] 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技术革新和人类文明演进的新篇章,类比二十年前的互联网发展初期 [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预测2029年中国市场规模达750亿元,2035年增至3000亿元 [6] - 工信部将具身机器人定位为"科技竞争新高地",目标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形成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 [6]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进程 - 行业总投入规模不及头部新能源车企上市前融资额,认为讨论"泡沫"为时过早 [3] - 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预测规模化应用还需3-5年,发展路径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个方向 [7] - 深业资本总经理董海龙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超越新能源汽车,千亿市值公司将涌现 [7] 投资逻辑与策略 - 长期主义者主张用5-10年时间刻度衡量创新价值,而非关注短期报表波动 [2] - 国有资本采取"投早投小、大胆耐心"策略,当前部分公司估值已达百亿级别 [8] - 核心技术、优秀团队和明确市场定位是企业获得投资的关键要素 [7] 行业生态与挑战 - 硬科技突破需要创业者、投资人和全社会对长期价值的共识 [2] - 技术突破依赖工程师长期算法迭代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需"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 [3] - 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提升技术水平,同时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开发适用产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