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国风新材,代码000859,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朱亦斌,注册及办公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铭传路1000号[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媒体为《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7] - 经2017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涉及多种膜材料、塑料等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7] - 2016年3月18日,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8]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合肥市国资委,控股股东经营稳定,无不良诚信情况[144]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合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其也是丰乐种业、合肥百货、合肥城建等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173] 报告发布信息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于2024年4月25日发布[1]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2023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4]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22.35亿元,较2022年减少9.16%[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863.42万元,较2022年减少112.46%[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亿元,较2022年减少3.63%[9] - 2023年末总资产40.71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10.61%[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61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60%[9] - 2023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22亿元、5.60亿元、5.54亿元、5.99亿元[13]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6.22万元,2022年为7056.92万元,2021年为9518.95万元[13]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685.91万元,2022年为2175.34万元,2021年为1294.45万元[13]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686.27万元,2022年为7982.48万元,2021年为9245.61万元[14]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2.35亿元,同比减少9.16%,营业成本21.12亿元,毛利率5.85%,同比减少7.42%[37][38] - 薄膜材料收入13.46亿元,占比60.23%,同比减少11.40%,毛利率4.09%,同比减少12.76%[37][38] - 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收入2.93亿元,占比13.12%,同比减少16.51%,毛利率12.39%,同比减少6.20%[37][38] - 新型木塑材料收入9013.86万元,占比4.03%,同比增长38.85%,毛利率29.17%,同比增长17.20%[37][38] - 国内收入19.89亿元,占比88.99%,同比减少6.78%,毛利率3.98%,同比减少7.34%;国外收入2.46亿元,占比11.01%,同比减少24.67%,毛利率23.86%,同比减少4.04%[38] - 直销收入16.25亿元,占比72.69%,同比减少17.84%;经销收入6.10亿元,占比27.31%,同比增长26.37%[38] - 2023年营业成本合计16.24亿元,占比76.91%,同比降1.84%[40] - 2023年前五客户销售总额3.0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1.07%[41] - 2023年前五供应商采购总额6.7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5.32%[41] - 2023年销售费用3063.42万元,同比增3.37%[41] - 2023年管理费用7384.00万元,同比增3.27%[41] - 2023年财务费用 -924.12万元,同比增54.09%[41] - 2023年研发费用9294.63万元,同比增5.76%[4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27,302,233.01元,同比减少7.86%,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18,741,713.99元,同比减少8.0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8,560,519.02元,同比减少3.63%[56][57]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6,213,609.03元,同比减少62.7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97,269,135.94元,同比减少4.6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01,055,526.91元,同比减少52.23%[57]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191,344.98元,同比增加81.39%,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21,901,651.89元,同比增加83.14%,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289,693.09元,同比增加78.80%[57]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11,810,880.30元,同比减少110.99%[57] - 2023年末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为13.86%,较年初的20.47%下降6.61%;应收账款占比8.00%,较年初增加0.39%;存货占比5.51%,较年初增加0.13%;固定资产占比30.51%,较年初下降5.03%;在建工程占比15.83%,较年初增加11.49%[58][60][61] - 2023年末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为1.37%,较年初下降0.07%;合同负债占比0.66%,较年初增加0.22%;长期借款占比4.19%,较年初增加3.68%[61] -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计40.71亿元,较年初36.80亿元增长10.61%[189] - 2023年末公司负债合计12.09亿元,较年初7.73亿元增长56.40%[189] - 2023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8.61亿元,较年初29.08亿元下降1.62%[190] - 2023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5.01亿元,较年初15.44亿元下降2.79%[188] - 2023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25.70亿元,较年初21.36亿元增长20.34%[189] - 2023年末流动负债合计9.02亿元,较年初6.12亿元增长47.35%[189] - 2023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3.07亿元,较年初1.60亿元增长91.64%[189] - 2023年末货币资金5.64亿元,较年初7.53亿元下降25.11%[188] - 2023年末应收账款3.25亿元,较年初2.80亿元增长16.22%[188] - 2023年末在建工程6.44亿元,较年初1.60亿元增长301.71%[188] - 2023年资产总计33.07亿元,较2022年的32.32亿元增长2.33%[191] - 2023年负债合计5.01亿元,较2022年的3.70亿元增长35.36%[192] - 2023年营业总收入22.35亿元,较2022年的24.60亿元下降9.16%[192] - 2023年营业总成本23.11亿元,较2022年的23.54亿元下降1.83%[192] - 2023年营业利润为 - 3766.95万元,2022年为2.08亿元[193] - 2023年净利润为 - 2863.42万元,2022年为2.30亿元[193]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03元,2022年为0.26元[193] - 2023年研发费用9294.63万元,较2022年的8788.09万元增长5.76%[192] - 2023年在建工程1.54亿元,较2022年的0.20亿元增长671.33%[191] - 2023年其他非流动资产1.16亿元,较2022年的0.29亿元增长300.71%[191] - 2023年营业收入16.94亿元,较2022年的19.40亿元有所下降[195] - 2023年营业利润为-4390.70万元,2022年为1.28亿元[195] - 2023年净利润为-3789.48万元,2022年为1.67亿元[195]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3元,2022年为0.26元[19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9亿元,2022年为1.13亿元[196]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1亿元,2022年为-2.63亿元[196]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289693.09元,2022年为44904055.97元[197]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883755.99元,2022年为94973556.44元[197]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0511460.20元,2022年为 - 697494425.22元[197]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11810880.30元,2022年为 - 100386798.18元[197]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21160393.44元,2022年末为732971273.74元[197]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 - 46553686.42元[198]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 28634161.00元[198] - 2023年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 - 17919525.42元[198][199] - 2023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61117007.71元[199] - 2022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07670694.13元[198] 行业情况 - 近年来中国薄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形成较成熟市场和产业链[16] - 2023年行业新增产能释放,需求恢复低于预期,供需矛盾突出[1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聚焦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等四大产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 - pp料采购额占采购总额52.92%,上半年均价6841.44元,下半年6627.88元;PET料采购额占16.28%,上半年均价6037.90元,下半年6150.52元[21]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未超30% [21] - 薄膜材料产品有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179项[21] - 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产品有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24] - 新型木塑材料产品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26] - 公司着力深化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培育聚酰亚胺材料和光学级聚酯基膜产业[17] - 公司已批量生产FCCL用聚酰亚胺黄色基膜等产品,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膜等处于在研阶段[20] - 公司子公司芜湖国风塑胶提供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安徽国风木塑提供新型绿色环保木塑材料[20] - 薄膜材料设计产能14.635万吨,产能利用率99.27%,在建产能10.4165万吨[28] - 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设计产能1.11万吨,产能利用率98.18%,在建产能0.56万吨[28] - 新型木塑材料设计产能4万吨,产能利用率33.00%[28] - 薄膜材料产量13.78万吨,销量13.73万吨,库存量0.44万吨;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产量0.48万吨,销量0.44万吨,库存量0.06万吨;新型木塑材料产量1.27万吨,销量1.30万吨,库存量0.18万吨[38] - 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受部分客户销量结构变动影响,库存量增加400吨;新型木塑材料因2023年外贸市场逐步恢复,产销量同比增长[39] - 公司多个聚酰亚胺薄膜产品实现产业化并批量供货,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进入客户端试生产验证,年产10亿平米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稳步推进[36] - 公司完成奇瑞股份E0Y项目开发,产品批量生产,还完成装配式木塑栅栏研发项目,形成木塑栅栏产品套系化[54][55] - 公司有年产10亿平米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新能源汽车模块化生产智能制造项目等[6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内销收入19.05亿元,占比88.56%;外销收入2.46亿元,占比11.44%[180][181] - 内销收入以客户自提委托单或签收单作为收入确认依据,外销以取得报关单或提单、商品控制权转移作为收入确认依据[181] 研发情况 - 光敏聚酰亚胺光刻胶研发处实验室阶段[42] - 柔性衬底聚酰亚胺浆料研发处小试阶段[43] - 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膜研发处中试阶段[4
国风新材(000859)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