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光新材(68837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华光新材华光新材(SH:688379)2024-03-29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简称华光新材,代码688379[2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金李梅[18] -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启航路82号3幢等[18] - 公司办公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启航路82号3幢等/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勾庄工业园小洋坝路,邮编311107/311112[18] - 公司网址为http://www.cn-huaguang.com/,电子邮箱为bdo@cn-huaguang.com[18] - 董事会秘书为胡岭,证券事务代表为李美娟,联系电话均为0571 - 88764399,传真均为0571 - 88777166[19]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2,800,279.00元(含税),占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77%[6] - 截至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89,442,120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4,106,930股后,以85,335,190股为基数计算分红[6]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尚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7] - 公司已在《公司章程》中制定利润分配政策,报告期内该政策无调整[181] - 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602,849.84元,拟派发现金红利12,800,279.00元(含税),占净利润的30.77%[182] 审计情况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长15.96%[2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60.28万元,同比增长377.19%[24][2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53.08万元,同比增长3192.92%[24][27]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36亿元,同比增长4.44%[24] - 2023年末总资产19.49亿元,同比增长15.49%[24]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48元/股,同比增长380%[25][28]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75%,同比增加0.09个百分点[25]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虽为负,但较2022年-33719.77万元有大幅度提升[24][28]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66655.51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8844683.58元[32] - 2023年分季度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3.98万元相对较高[32]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41,516.41万元,同比增长15.96%,归母净利润4,160.28万元,同比增长377.19%[36] - 2023年电子领域新赛道营收同比增长近70%,新能源汽车和各类工业应用领域同比增长近40%[37]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从40,348,612.67元降至7,494.12元,应收款项融资从21,426,376.12元增至44,525,451.85元,交易性金融负债从132,476.70元降至0元[34]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072,095.01元,所得税影响额1,244,663.82元[33] - 2023年研发投入合计53011983.51元,较上年度的44606756.52元增长18.84%,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从3.66%增加0.09个百分点至3.75%[69]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长15.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60.28万元,同比增长377.1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扣非净利润3453.08万元,同比增长3192.92%[93] - 焊接材料制造业营业收入14.0973亿元,同比增长15.85%,营业成本12.3178亿元,同比增长12.36%,毛利率增加2.72个百分点[98] - 银钎料营业收入6.8988亿元,同比增长18.89%,营业成本5.7499亿元,同比增长11.86%,毛利率增加5.24个百分点[98] - 铜基钎料营业收入6.1725亿元,同比增长5.45%,营业成本5.5944亿元,同比增长4.45%,毛利率增加0.87个百分点[98] - 银浆等材料营业收入1.0260亿元,同比增长100.23%,营业成本0.9735亿元,同比增长108.57%,毛利率减少3.79个百分点[98] - 境内营业收入13.0935亿元,同比增长17.35%,营业成本11.4948亿元,同比增长13.59%,毛利率增加2.91个百分点[98]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积极拓展电子、新能源汽车等新赛道[94] - 销售费用增长32.87%,主要系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营销活动费用增加[94][95] - 研发费用增长18.84%,主要系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和新产品研发项目投入增加[94][96] - 2023年公司总营业收入14.097301亿元,较2022年的12.168256亿元增长15.85%[101] - 境内营业收入增长17.35%,境外营业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境外收入为1.0038350488亿元,较上年8229.856875万元增长18.02%[99][103] - 直销模式为主,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4.85%,直销收入13.3718577563亿元,同比增长17.51%;经销收入7254.428814万元,同比下降7.99%[99][104] - 银钎料和铜基钎料分别增长18.89%和5.45%,银浆等材料收入增长100.23%,其中银浆增长95.59%,锡基钎料增长205.87%[102] - 电子行业收入增长67.64%,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增长37.87%,其他工业应用行业收入增长45.28%[101] - 银钎料产量246.95吨,同比增长0.18%,销量240.48吨,同比下降1.00%;铜基钎料产量5967.13吨,同比增长4.98%,销量5878.71吨,同比增长2.10%[105] - 焊接材料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92.19%,金额为11.355359853亿元,同比增长11.76%[10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4911.6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8.80%,关联方销售额为0[109] - 2023年停止了封装外壳预镀产品的业务[102] - 公司加大电子、其他工业应用等领域的市场开发,新能源汽车用直流继电器和动力电池对银钎料的需求成为新增长点[10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77373.4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1.12%;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4911.6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8.80%[111][113]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动32.87%、18.67%、18.84%、35.25%[115] -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动不适用、不适用、 - 50.03%[116] -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融资等多项资产及负债期末金额较上期期末有变动,如货币资金增加54.15%,主要因收到拆迁补偿款6580.02万元[118] - 境外资产1324270.95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7%[120] - 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多项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合计129841770.43元处于受限状态[12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报告期投资额较上年同期变动幅度为100%[124] - 客户五为2023年度新增前五名客户,因产品竞争力高,中标率和订单量增加,销售收入上升[110] - 供应商五为2023年度新增前五名供应商,因原材料综合能力强,公司增加采购订单,采购额上升[114] - 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56362.61元[125] 公司业务与市场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制冷暖通、电力电气等多个领域,拥有美的、格力等优质客户群,被认定为中温硬钎料行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4] - 公司所处行业为新材料之特种功能焊接材料,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配方和成形制备工艺控制是关键技术[53] - 公司在铜基钎料和银钎料等中温硬钎料行业市场地位突出,2019年获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并在2022年通过复审[55] - “十四五”规划推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投资建设,将促进钎焊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边界将扩展[57] - 公司加大电子、其他工业应用等领域的市场开发,新能源汽车用直流继电器和动力电池对银钎料的需求成为新增长点[100] - 钎焊材料行业未来将呈现生产自动化、精细化等发展趋势[128] 公司研发 - 公司以技术研究院为平台建立完善研发体系,形成研发与销售循环模式,持续开展新型钎焊与连接材料等研发活动[51] - 公司研发能力突出,截至报告期末拥有授权专利120件,其中发明专利45件[56] - 公司连续7年举办行业高峰论坛,打造产学研用交流平台,聚焦新材料、新技术应用难题[56] - 公司针对产业绿色与环保趋势,研发铅、镉含量控制标准更严格的新产品,推动钎焊材料形态多元化、微结构控制精细化、节约贵金属用量及开发低成本钎料[58] - 公司加快钎料制造技术向自动化、高效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开展多项技术创新,实现生产工艺自动化控制[58] - 公司巩固中温钎焊材料业务,持续研发并拓展银浆及锡焊膏等电子连接材料,银浆产品快速增长,锡焊膏性能达国际同类水平[59] - 公司开展钎焊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集成服务创新,提供整套钎焊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59] - 公司形成集配方研发、制备工艺控制、质量检测于一体的核心技术体系,在多方面具有技术先进性[60] - 公司拥有节银钎料配方技术、绿色钎料配方技术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62] -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开展绿色钎料等深入研发,强化复合钎料等研究,优化成分设计、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生产装备[63] - 公司开发应用于IGBT陶瓷基板的活性银钎料、真空节银系列新钎料和精密洁净箔带等中温钎料研发成果[65] - 2023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数和获得数均为5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1个、获得数2个,累计发明专利申请数83个、获得数45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76个、获得数74个,截止2023年底有18件实用新型授权专利已到期[68] - 2023年由公司牵头多单位合作研发的成果“高性能铜基钎料高效制备及其在刀具制造中的应用”被认定为整体技术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202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66] - 公司参与的《新型绿色钎焊技术及应用》获河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66] - 公司开发的高强度无飞溅节银药芯银钎料等经专家鉴定评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66] - 公司完成水洗锡焊膏、高活性锡焊膏等品类零到壹的突破,应用于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部分出口,开发的高印刷寿命锡膏可用于PCB板柔性制造[66] - 公司不断提升敏感元器件银浆性能,开发应用于半导体的导电胶和应用于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的电阻发热银浆产品[67] - 柔性化连接材料的研发项目已完成,预计总投资规模1185.00万元,本期投入575.85万元,累计投入2257.50万元[71] - 高品质钎料制备工艺的研发与应用项目已完成多个产品量试,预计总投资规模1545.75万元,本期投入110.14万元,累计投入1532.19万元[71] - 绿色高性能药芯银钎料国产化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开发项目已完成目标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2985.00万元,本期投入815.47万元,累计投入2472.14万元[71] - 节银焊料开发进入量试阶段,大部分产品已投产[72] - 真空用薄带材直接制环技术处于中试阶段,对设备进行调试[72] - 低银丝脆类钎料品质提升已完成开发验证[72] - 金刚石高效钎涂增材技术与装备研发通过量试,形成部分产品成果[72] - 高品质活性钎料开发完成,可实现进口替代[72] - 高效钎焊整体解决方案研究进入量试阶段[73] - 环保电子封装材料开发进入量试,进一步拓展新形态产品开发[73] - 新型铝基钎料开发完成,满足汽车轻量化趋势[73] - 铜基药芯钎料的原位合金化研究处于研发阶段,完成前期基础研究和试验方案[73] - 新型低温系列钎料完成多个产品初步设计,将根据用户参数调整[7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65人增至71人,占比从11.02%升至11.03%,薪酬合计从11682355.43元增至12092124.70元,平均薪酬从165138.49元增至170311.62元[76] - 公司陆续研发成功真空钎料、复合钎料等多种新型钎料产品及电子连接材料[78]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主要原材料白银、铜等采用自主采购模式,铜磷合金系钎料原材料采用“直接采购”与“委托加工”结合策略[51] - 公司采用“备货生产”与“以订单生产”结合的生产模式,根据订单和销售预测制定计划并保持合理库存[52]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因产品特性需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