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30,792,557.87元,同比下降91.88%[4]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09,271,980.70元,同比下降18.26%[11] - 2023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5,307,357.25元,同比下降897.15%[11] - 2023年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399元/股,同比下降91.88%[11] - 2023年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81%,同比下降8.52个百分点[11] - 2023年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36,944,038.39元,同比下降77.87%[11] - 2023年度公司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686,587,336.10元,同比下降19.62%[1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5,478,190.62元(第一季度)、165,141,007.73元(第二季度)、261,057,367.47元(第三季度)、177,595,414.88元(第四季度)[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43,921.59元(第一季度)、-3,298,232.14元(第二季度)、-1,425,149.95元(第三季度)、-334,613,097.37元(第四季度)[12]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70,927.20万元,同比下降18.26%[21] - 2023年净利润为-32,860.68万元,同比下降70.42%[21] - 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7.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3%[148]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3.2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93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70.4%[149] - 公司2023年营业利润为-3.0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78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70.6%[149] - 公司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为-2.87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24亿元人民币增加131.8%[149]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0元,较2022年的-0.21元下降90.5%[150] - 2023年净利润为-1,655,129.80元,相比2022年的44,804,868.83元显著减少[15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5,307,357.25元,较2022年的68,407,532.07元大幅下降[153] - 2023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5,094.51元,较2022年的-1,845,166.46元略有改善[154] - 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3.3079亿元,同比下降14.65%[156] - 2023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3.3079亿元,同比下降31.68%[156] - 2023年度少数股东权益增加218.58万元,同比增长2.93%[156] - 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2.6941亿元,同比下降10.35%[158] - 2022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2.1838亿元,同比下降17.29%[158] - 2022年度少数股东权益减少5550.76万元,同比下降42.64%[158] - 2023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165.51万元,同比下降0.13%[159] - 2023年度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165.51万元,同比下降6.96%[159] - 2022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330.47万元,同比增长0.27%[160] - 2022年度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117.58万元,同比下降4.71%[160]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3,470,803,500.75元,同比下降16.61%[11] - 2023年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26,640,438.75元,同比下降14.65%[11] - 公司资产总额为34.71亿元,较年初减少6.91亿元[2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48,074,192.00元,同比下降46.46%[3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44,659,142.13元,同比增长18.58%[33]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8,874,494.22元,同比增长99.67%[33] - 存货同比下降19.16%,从23.42亿元降至18.93亿元[34] - 合同资产同比下降37.56%,从7522.64万元降至4697.30万元,主要由于工程结算进度加快[35] - 投资性房地产同比增长77.85%,从1.93亿元增至3.44亿元,主要由于满洲里酒店项目转为投资性房地产[36]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1122.16%,从640.38万元增至7826.49万元,主要由于部分工程施工项目合同资产按其流动性在“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列示[37]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50.74%,从2.77亿元降至1.36亿元,主要由于预收部分合同价款的建筑工程项目履行了相应合同义务[39]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31.70%,从10.44亿元降至7.13亿元,主要由于房地产业务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同比减少以及计提存货减值准备2.85亿元[43] - 公司2023年货币资金为548,074,192.00元,较2022年的1,023,593,643.11元下降46.5%[144] - 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为344,659,142.13元,较2022年的290,662,234.76元增长18.6%[144] - 公司2023年存货为1,893,460,620.39元,较2022年的2,342,259,610.64元下降19.2%[144] - 公司2023年投资性房地产为343,614,357.35元,较2022年的193,204,187.10元增长77.8%[144] - 公司2023年流动负债合计为1,467,342,954.01元,较2022年的1,830,306,423.03元下降19.8%[145] - 公司2023年未分配利润为712,779,159.16元,较2022年的1,043,571,717.03元下降31.7%[145] - 公司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26,640,438.75元,较2022年的2,257,432,996.62元下降14.7%[145] - 公司2023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3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2.40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48] - 公司2023年流动负债合计为58.97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8.97万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47]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8.99亿元人民币,与2022年持平[147] 房地产与建筑业务 - 2023年公司房地产业务在建项目1项,在建总建筑面积54,390.53平方米,年度累计投资金额为6,955.23万元[14] - 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金额9,624.45万元,销售面积7,062.70平方米,结转收入金额10,602.85万元,结转面积8,148.96平方米[14] - 2023年公司建筑施工类重要在施项目4项,在施面积40.51万平方米,竣工项目52项,竣工面积21.90万平方米,新签约项目36项,签约金额18,441.11万元[14]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金额9,624.45万元,销售面积7,062.70平方米,结转收入金额10,602.85万元,结转面积8,148.96平方米,待结转面积294.74平方米[51] - 公司房地产可出租总面积为148,832.63平方米,已出租总面积为22,188.01平方米,出租率为14.91%,租金总收入1,680.39万元,每平方米月平均租金为63.11元[53] - 公司报告期内竣工验收项目总金额为124,457.38万元,项目数量为52个[54] - 公司报告期内在建项目总金额为239,626.38万元,项目数量为19个[54] - 公司报告期内累计新签项目数量为36个,金额为18,441.1万元[55] - 公司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总金额为240,563.43万元,其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项目金额为937.05万元,在建项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额为135,724.92万元[56]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建筑施工类债权融资[57] - 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70,927.20万元,其中房地产开发销售收入为10,602.8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4.95%[133] - 工程承包合同收入为58,055.8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1.85%[1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余额为234,066.8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为44,720.80万元[136] - 房地产开发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包括房产完工并验收合格,达到销售合同约定的交付条件,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点[133] - 工程承包合同收入根据履约进度在一段时间内确认,履约进度按照投入法即累计实际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133] - 存货跌价准备的确定涉及管理层的重大判断和估计,公司对存货项目进行实地观察并执行存货减值测试[136] - 公司对工程承包合同的收入确认进行了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测试,并选取样本检查管理层的估计依据[134] - 公司对房地产开发销售的收入确认政策进行了评估,确保其符合行业惯例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133] - 公司对部分重大工程项目进行了现场走访,观察工程形象进度并与测算的履约进度进行对比分析[134] - 公司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表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评估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合理性[13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住宅投资83,820亿元,下降9.3%[15] - 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16] - 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102,990亿元,下降6%[16] - 2023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7,2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2.2%[16] - 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7,459亿元,同比下降13.6%,其中国内贷款15,595亿元,下降9.9%[17] - 顺义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3%,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4.9%至117.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0.7%至91.7万平方米[46] - 中山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5.9%,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3%至464.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4.6%至536.5亿元[46] - 顺义地区建筑业总产值为500.4亿元,公司控股子公司大龙顺发实现产值5.81亿元,占总产值的1.2%[47] - 房地产行业短期内政策环境持续向好,投资增速放缓,土地价格稳中有降[60] - 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将向多元化住房供应、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社区化和共享化发展[61]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稳健发展[65] - 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规范,未出现干预公司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的行为,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上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65] - 公司董事会职责清晰,全体董事能够认真履行职责,董事会下设的四个专门委员会在重大决策和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5] - 公司监事会职责清晰,全体监事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对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督[65]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按《公司章程》规定的任职条件和选聘程序由董事会决定任用,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岗[65] - 公司信息披露工作严格按照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执行,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所有股东都有平等的机会及时获得信息[66] - 公司严格按照《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规定,加强对内幕信息知情人的登记与管理工作,报告期内未发生内幕信息泄露情况[66] - 公司2023年共召开了四次股东大会,包括一次年度股东大会和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决议均按规定披露[6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保持不变,年初和年末均为38,000股[6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347.49万元[68] - 公司总经理范学朋持股6,000股,税前报酬为43.83万元[68] - 公司财务总监魏彩虹持股12,000股,税前报酬为45.51万元[68] - 公司副总经理马志方持股20,000股,税前报酬为43.41万元[68] - 公司副总经理苑继波、荆涛、徐立军税前报酬分别为45.51万元、45.51万元、43.16万元[68] - 公司总工程师魏春旺税前报酬为35.55万元[68] - 公司职工监事张福成税前报酬为26.05万元[68] - 公司独立董事李金通、孙志强、张小军税前报酬均为6.32万元[68] - 公司董事长李文江先生于2023年11月9日任职,原董事长马云虎先生因工作调动离任[8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47.49万元[92] - 公司2023年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其中1次为现场会议,6次为通讯方式召开,2次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93]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分别由不同成员组成[93] - 公司2023年审计委员会共召开7次会议,主要讨论2022年年度审计工作安排、2023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等[9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于2023年4月28日发布[94]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于2023年8月28日发布[94]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于2023年10月27日发布[94] - 公司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91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225人,合计316人[95] - 公司技术人员数量为155人,财务人员为21人,行政人员为100人[96]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9人,本科学历141人,大专及以下学历166人[96] - 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负,因此2022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9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由基薪和绩效年薪两部分构成,绩效年薪根据考评情况年终发放[100] - 公司报告期内投入环保资金为0万元[105] - 公司报告期内未采取减碳措施,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为0吨[106] - 公司2023年度与关联方的日常关联交易总额预计为70,131.30万元[113] - 公司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未超过年初预计额度[113] - 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未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110] - 公司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50万元[112]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20万元[112] - 公司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限为20年[112] - 公司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累计年限为3年[112] - 公司未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107] - 公司未披露社会责任工作具体情况[107] - 公司未披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工作具体情况[107] - 公司向控股股东大龙城乡借款5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应付利息2,586,111.10元,实际支付利息1,745,625.00元,未支付利息840,486.10元[116] - 公司与关联方进行的关联交易总额为4,945,768.92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13%[114] - 公司控股股东北京顺义大龙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与北京大龙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国有股份无偿划转协议》,涉及395,916,555股无限售流通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7.70%[119]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5,560户[122] - 北京顺义大龙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7.70%的股份,为公司最大股东[122] - 公司持有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3,106,690股股票,持股比例为0.97%[125] -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127] - 实际控制人通过北京顺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38.27%的股份[127] - 实际控制人通过北京空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北京空港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49.32%的股份[127]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165] - 公司对报告期末起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评价,未发现重大怀疑事项[166]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170]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71] - 公司通过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73] -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75]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收益[
大龙地产(600159)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