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能源电站装机与项目规模情况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并网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近1000MW,在建及开发中的新能源电站权益容量近2000MW[2] - 2023年末公司开发、建设、投资、运营可再生发电站超2000MW[27] - 公司持有和正在筹建的新能源电站项目规模合计1044.60MW,2023年上网电量合计88460.02万千瓦时[38] - 公司作为少数股东持有49%股权的新能源电站项目规模合计754.75MW,2023年上网电量合计116323.14万千瓦时[38] - 报告期内,BT及工程总包在建的新能源电站项目仅定边蓝天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规模50MW,状态为待并网[39] 公司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87,690,03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3] - 每10股派息0.7元(含税),股本基数为587,690,036股,现金分红金额为41,138,302.52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13亿元,较2022年减少8.89%[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21.49万元,较2022年减少36.19%[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04.99万元,较2022年减少78.45%[1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3亿元,较2022年减少0.17%[11]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74.27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91%[1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8.99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2.17%[11]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7031.93万元,2022年为2612.30万元,2021年为4659.33万元[14]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04.29万元,2022年为1572.91万元,2021年为1975.63万元[14]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为1927.04万元,2022年为8206.56万元,2021年为2450.14万元[14]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8316.51万元,2022年为9637.01万元,2021年为1.27亿元[14][15]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321.2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89%[49] - 2023年营业总成本119,959.0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15%[49]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21.4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6.19%[4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325.8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0.07万元[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742,749.06万元,负债总额为447,033.8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0.19%[4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29%[4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2.13亿元,较2022年的13.32亿元下降8.89%[52] - 2023年销售费用45,113,904.46元,同比增长6.82%[56] - 2023年管理费用109,658,802.84元,同比减少1.34%[56] - 2023年财务费用153,226,357.50元,同比减少18.03%[56] - 2023年研发费用23,954,091.49元,同比减少37.91%,主要系研发材料投入减少所致[56]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47,125,595.58元,同比减少17.85%;现金流出小计813,866,945.56元,同比减少27.80%[72]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3,540,419.30元,同比减少70.86%;现金流出小计858,338,790.14元,同比增加47.02%[7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24,703,039.62元,同比增加10.81%;现金流出小计1,477,814,990.43元,同比减少22.69%[72] - 2023年末固定资产3,456,940,714.16元,占总资产46.54%,较年初的2,966,594,783.93元及39.18%提升7.36%[76] - 2023年末长期借款2,376,649,623.54元,占总资产32.00%,较年初的1,384,738,275.78元及18.29%提升13.71%[76] - 2023年末受限资产合计3,467,495,330.11元,账面价值2,860,512,919.74元[7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下降69,660.32万元,主要因本期投资支付现金增加及上期收到借款[72][7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上升58,249.03万元,主要因本期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现金减少[72][73] - 报告期投资额为858,338,790.14元,上年同期为583,835,350.28元,变动幅度47.02%[78] 行业宏观数据情况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3万亿元),南方电网计划投入约6700亿元,两大电网公司“十四五”电网投资超2.9万亿元,较“十三五”高出13%[17] - 2022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新增装机容量超1.85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012亿元,同比增长2%[17] - 中电联预测我国全社会用电量2025年将达9.5万亿千瓦时,相比2021年的8.3万亿千瓦时增加1.2万亿千瓦时[17] - 2022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17] - 2022年全国电网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5839万千伏安,同比增长6.3%[17] - 2022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同比减少5.07%,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铁2082公里[18] - 2022年12月铁路投资1145亿元,环比增长83.49%,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月均592.42亿元[18] - 2022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1条,新增运营里程847公里,12月新增运营里程227.8公里[18] - 2022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7.3%左右,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800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2.2%左右[20] - 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2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截至年底累计装机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21] - 2023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规模3.6亿千瓦,风电新增装机0.759亿千瓦,同比增长102%,占当年新增装机的21%;光伏新增装机2.169亿千瓦,同比增长148%,占当年新增装机的60%[21] - 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新增装机3.05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2.7%[105] - 2020 - 2023年国家电网输变电设备招标合计金额分别为422亿、455亿、503亿、678亿元[104] 国家政策相关情况 - 国家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16] - 国家能源局印发文件提出“三交九直”特高压规划项目[17] -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 - 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 公司业务地位与区域政策情况 - 公司是东北地区民营新能源投资建设运营龙头企业,在黑龙江省有规模效应[22] - 公司是黑龙江地区民营生物质热电联供龙头企业,在齐齐哈尔有规模效应[25] - 2023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25] - 2023年黑龙江省30个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创建,每县可列支300万元补贴[25] - 开展玉米或水稻秸秆离田作业且还田处理,省级补贴每亩10元[25] 行业价格与电量占比情况 - 2023年光伏组件年末价格降至不到1元/W,年内降幅约48%[22] - 2023年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15.3%,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22] - 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1/3[22] 公司业务格局与产品情况 - 公司形成智能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综合智慧能源三大业务格局[28] - 公司低配电柜主要产品电压涵盖0.22—1.14kV电压等级[30] - 公司高压智能电气成套设备主要应用于6~35kV高压配电系统[30] - 公司生产储能设备已有近30年历史[33] - 公司配电设备主要原材料为各类化工原材料、电气元件、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33] -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主要采取“以单定产”生产模式,部分通用原材料或半成品辅以“计划生产”[33] - 公司销售模式主要通过直销,以投标方式获取订单[34] - 公司形成智能配电设备制造—电力EPC建设—新能源投资运营全产业链体系[34] - 新能源业务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有两种业务模式[35] - 公司通过自主开发及与国企合作开发、建设、持有清洁能源电站[36] -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中的生物质热电联产以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等为原料,生产热力、电力等可再生能源[41] 公司风电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风电总装机容量从去年同期的24.13万千瓦降至本报告期的14.60万千瓦,降幅约39.5%;总发电量从6.72亿千瓦时降至4.12亿千瓦时,降幅约38.7%;上网电量从6.57亿千瓦时降至4.03亿千瓦时,降幅约38.7%;平均上网电价从0.485元/亿千瓦时降至0.47元/亿千瓦时,降幅约3.1%;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从2785.81小时增至2821.52小时,增幅约1.3%[37] 公司光伏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光伏总装机容量本报告期与去年同期均为29.86万千瓦;总发电量从5.07亿千瓦时降至5.04亿千瓦时,降幅约0.6%;上网电量从4.97亿千瓦时降至4.81亿千瓦时,降幅约3.2%;平均上网电价从0.467元/亿千瓦时降至0.41元/亿千瓦时,降幅约12.2%;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从1697.23小时降至1686.79小时,降幅约0.6%[38] 公司新能源工程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新能源工程业务收入4879.3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2.98%[39] 公司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数据情况 - 公司申报300MW风力发电清洁能源供暖示范项目获黑龙江发改委复函,获泰来独立储能电站200MW/400MWh智慧能源项目备案[43] - 2023年泰来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上网电量22,928万千瓦时,富裕农林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上网电量15,991万千瓦时[43] - 报告期内公司供售热面积合计318.37万平方米,其中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供热面积232.84万平方米、热费收入5,865.83万元,售热面积85.53万平方米、热费收入1,059.88万元[44] - 2023年梅里斯区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上网电量32,470万千瓦时、供热面积107.00万平方米[44] 公司整体装机与电量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总装机容量60.46万千瓦,上年同期61.99万千瓦[45] - 本报告期新投产机组装机容量8万千瓦,上年同期8.20万千瓦[45] - 本报告期核准项目计划装机容量79.95万千瓦,上年同期38万千瓦[45] - 本报告期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60万千瓦,上年同期29万千瓦[45] - 本报告期发电量13.75亿千瓦时,上年同期13.71亿千瓦时[45] - 本报告期上网电量或售电量12.74亿千瓦时,上年同期13.16亿千瓦时[45] 公司各业务线收入与成本情况 - 2023年智能装配制造业务收入4.04亿元,占比33.31%,同比降18.30%;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4.25亿元,占比35.04%,同比降15.12%;新能源工程业务收入4879.39万元,占比4.02%,同比降42.98%;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收入2.99亿元,占比24.64%,同比增107.74%;其他业务收入3621.53万元,占比2.99%,同比降66.03%[52] -
九洲集团(300040) - 2023 Q4 - 年度财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