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560,66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63,491千港元减少602,828千港元,降幅约51.81%[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0,97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85,490千港元减少464,518千港元,降幅约95.68%[2]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1,904,000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溢利864,315千港元,变动为亏损增加2,768,315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1,000,447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304,288千港元,变动为亏损增加1,304,735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公司产生净亏损19.04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零[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累计亏损约127.7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18.06亿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出其流动资产约70.5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0.99亿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超出其资产总值约23.8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4.66亿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借贷约64.6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65.82亿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1.1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64亿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560,66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63,491千港元下降51.81%[24][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亏损为2,099,497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1,314,944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298,409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1,088,507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约19.04亿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约8.64315亿港元[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5.6066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1.63491亿港元减少约6.02828亿港元[47]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00447千港元,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4288千港元,摊薄盈利为328797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2097.2万港元,毛利率为3.7%;2022年同期毛利约4.8549亿港元,毛利率为41.7%[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约1.21123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2.11731亿港元;员工成本约5930.6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6963.2万港元;其他税项费用约3604.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8029.7万港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采矿权减值亏损约14.62024亿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5.42727亿港元;2022年同期采矿权减值亏损拨回约7.25983亿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拨回约3.11356亿港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1.94896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2.27111亿港元,减少约3221.5万港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00447亿港元,2022年同期应占溢利约3.04288亿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约66.2055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89.69435亿港元;负债总额约90.0646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94.35125亿港元;资本亏绌总额约23.8591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6569亿港元[5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1.1141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61675亿港元,两报告期均无银行借贷[5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低于预期,因宏观经济环境挑战及煤炭售价下降[77]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849,37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97,212千港元减少547,842千港元,降幅约22.85%[5] - 2023年6月30日采矿权为3,960,45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85,597千港元减少1,825,147千港元,降幅约31.55%[5]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83,38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3,273千港元增加60,113千港元,增幅约48.76%[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20,58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0,449千港元增加60,139千港元,增幅约23.09%[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 7,057,28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 - 7,098,587千港元增加41,302千港元,变动幅度约0.58%[6] - 2023年6月30日资本亏绌总额为 - 2,385,91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 - 465,690千港元亏损增加1,920,221千港元,变动幅度约412.3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2058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0449千港元有所增加[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348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672千港元有所增加[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本承担已订约但未拨备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3181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7573千港元有所减少[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4.3181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57573亿港元)[89]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采矿业务收入为550,53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91,146千港元下降49.55%;煤炭业务收入为10,12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2,345千港元下降86.00%[24][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恒伯泰收入约1012.6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7234.5万港元[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减少主要因煤炭售价及产量下降[40] 其他经营数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其他经营收益为1,59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872千港元下降72.86%[2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94,89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7,111千港元下降14.18%[24][28] - 2023年上半年,采矿权摊销为183,88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6,742千港元增长25.31%[29]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394,409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开支224,192千港元[29] - 中国附属公司的税率在两个期间均为25%[31] 股息分配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派付、宣派或拟派任何股息,报告期末后董事会亦不建议派付股息[3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39] 矿区生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5座焦煤矿,福昌、辽源矿区预期生产能力均为每年60万吨,金鑫矿区预期生产量为每年60万吨[41][42][44] - 铂龙矿区安全生产日期从2023年第三季延至2024年第一季,金鑫矿区从2023年第三季变为营运中[55] - 鑫峰矿区现有矿区资源与铂龙矿区生产时间表合并,预期生产时间在铂龙矿区原定结束后[56] 公司重组及债务协商情况 - 公司与潜在要约人等就建议重组磋商,涉及潜在要约人等认购股份、出售94,292,961股股份等事项[61][68] - 2022年6月17日,公司接获2017年票据持有人追索函,要求赎回未偿还本金4000万美元的可换股贷款票据[62][69] - 2022年7月22日,公司接获法定要求偿债书,需支付2017年可换股贷款票据项下84,943,738.72美元[63][70] - 2023年4月20日,公司宣布与潜在要约人等就建议重组讨论终止,重组不再进行[64][71] - 集团正与非控股权益磋商应付款项延长还款到期日,非控股权益愿延期[66][67] - 集团与2017年票据持有人就4000万美元(相当于3.12亿港元)未偿还本金进行讨论,未订立协议[66][69] - 集团与2020年发行本金分别为3.8亿港元及1500万港元的可换股贷款票据持有人讨论应付款项,未订立协议[66] - 集团正与收购附属公司代价相关其他应付款项对手方协商延长还款到期日[66] - 2022年11月3日,集团接获代表其他应付款项债权人行事的法律顾问发出的催缴函,要求偿还结欠的本金额及违约利息,截至公告日期仍在协商[76] - 公司正与2020年票据持有人磋商,延长2020年可换股贷款票据的到期日及/或由其认购新的可换股票据,2020年票据持有人目前无意要求公司偿还应付金额[74] 公司运营及管理情况 - 集团积极采取措施增加采矿及煤炭业务盈利能力,改善营运现金流和财务状况[66] - 集团积极寻求外部融资及集资机会[66] - 集团已与多家金融机构及/或其他投资者接洽寻求外部融资及集资机会,截至公告日期尚未落实或达成任何协议[78]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526,260,404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的股份[8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雇用约1318名全职雇员[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6]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8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偏离守则条文C.2.1,谢南洋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98]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99] - 本中期业绩公告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2023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两网站刊登[100]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谢南洋、张三货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何建昌、沈伟东、田宏组成[100]
绿领控股(00061)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