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洲集团(300040) - 2023 Q4 - 年度财报
九洲集团九洲集团(SZ:300040)2024-04-22 11:28

公司新能源电站装机与项目规模情况 - 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并网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近1000MW,在建及开发中的新能源电站权益容量近2000MW[2] - 2023年末公司开发、建设、投资、运营可再生发电站超2000MW[27] - 公司持有和正在筹建的新能源电站项目规模合计1044.60MW,2023年上网电量合计88460.02万千瓦时[38] - 公司作为少数股东持有49%股权的新能源电站项目规模合计754.75MW,2023年上网电量合计116323.14万千瓦时[38] - 报告期内,公司BT及工程总包在建的新能源电站项目仅定边蓝天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规模50MW,状态为待并网[39] - 本报告期总装机容量60.46万千瓦,上年同期61.99万千瓦;新投产机组装机容量8万千瓦,上年同期8.20万千瓦[45] - 本报告期核准项目计划装机容量79.95万千瓦,上年同期38万千瓦;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60万千瓦,上年同期29万千瓦[45] - 2023年新增九洲零碳产业园49.5MW风电等多个新能源电站核准项目[50] - 2023年新增亚洲新能源(金湖)100MW风电等合作项目[50] 公司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87,690,03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3] - 每10股派息0.7元(含税),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587,690,036股,现金分红金额为41,138,302.52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00%[1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13亿元,较2022年减少8.89%[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21.49万元,较2022年减少36.19%[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04.99万元,较2022年减少78.45%[1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3亿元,较2022年减少0.17%[11]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74.27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91%[1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8.99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2.17%[1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较2022年减少36.00%[11]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16元/股,较2022年减少36.00%[11]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9%,较2022年减少2.03%[11]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8316.51万元[14][15]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321.27万元,同比减少8.89%[49] - 2023年营业总成本119,959.03万元,同比减少0.15%[49]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21.49万元,同比减少36.19%[4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325.87万元,同比减少110.07万元[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742,749.06万元,负债总额为447,033.8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0.19%[4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2.13亿元,较2022年的13.32亿元下降8.89%[52] - 2023年销售费用45,113,904.46元,同比增长6.82%;管理费用109,658,802.84元,同比下降1.34%;财务费用153,226,357.50元,同比下降18.03%;研发费用23,954,091.49元,同比下降37.91%[56]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47,125,595.58元,同比减少17.85%;现金流出小计813,866,945.56元,同比减少27.80%[72]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3,540,419.30元,同比减少70.86%;现金流出小计858,338,790.14元,同比增加47.02%[7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24,703,039.62元,同比增加10.81%;现金流出小计1,477,814,990.43元,同比减少22.69%[72] - 2023年末货币资金436,422,319.38元,占总资产比例5.88%,较年初的6.14%下降0.26%[75] - 2023年末应收账款1,020,508,878.95元,占总资产比例13.74%,较年初的15.54%下降1.80%[75] - 2023年末固定资产3,456,940,714.16元,占总资产比例46.54%,较年初的39.18%上升7.36%[76] - 2023年末长期借款2,376,649,623.54元,占总资产比例32.00%,较年初的18.29%上升13.71%,主要系项目融资租赁导致增加[76]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情况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3万亿元),南方电网计划投入约6700亿元,两大电网公司“十四五”电网投资超2.9万亿元,较“十三五”高出13%[17] - 2022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新增装机容量超1.85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012亿元,同比增长2%[17] - 中电联预测我国全社会用电量2025年将达9.5万亿千瓦时,相比2021年的8.3万亿千瓦时增加1.2万亿千瓦时[17] - 2022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17] - 2022年全国电网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5839万千伏安,同比增长6.3%[17] - 2022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同比减少5.07%,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铁2082公里[18] - 2022年12月铁路投资1145亿元,环比增长83.49%,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月均592.42亿元[18] - 2022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1条,新增运营里程847公里,12月新增运营里程227.8公里[18] - 国家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基本建成[16] - 国家曾提出“三交九直”特高压规划项目,2022年计划再开工“四交四直”,加快推进“一交五直”前期工作[17] -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20] - 到2030年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 - 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 - 2022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7.3%左右,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800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2.2%左右[20] - 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25亿千瓦,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21] - 2023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规模为3.6亿千瓦,其中风电新增装机0.759亿千瓦,同比增长102%,占当年新增装机的21%;光伏新增装机2.169亿千瓦,同比增长148%,占当年新增装机的60%[21] - 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新增装机3.05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2.7%[105] 公司业务区域与政策优势情况 - 公司是东北地区民营新能源投资建设运营龙头企业,在黑龙江省有规模效应[22] - 公司是黑龙江地区民营生物质热电联供龙头企业,在齐齐哈尔地区有规模效应[25] - 2023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25] - 2023年黑龙江省30个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创建,每县可列支300万元补贴[25] - 开展玉米或水稻秸秆离田作业且还田处理,省级补贴每亩10元[25] - 单个30兆瓦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每年至少获12万吨以上自愿碳减排量[24] - 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年末降至不到1元/W,年内降幅约48%[22] - 黑龙江风能资源可开发量约为2.3亿千瓦,太阳能年总辐射量为4,400 - 5,028兆焦/平方米[46] 公司业务格局与产品情况 - 公司形成智能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综合智慧能源三大业务格局[28] - 公司低压配电柜主要产品电压涵盖0.22—1.14kV电压等级[30] - 公司高压智能电气成套设备主要应用于6~35kV高压配电系统[30] - 公司生产储能设备已有近30年历史[33] 公司智能设备制造业务情况 - 公司智能设备制造业务按“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模式经营,以销定产[33] - 公司智能设备制造业务采购设置供应链管理中心,年初签年度框架协议,采购时再签合同[33] - 公司智能设备制造业务生产采取“以单定产”为主,部分“计划生产”[33] - 公司智能设备制造业务销售主要通过直销、投标获取订单,营销网络“跨大区负责制”[34] 公司新能源业务情况 - 新能源业务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有两种业务模式[35] - 公司新能源资产投资及运营通过收取项目发电电费获取稳定收益[36] - 风电总装机容量从去年同期的24.13万千瓦降至本报告期的14.60万千瓦,降幅约39.5%;总发电量从6.72亿千瓦时降至4.12亿千瓦时,降幅约38.7%;上网电量从6.57亿千瓦时降至4.03亿千瓦时,降幅约38.7%;平均上网电价从0.485元/亿千瓦时降至0.47元/亿千瓦时,降幅约3.1%;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从2785.81小时升至2821.52小时,升幅约1.3%[37] - 光伏总装机容量本报告期与去年同期均为29.86万千瓦;总发电量从5.07亿千瓦时降至5.04亿千瓦时,降幅约0.6%;上网电量从4.97亿千瓦时降至4.81亿千瓦时,降幅约3.2%;平均上网电价从0.467元/亿千瓦时降至0.41元/亿千瓦时,降幅约12.2%;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从1697.23小时降至1686.79小时,降幅约0.6%[38] - 报告期内,新能源工程业务收入4879.3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2.98%[39] - 公司拥有超200名员工的专业运维团队,其中高级工程师30名,中级工程师70名,中高级管理人员30名[39] - 公司采取联合央国企伙伴“合作开发”战略,优化新能源资产结构和质量,择机出让成熟电站项目[39] - 公司形成“智能配电设备制造—电力工程EPC建设—新能源投资运营”全产业链体系,各业务板块协同效应良好[39] - 公司打造运维智慧管理平台,采用运检一体化运维模式,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39] - 公司申报300MW风力发电清洁能源供暖示范项目获黑龙江发改委复函,获泰来独立储能电站200MW/400MWh智慧能源项目备案[43] - 2023年泰来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上网电量22,928万千瓦时,富裕农林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上网电量15,991万千瓦时[43] - 报告期内公司供售热面积合计318.37万平方米,其中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供热面积232.84万平方米、热费收入5,865.83万元,售热面积85.53万平方米、热费收入1,059.88万元[44] - 2023年梅里斯区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上网电量32,470万千瓦时、供热面积107.00万平方米[44] - 本报告期发电量13.75亿千瓦时,上年同期13.71亿千瓦时;上网电量或售电量12.74亿千瓦时,上年同期13.16亿千瓦时[45] - 本报告期平均上网电价或售电价0.507元/亿千瓦时(含税),上年同期0.505元/亿千瓦时[45] - 本报告期发电厂平均用电率7.36%,上年同期4.02%;发电厂利用小时数2,274.26小时,上年同期2,211.65小时[45] 公司各业务线收入与成本情况 - 2023年智能装配制造业务收入4.04亿元,占比33.31%,同比降18.30%;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4.25亿元,占比35.04%,同比降15.12%;新能源工程业务收入4879.39万元,占比4.02%,同比降42.98%;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收入2.99亿元,占比24.64%,同比增107.74%;其他业务收入3621.53万元,占比2.99%,同比降66.03%[52] - 2023年电气及相关设备收入3.07亿元,占比25.27%,同比降31.75%;发电收入6.53亿元,占比53.86%,同比增13.08%;新能源工程收入4879.39万元,占比4.02%,同比降42.98%;供暖收入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