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鑫宏业(301310) - 2023 Q4 - 年度财报
鑫宏业鑫宏业(SZ:301310)2024-04-28 07:5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鑫宏业,代码301310[22]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线缆等特种线缆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属于“电线、电缆制造(C3831)”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36] 利润分配 - 公司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以97098600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2] - 2023年半年度以总股本9,709.86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854.93万元[176] - 2023年度拟以总股本97,098,6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预计派发现金红利48,549,300元,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38,839,440股,转增后总股本为135,938,040股[178] - 2023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78] - 2023年度可分配利润为379,581,258.78元[17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20.01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10.66%[2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14.08%[24][2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0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0.13%[25][2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6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下降195.33%[26][27] - 2023年末资产总额33.83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46.47%[27]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47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255.02%[27][28]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21亿元、4.86亿元、5.53亿元、5.41亿元[31]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16.69万元[33]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350.36万元[34]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13.63万元[34]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1亿元,同比增长10.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14.08%[59] - 2023年销售费用为1939.64万元,同比增长57.76%[69] - 2023年管理费用为2836.71万元,同比增长60.67%[69] - 2023年财务费用为 - 752.24万元,同比下降580.52%[69] - 2023年研发费用为6130.02万元,同比增长12.06%[69]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56人,较2022年的51人增长9.80%,占比9.02%,较2022年的11.67%下降2.65%[99]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1,300,179.4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6%,2022年分别为54,703,110.62元、3.03%,2021年分别为37,507,592.02元、3.08%[100]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41,417,723.66元,同比增长40.03%;现金流出小计2,547,471,687.14元,同比增长74.97%;现金流量净额-206,053,963.48元,同比减少195.33%[10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07,288,857.80元,同比增长38,530.02%;现金流出小计1,772,664,582.84元,同比增长2,023.44%;现金流量净额-1,065,375,725.04元,同比减少1,204.81%[100]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92,909,451.84元,同比增长1,498.86%;现金流出小计247,225,541.67元,同比增长124.35%;现金流量净额1,345,683,910.17元,同比增长12,830.28%[10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4,437,517.80元,较2022年的126,857,231.54元减少41.32%[100] - 2023年投资收益13,817,315.1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3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5,113.80元,占比0.16%;资产减值-1,500,242.99元,占比-0.80%等[102] - 2023年末货币资金534,549,612.63元,占总资产比例15.80%,较年初的591,020,904.21元、25.59%下降9.79%[102][103] - 2023年末应收账款944,418,327.11元,占总资产比例27.92%,较年初的798,000,376.46元、34.55%下降6.63%[102][104] - 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1,772,664,582.84元,较上年同期的83,480,942.08元增长2,023.44%[10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光伏线缆收入6.25亿元,占比31.25%,同比增长17.86%;新能源汽车线缆收入10.79亿元,占比53.93%,同比增长11.33%;工业线缆收入2.05亿元,占比10.26%,同比下降6.05%[60] - 境内收入17.98亿元,占比89.85%,同比增长14.36%;境外收入2.03亿元,占比10.15%,同比下降13.98%[60] - 线缆销售量35.97万KM,同比增长9.93%;生产量36.71万KM,同比增长4.39%;库存量2.24万KM,同比下降17.26%[64] - 光伏线缆营业成本5.79亿元,占比33.17%,同比增长19.50%;新能源汽车线缆营业成本9.10亿元,占比52.12%,同比增长13.13%;工业线缆营业成本1.72亿元,占比9.84%,同比下降4.17%[64][65][66] 行业市场趋势 - 预计至2024年全球电线电缆市场规模将达2284.2亿美元,到2029年将攀升至2985.3亿美元,2024 - 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5%[36] - SMM预计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将超900GWh[37] -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到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达2亿千瓦,2023 - 2035年间每年核准机组约10台[37] - 中国轨道交通协会预计到2025年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规模接近13000公里[37] - 全球电线电缆制造商前2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过半数席位[36] - 新能源汽车线缆将朝着轻量化、大功率载流及复合应用场景等技术方向发展,车规级通讯线缆用量将大幅增加[37] - 海上光伏等新应用场景对线缆产品抗腐蚀性、耐候性等性能要求显著提升,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技术对线缆产品提出更高要求[37] - 大规模储能系统建设对储能线缆耐高温、耐寒、耐老化、高载流能力以及电磁兼容性等特性提出更高要求[37] - 新一代核电技术对核电线缆耐辐射、耐高温、抗老化和高安全性提出更严苛标准[37] -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上升期,暂未体现明显周期性特征,光伏行业周期性趋于平缓,储能线缆需求与多因素有关,轨道交通、核电领域呈现较长周期变化规律,船用和机器人线缆与产业发展及国际经济环境相关[38] - 公司产品行业区域性与下游客户及产业链分布相关,光伏线缆生产企业集中在江苏、浙江等地,汽车零部件行业形成六大产业基地辐射中心的分布特征,轨道交通线缆集中在大城市群等地区,核电线缆分布在沿海或靠近大型能源消耗中心处,机器人线缆需求与产业集聚地相关[38] - 光伏线缆行业无明显季节性,新能源汽车线缆行业下半年销售规模较高,轨道交通线缆生产和需求有一定季节性波动[38][39][40] - 特种线缆行业处于深度整合与技术迭代阶段,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126] 行业壁垒 - 光伏线缆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地区订立行业准入标准,新能源汽车线缆认证程序复杂、周期长,资质认证壁垒高[40] - 特种线缆生产涉及多领域,对加工精度和指标要求严苛,从试制到开发需一系列过程,技术壁垒高[40] - 特种线缆生产对装备和技术要求严格,需精确控制参数和精细现场管理,部分终端客户有额外要求,专业化生产壁垒存在[40] - 光伏组件企业甄选供应商关注品牌声誉,与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新能源汽车线束厂商线缆来源受限,品牌知名度和成功经验重要,新企业争夺优质客户难[40][41] - 线缆行业料重工轻,属资金密集型,需大资金投入,对流动资金规模和周转效率要求高,规模大企业效益、议价和获单能力强,且有能力进行研发升级[41] 产品性能指标 - 光伏线缆耐高温最高温度等级125℃,耐高压电压等级1.8KV,通过25年使用寿命认证[42] - 车内高压线保持 -40℃~+200℃冷热循环冲击不开裂[43] - 核电线缆导体长期工作温度90度条件下,线缆寿命超过60年,可耐受γ射线累积辐照总剂量2200kGy[47] - 核电线缆可耐受最高温度为164℃,最大压力为0.69MPa的LOCA试验,持续时间15天;后续温度137℃,压力0.33Mpa,15天的化学溶液浸没试验[47] - 轨道交通线缆持续使用环境温度 -40℃~+80℃,抗张强度≥10Mpa,断裂伸长率≥200%[49] - 机械臂用信号控制电缆弯曲测试达3000万次以上[55] - 绝缘材料高速挤出工艺使挤出速度提升30%以上[55] - 超耐弯曲型充电桩电缆弯曲测试超出常规产品10倍以上[56] - 新能源车用交联聚烯烃弹性体材料可在150℃连续工作3000小时以上[57] - 公司自主研发新能源用150℃及125℃级交联聚烯烃弹性体绝缘材料,改良传统交联聚烯烃材料问题[58] - 公司自主创新的导热硅橡胶材料将导热系数由0.2W/(mk)提升至0.8W/(mk)[58] - 公司自主创新“双层绝缘共挤”工艺,提升生产效率[58] - 公司研发“挤出表面积渣自动清理”工艺,提升质量稳定性[58] - 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项目已完成,载流能力提升3倍以上[71] - 耐腐蚀型铝合金屏蔽高压电缆项目已完成,占电动汽车线缆销售额的10%[77] - 海面光伏电站用连接电缆项目已完成,降低了线缆整体重量[80] - 高柔软型电机引出线项目已完成,具有良好抗电流过载能力[82] - 抗菌型直流充电桩用连接电缆满足125℃长期耐温等级,在湿度85%条件下线缆720h无霉菌[84] - 大容量地面电站用高绝缘光伏连接电缆研发可提升光伏电缆耐温、耐UV、水解和阻燃性等性能[87] - 小弯曲半径柔性高压电缆研发成功预计增加电动汽车线缆10%的销售[89] - BUS - bar耐高温扁电缆线缆减重约20% - 40%[90] - 轨道交通用机车电缆绝缘料额定温度从90℃和100℃提高到125℃甚至更高,耐低温性能至 - 55℃甚至 - 65℃[93] - 新能源电动汽车用高耐温高柔性弹性体绝缘材料已完成研发,可增强线缆敷设便捷性[97] - 高强度铝合金高压连接电缆研发成功预计增加电动汽车线缆10%的销售[98] - VW - 1阻燃光伏线缆实现批量生产[84] - 动态抗电磁干扰高压屏蔽电缆实现批量生产[88] - 开发海面风电系统用光伏电缆可降低线缆整体体积和重量,提高抗盐雾性和抗UV性[95]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用直销经营模式,销售产品定价模式为“铜价 + 加工费”[50]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适量库存”的生产模式,涵盖生产计划、生产准备、生产过程管理以及产品入库四个阶段[50] - 公司采购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模式,采购铜丝使用“电解铜价 + 加工费”定价方式[50] - 公司采购胶料和化工原料主要使用集中采购模式,参照市场价格直接向供应商采购[50] - 公司设立研发中心负责新品开发,重视产学研结合的项目研发模式[50] 公司资质与合作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获得有效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52] - 公司参与制订两项国家标准和四项行业标准[52][54] - 公司在光伏线缆领域与晶科能源、阿特斯等知名光伏组件生产商合作[53]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比亚迪等整车生产商及多家整车厂一级供应商合作[53] - 公司在储能线缆领域与派能能源等储能领域客户及多家一级供应商合作[53] - 公司在船舶领域拥有《中国船级社CCS工厂认可证书》和《美国船级社ABS工厂认可证书》等资质[53] - 公司在核电领域持有1E级电缆、电气贯穿件《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等资质[53] - 公司是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 - 公司拥有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TÜV莱茵授权实验室等[52] - 公司围绕新能源“发、储、送、用”全产业链布局,聚焦电化长江使用场景和新能源船舶电动化领域[53] - 公司参与或主导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55] - 公司2004年着手研发光伏线缆产品,2009年取得光伏线缆TÜV认证证书[55] -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