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盛新能(0110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14: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7%,从362.59亿元增至503.01亿元[8] - 净利润同比增长38.6%,从33.13亿元增至45.92亿元[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9.9%,从25.58亿元增至40.90亿元[9] - 基本每股收益从0.44元增至0.63元,增幅43.2%[9] - 公司2022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0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2.56亿元增长59.9%[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93%[75] - 公司营业收入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3%[75][76] - 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5,030,111,246.27元,较上年的3,625,851,456.04元增长38.7%[44]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006,346,937.18元,较上年的3,616,946,743.08元增长38.4%[44] - 新能源玻璃2022年收入为人民币4,671,301,573.00元,较上年的2,762,023,991.27元增长69.1%[45] - 2022年资产处置收益为人民币1,552,752.45元,上年为损失347,984.19元[47] - 营业收入调整增加2024.95万元,从36.06亿元增至36.26亿元[31]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调整减少883.94万元,从2.65亿元降至2.56亿元[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9.9%,从277.23亿元增至443.40亿元[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6%,从15.43亿元增至17.38亿元[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1.2%,从1.25亿元降至7353万元[8] - 营业成本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94%[76][78] - 2022年营业成本为人民币4,433,991,033.17元,较上年的2,772,254,355.29元增长59.9%[50] - 2022年主营业务成本为人民币4,425,678,789.64元,较上年的2,765,592,058.22元增长60.0%[50] - 营业税金及附加总额同比下降10.6%,从4278万元降至3824万元[5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7%,从1930万元降至1743万元[53]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7.8%,从1.75亿元降至1.26亿元[54] - 职工薪酬(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1%,从8473万元降至6696万元[54] - 资产减值损失扩大53.6%,从1092万元增至1677万元[54]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22.6%,从340万元降至263万元[55]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43.9%,从1978万元降至1109万元[57] - 研发费用1.738亿元同比增长12.61%[88] - 研发投入总额1.99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97%[89] - 2022年财务费用为人民币73,534,231.49元,较上年的125,067,605.00元下降41.2%,其中利息支出87,180,142.81元[49] - 营业成本调整增加3494.92万元,从27.37亿元增至27.72亿元[31] - 所得税费用调整减少86.06万元,从2063.59万元降至1977.53万元[3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玻璃板块收入46.9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营业收入93.1%[36] - 公司净利润为4.59亿元人民币,其中新能源玻璃板块贡献2.45亿元人民币(占比53.3%)[36] - 新能源玻璃板块资产总额99.7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资产94.3%[36] - 公司对三大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10.3亿元、8.65亿元和5.1亿元人民币,均来自新能源玻璃板块[38] - 公司折旧和摊销费用总额2.73亿元人民币,其中新能源玻璃板块占比90.0%[36] - 信息显示玻璃板块收入2233.8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营业收入0.4%[36] - 其他功能玻璃板块收入3.14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营业收入6.2%[36] - 新能源玻璃营收46.7亿元同比增长69.13%[80] - 新能源玻璃生产量20474.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81%[82] - 原材料/能源成本44.257亿元同比增长60.03%[83]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57.33%其中最大客户占比20.48%[85]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50.3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地区收入47.1亿元人民币(占比93.7%),其他国家地区收入3.2亿元人民币(占比6.3%)[37]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46.892亿元同比增长37.54%[81] - 中国地区毛利率11.47%同比下降11.40个百分点[81] - 其他国家和地区营业收入3.171亿元同比增长52.77%[8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从1.36亿元流入变为3.98亿元流出[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6.18亿元[14] - 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净额5.92亿元[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人民币36.91亿元,较上期的63.12亿元下降41.5%[1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人民币28.84亿元,较上期的25.96亿元增长11.1%[15]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人民币8.07亿元,较上期的17.32亿元下降53.4%[1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5.83亿元,较上期的23.85亿元下降75.6%[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9808.7万元,较上期的-2985.3万元显著改善[1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7826.1万元,较上期的-17.62亿元显著改善[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4.86亿元,较期初的9.61亿元下降49.5%[1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人民币3.16亿元,较上期的2.70亿元增长16.8%[16]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人民币7.41亿元,较上期的19.62亿元下降62.2%[16]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人民币20.89亿元,较上期的22.60亿元下降7.6%[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8亿元同比减少5.343亿元[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6.618亿元同比减少10.488亿元[90]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6.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3%[2] - 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至9.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8%[2] - 应付款项融资增长至7.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0%[2] - 短期借款减少至10.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2%[4] - 应付账款增加至17.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7%[4] - 资产总额增长至10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3] - 负债总额增长至59.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4]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合计增长至42.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4] - 未分配利润亏损收窄至-2.45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2.5%[4]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至3.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4%[4] - 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长123.8%,从4.39亿元增至9.81亿元[60] - 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同比增长196.4%,从2.05亿元增至6.08亿元[62] -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合计17.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6.46亿元增长167.6%[64] - 应付账款1年以内部分为16.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6.05亿元增长173.2%[64]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37.8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141.7万元[65] - 未分配利润期末为-2.45亿元人民币,较上期的-6.54亿元改善62.5%[67] - 货币资金减少至6.8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6.52%,同比下降38.29%[92] - 应收账款增长至9.8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9.29%,同比上升123.74%[92] - 长期借款增长至17.0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6.13%,同比上升64.97%[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86亿元人民币,其中98.63%为人民币[95] - 金融机构借款总额28.5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9.2%[95] - 流动负债增长11.38%至41.47亿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增长51.58%至18.05亿元人民币[96] - 受限资产总额8.55亿元人民币,其中货币资金受限2.03亿元[97] - 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至6.16次,存货周转率提升至6.12次[94] - 资产负债率56.33%较上年末上升3.22个百分点[75] - 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3,827,064,506.72元[20] - 未分配利润为-1,143,674,461.70元[20] - 资本公积为3,857,589,394.08元[20] - 股本为645,674,963.00元[20] - 盈余公积为51,365,509.04元[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1,983,653,640.01元[19] - 少数股东权益为143,725,841.47元[19] - 其他综合收益为-172,126,491.46元[19] - 固定资产原值调整减少1481.09万元,从49.59亿元降至49.44亿元[31] - 累计折旧调整减少11.12万元,从11.82亿元降至11.82亿元[31] - 未分配利润调整减少883.94万元,从-6.46亿元降至-6.54亿元[31] - 少数股东权益调整减少499.97万元,从5.09亿元降至5.04亿元[31] - 应交税费调整减少86.06万元,从1368.83万元降至1282.77万元[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光伏玻璃原片产能达到4,650吨/日,同比增长116.3%[72] - 全年光伏玻璃累计销量超2亿平方米,同比增加80%以上[72] - 2022年研发经费投入近2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强度达3.97%[73] - 年度申请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44项[73] - 2023年公司战略聚焦规模效益双增长目标[100] 行业和市场环境 - 中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吉瓦同比增长60.3%创历史新高[74] - 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74] - 光伏组件出口量超153吉瓦同比增长55.8%[74] - 欧洲市场占光伏出口总额46%[74] - 光伏压延玻璃年产量1606.2万吨同比增长53.6%[74] -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230GW,同比增长35.3%[99] 公司治理和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制造及销售业务[22] - 合并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编制[23] -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影响2021年财务报表项目[30][31] - 公司审计师费用从上年148万元降至120万元人民币,降幅18.9%[39] - 公司董事及监事薪酬总额为415万元人民币,其中执行董事薪酬最高为85.8万元人民币[41] - 2022年公司董事及监事总薪酬为人民币4,834,533.49元,其中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为4,180,217.38元,界定供款计划供款为654,316.11元[42] - 2021年公司董事及监事总薪酬为人民币4,055,557.31元,其中薪金津贴及实物福利为3,302,275.95元,界定供款计划供款为513,281.36元[43] - 2022年其他收益为人民币157,399,524.47元,较上年的36,921,816.28元增长326.3%,主要来自生产经营补助150,578,933.70元[46] - 公司员工总数3,425人,女性员工占比33%[98] - 2022年度持续关联交易总金额为人民币478.9087亿元,占批准年度上限人民币737.8亿元的64.9%[104] - 董事会包含5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经审核年度业绩[103] - 核数师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确认2022年度业绩数据与年报一致[105] - 报告期内未发生公司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情况[103] - 全体董事严格遵守联交所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02] - 企业管治完全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要求[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