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 - 公司2023年度研发费用为13,295.70万元[2]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33%,较上年大幅增长25.86%,主要为公司抗新冠创新药项目GST-HG171在2022年12月进入临床II/III期阶段,该阶段研发投入较大[46][47]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增加至57.69%,主要为公司抗新冠创新药项目GST-HG171报告期进入资本化阶段并获得批件[48][49] 投资收益 - 公司以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为-6,184.15万元,转负且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联营公司福建博奥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的大幅亏损导致[2] 创新药研发 - 公司创新药泰中定虽获批但因上市销售时间较短效益暂未显现[2] - 公司已获批上市抗新型冠状病毒创新药泰中定,具有强效抗病毒和优异安全性[21] - 公司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治愈乙肝等领域立项研发6个创新药[21] - 公司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31和GST-HG141已处于II期临床阶段,具备先发优势[21] - 公司乙肝临床治愈创新药GST-HG141是全球First in class的MOA II型乙肝核心蛋白抑制剂[22] - 公司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GST-HG131是我国首个获批临床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抑制剂[22] - 公司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GST-HG121通过降解RNA的方式发挥作用,可有效地抑制HBsAg表达[22] - 公司c-Met靶向新药GST-HG161具有药效显著、靶标选择性好、安全性高、成药性强的特点,可能对肝癌、胃肠癌、肺癌等有效[23] - 公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治疗新药GST-HG151具有靶标选择性好、成药性强、药效显著和安全性高的特点[23] - 公司正在研发的创新药品包括GST-HG121、GST-HG131、GST-HG141、GST-HG171等,有助于增强公司在乙肝治疗和抗病毒领域的市场竞争力[25][26] - 公司正在研发的创新药品GST-HG161和GST-HG151有助于增强公司在肝病治疗领域的市场竞争力[25] - 公司正在研发的创新药品GST-HG171有助于增强公司在抗病毒领域的全球市场竞争力[25] 主营业务及核心竞争力 -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等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2] - 公司成立发展二十余年,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抗病毒和肝脏健康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3] - 公司拥有五大抗乙肝病毒药物,致力于为人类肝脏健康提供科学解决方案[3] - 公司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取得突破,首个创新药阿泰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获批上市[3] - 公司产品及品牌获各界认可,在市场上有良好信誉和品牌效应及价值[3] - 公司主打产品抗乙肝病毒药物、保肝护肝药物、心血管药物及男性健康药物不受季节性及周期性影响[4] - 公司秉承"广播仁爱·关注民生"的企业使命,致力于为中国抗击新冠病毒、乙肝、肝癌、肝纤维化等提供创新药物[19] - 公司已形成以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和保肝护肝药物销售为核心的产品线布局[19] - 公司五大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产品均已顺利通过一致性评价[19] - 公司水飞蓟宾类药物被《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明确为指南药物[20] - 公司拥有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早泄的男性健康药物产品[20] - 公司利伐沙班片被多个权威指南推荐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20] - 公司积极拓展心血管、男性健康、抗新冠病毒等领域产品[19] - 公司未来将坚持通过以仿哺创、仿创结合方式持续推进创新发展战略[19] - 公司将致力于成就抗病毒和肝脏健康药物领域领先的创新药研发生产企业[19] - 我国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22%和15%,未来乙肝市场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19] 财务情况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422,714,889.10元,同比增长9.5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8,589,843.18元,同比下降173.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4,232,828.10元,同比下降167.9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595,576.92元,同比下降45.89%[9] - 基本每股收益为-2.1887元,同比下降173.45%[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90%,同比下降37.03个百分点[9]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43,023,057.46元[11]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763,492.41元[11] - 2023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586,844.07元[1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117,724.29元[13] 行业分析 - 2021年全球医药市场收入为1.42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12.34%,较2001年增长2.6倍[17] - 2022-2026年全球医药市场收入年均增速将达到2.5%-5.5%,预计2026年全球医药市场收入将达到1.75万-1.78万亿美元[17] - 2022年全球化学药市场规模为1.09万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的73.7%,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17] - 2022年中国整体药品市场销售规模达15,659亿元人民币,其中处方药市场规模达12,989亿元,占据了82.9%的市场份额[17] - 中国医药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及2030年将分别达到22,873亿元及29,911亿元,2023-2025年行业整体增速将恢复至7-9%[17] - 中国化学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1,438亿元,增长空间十分广阔[17] - 2023年药品审评中心全年批准上市1类创新药40个品种,罕见病用药45个品种,儿童用药产品92个品种,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原研药品86个品种[17] - 2023年度共纳入优先审评审批注册申请108件(80个品种),同比增加56.9%[17] -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26种药品[17] -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17] 公司注册地址变更 - 公司注册地址由"柘荣县东源乡富源工业区"变更为"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富源工业园区1-7幢"[7] 审计机构变更 - 公司聘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2023年度审计机构[8] 董事会秘书及证券事务代表变更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张清河,证券事务代表为吴世俊[8] 信息披露媒体及备置地点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投资部[8]
广生堂(300436)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