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东近期重磅出台措施推动AI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单个外资项目最高奖励1.5亿元

产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1] - 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4.47万台(套)增长至2024年24.68万台(套),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1] - 省财政每年安排100亿元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创新链,2025年预算安排"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 [3] - 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资金支持 [2] 核心技术突破 - AI领域:昇腾910B芯片、Atlas 900计算集群、"鹏城·脑海""混元"大模型及WPS AI应用表现突出 [2] - 机器人领域:首款鸿蒙人形机器人"夸父"投产,多模态四足机器人等产品实现核心部件自主研发,成本降低超50% [2] - 部署"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旗舰项目,面向全球协同创新 [2] 应用场景拓展 - 实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动,覆盖教育、医疗、工业等十大领域 [3] - 计划培育100个示范应用场景与500个示范案例,形成可推广标准 [3] - 第137届广交会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46家企业参展(含16家广东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等产品 [6] 创新平台建设 - 全省拥有13家国家级平台(含1家国家实验室)和116家省级平台 [4] - "鹏城云脑Ⅲ"将提供超16E国产算力,美的集团建设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 [5] - 每年支持开源社区/生态中心最高800万元,推动广深数据交易所升级 [4] 企业培育与资金激励 - 对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省市1:1叠加奖励 [4] - 设立产业基金,外资项目最高奖补1.5亿元(3%比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奖励500万元 [6] - 每年择优支持工业大模型案例,单个最高奖励800万元 [2] 人才生态构建 - "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大赛设AI/机器人专项赛 [6] -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网络覆盖研发至场景落地全链条 [6] 监管与制度保障 - 探索"监管沙盒"模式,建设生成式AI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 [7] - 加快AI领域立法进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