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禾信仪器(68862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禾信仪器禾信仪器(SH:688622)2024-04-25 11:5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4]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简称禾信仪器,代码688622[19]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2] - 2022年2月,公司注册地址由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1号A3栋相关室变更为广州市黄埔区新瑞路16号[16]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510535[16] - 董事会秘书姓名为陆万里,证券事务代表姓名为钟美芬[17] - 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联系电话均为020 - 82071910 - 8007[17] - 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传真均为020 - 82071902[1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18]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为http://www.sse.com.cn/[1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8] - 昆山国科、共青城同策、盈富泰克等为公司股东[11] - 山西大谱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原控股子公司,已于2024年1月注销[11] - 公司本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1750万股A股[12] 财务审计与声明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6]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利润分配与资金担保情况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该预案已通过相关会议审议,尚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6]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董事会与监事会会议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会议提案内容和表决程序符合规定[176] - 公司董事会有9名董事,其中3名独立董事,报告期内召开14次会议[177] - 公司监事会有3名监事,其中1名职工代表监事,报告期内召开13次会议[178]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3次临时股东大会,议案均获通过[18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366,178,970.23元,较2022年增长30.66%[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6,106,053.43元,2022年为 -63,328,252.80元[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5,255,984.38元,较2022年末减少17.96%[22] - 2023年末总资产1,081,138,237.91元,较2022年末增长11.25%[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 -1.37元/股,2022年为 -0.90元/股[24]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45%,较2022年减少9.28个百分点[24] - 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6,915,996.54元、100,877,554.28元、91,665,633.59元、116,719,785.82元[29] - 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6,361,746.46元、 -17,953,135.08元、 -20,683,317.21元、 -41,107,854.68元[2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6,617.90万元,同比增长30.6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610.61万元[36]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为949,335.02元,2022年为135,858.33元,2021年为1,981,873.19元[31]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情况除外)为18,382,542.80元,2022年为33,559,454.37元,2021年为40,503,863.97元[31] - 2023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20,348.45元,2022年为1,493,215.96元,2021年为1,029,735.00元[31] - 2023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175,189.15元,2022年为-261,311.93元,2021年为-672,114.63元[32] - 2023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20.09元,2022年为123,134.08元,2021年为52,425.57元[32] - 2023年所得税影响额为2,588,730.20元,2022年为5,085,110.26元,2021年为6,595,280.00元[32] - 2023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82,551.89元,2022年为1,112,449.05元,2021年为368,320.92元[3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17.90万元,同比增长30.66%;净利润-9,610.61万元;扣非净利润-10,326.87万元[119] - 营业收入本期数366,178,970.23元,上年同期数280,256,751.73元,变动比例30.66%[120] - 营业成本本期数225,149,260.91元,上年同期数140,572,015.25元,变动比例60.17%[120] - 财务费用本期数8,169,238.40元,上年同期数3,272,712.38元,变动比例149.62%[120] - 投资收益本期数-903,295.92元,上年同期数1,353,927.84元,变动比例-166.72%[120] - 资产处置收益本期数949,335.02元,上年同期数684,862.43元,变动比例38.62%[120] - 营业外收入本期数59,692.84元,上年同期数348,913.20元,变动比例-82.89%[120] - 营业外支出本期数2,234,881.99元,上年同期数610,225.13元,变动比例266.24%[1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59,474,257.53元,上年同期数109,733,452.95元,变动比例-45.80%[120]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6,617.90万元,同比增长30.66%,营业成本22,514.93万元,同比增长60.17%[124]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6,245,946.00元,占总资产比例0.58%,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389.02%[139]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76,394,893.81元,占总资产比例16.32%,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354.14%[139]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为30,209,915.47元,占总资产比例2.79%,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788.53%[13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为29,111,446.91元,占总资产比例2.69%,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376.90%[140]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104,708,946.19元,占总资产比例9.69%,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94.30%[140] - 预计负债本期期末数为7,636,555.57元,占总资产比例0.71%,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02.50%[140] - 未分配利润本期期末数为62,618,737.44元,占总资产比例5.79%,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 -60.55%[140] - 货币资金受限期末账面价值分别为16,272,338.36元和19,906,628.29元,原因分别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和保函保证金[144] - 在建工程受限期末账面价值为110,212,270.82元,原因是抵押借款[144] - 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4574.06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5880.50万元,变动幅度为-22.22%[1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合计35882340.8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18750.00元,期末合计34765750.00元[15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仪器仪表制造行业营业收入361,648,041.28元,同比增长30.77%,营业成本223,756,228.50元,同比增长60.31%,毛利率38.13%,减少11.40个百分点[126] - 环保在线监测仪器营业收入156,503,440.74元,同比增长17.89%,营业成本95,631,132.85元,同比增长55.26%,毛利率38.90%,减少14.70个百分点[126] - 实验室分析仪器营业收入52,598,865.05元,同比增长404.07%,营业成本37,549,650.89元,同比增长288.73%,毛利率28.61%,增加21.18个百分点[126] - AC - GCMS产品系列生产量12台,同比减少36.84%,销售量15台,同比持平,库存量7台,同比减少30.00%[12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065.1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3.83%,关联方销售额为0[131]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1,455.9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98%[13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225.0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8.04%,关联方采购额为0[135] - 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额835.4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67%[136] - 仪器仪表制造行业直接材料成本129,828,700.26元,占总成本87.31%,同比增长76.94%[129] - 报告期内第二名北京世纪朝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三名成都珂睿科技有限公司、第五名青岛市华磊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为新进入前五大的供应商[137] 公司业务与产品情况 - 公司是集质谱仪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质谱仪及相关技术服务[47] - 公司产品及服务聚焦大气环境监测方向的PM2.5、VOCs和O3监测,同时向医疗健康等领域拓展[48] - 全自动微生物检测质谱仪于2020年5月取得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48] - 2022年发布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2023年发布国产首台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48]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环保在线监测仪器、医疗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等[49] - 环保在线监测仪器可用于重污染天气应急监测、VOCs在线监测等,医疗仪器可用于微生物鉴定等[49][50] - 2023年公司推出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 - QTOF 7000、全自动核酸质谱检测系统NucMass 3000等数款新产品[52]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 MS 1000)可用于各类样品元素分析,满足多领域分析要求[52]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1000)应用于多个行业[52] -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 - TQ 5200)可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等领域[52] - 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LC - QTOF 7000)可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作用[52] - 公司其他自制仪器主要为定制仪器,包括多种质谱仪[53] - 公司基于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精准数据分析服务,业务持续性增强[55] - PM2.5在线源解析可实时监测PM2.5,输出各类分析报表等[56] - VOCs在线走航分析可实时监测300多种VOCs,制定污染防治示意图[57] - 公司提供多种数据分析报告服务,包括臭氧源解析、空气质量综合分析等[57] - 公司通过销售硬件产品和提供技术服务实现盈利[61] -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62] - 公司实行订单驱动式采购和预测式备货采购双结合的采购模式[63] - 公司产品生产按稳定流程和工艺进行,以预测订单为导向组织采购和生产[64][65] - 公司分析仪器采用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66] - 公司技术服务集中于环境监测领域,包括数据分析和技术运维服务[67] - 公司主营业务为质谱仪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属于实验分析仪器制造业[68] 行业市场情况 - 2023年1 - 12月我国质谱仪进口金额18.98亿美元,同比增长7.4%,国产替代是行业发展主流[70] - 2018 - 2026年全球质谱仪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7.70%[71] - 2022年中国质谱仪市场规模超120亿元,国产厂商占有率约15%[75] - 按2023年进口规模同比增速7.4%类比,2023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