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银禾控股(0803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额为人民币1036.5万元,同比增长167.9%[9]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47.3万元,同比减少30.9%[9]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3分,同比减少25%[9]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人民币47.3万元[59]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为人民币68.5万元[59]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额为人民币1040万元,同比增长167.9%[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47.3万元(2021年同期为68.5万元)[92][95] - 总收益为1036.5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386.9万元人民币增长167.9%[37] - 金融科技平台收入达人民币1030万元(2021年同期为零)[83] - 公司平台服务收入为1028.8万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零[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行政开支为人民币896.7万元,同比增长161.4%[10] - 僱員福利開支为人民币181.6万元,同比减少38.0%[10]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1万元,同比减少85.1%[10] - 财务成本为1.1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7.4万元人民币下降85.14%[39] - 核数师酬金增加至60.2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33万元人民币增长82.42%[42] -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181.6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93.1万元人民币下降38.04%[42] - 所得税开支为0.1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0.9万元人民币下降88.89%[45] - 利息开支同比减少85.1%至人民币1.1万元[84][87] - 行政及雇员福利开支同比上升69.5%至人民币1080万元[90][93]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结余降至人民币280万元(2021年底:390万元)[97][99] - 总借贷增至人民币790万元(2021年底:560万元)[97][99]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12.0%(2021年:6.3%)[97][99] - 郑先生未偿还贷款人民币1500万元[117] 业务线表现 - 在线融资中介业务已于2019年第四季度停止经营[18][19] - 公司物业发展项目在回顾期内未产生任何收入[66][68] - 金融科技平台业务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较去年同期显著增加[71] - 利息收入大幅下降至7.7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378万元人民币下降97.96%[37] - 利息收入及融资租赁服务收入同比暴跌98.0%至人民币7.7万元[83][86] - 平台运营已于2019年第四季度终止[119][120] - 公司正在进行企业重组,完成后将继续金融服务业务[104] 投资和资产 - 集团投资物业遭扣押,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账面值约人民币4787万元[21][22] - 非上市股本证券遭扣押,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账面值约人民币5412.9万元[21][22] - 物业发展项目股权遭扣押,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账面值约人民币1.288亿元[21][22] - 扣押资产总额约人民币2.308亿元(4787万+5412.9万+1.288亿)[21][22]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达人民币6717.2万元[10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物业发展项目投资按公平值计为人民币67,172,000元[105] - 该投资占按公平值计量之金融资产总额10%或以上[105] - 该投资占公司2022年3月31日总资产5%或以上[105] - 投资于重庆合伙企业的项目成本为人民币45,000千元,公平值为人民币29,285千元[107] - 重庆合伙企业投资占按公平值计量之金融资产总额43.6%[107] - 重庆合伙企业投资占总资产30.7%[107] - 投资于东莞合伙企业的项目成本为人民币20,000千元,公平值为人民币13,016千元[107] - 东莞合伙企业投资占按公平值计量之金融资产总额19.4%[107] - 东莞合伙企业投资占总资产13.6%[107] - 公司投资物业扣押资产价值约人民币4787万元[120] - 非上市股本证券扣押资产价值约人民币5412.9万元[12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扣押价值约人民币1.288亿元[120] - 扣押资产总额约人民币2.308亿元(4787万+5412.9万+1.288亿)[120] 法律和监管事件 - 公司主席、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郑伟京、执行董事郭婵娇及三名雇员自2020年12月7日起被拘留,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8][19] - 郑先生及郭女士自2020年12月7日起被拘留调查[119] - 郑先生被判定为深圳汇联金融实际控制人[122][126] - 扣押资产被认定抵押给平台贷款人且预计不会返还集团[125] - 前海汇联金融等实体对贷款承担连带担保责任[119]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未付投资者金额约人民币6.8亿元[130] - 被扣押资产将依法返还投资者[127][130] - 广发银行民事判决要求清偿连带责任约人民币1294.7万元[131] - 三名前雇员被判监禁18个月至7年并处罚款[129] - 郑先生作为实际控制人被判非法吸收存款罪[127][129] - 郭女士作为总经理承认犯非法吸收存款罪[129][130] 停牌和复牌进展 - 公司股份自2021年3月29日起暂停交易[13] - 公司股份自2021年3月29日起在香港联交所停牌,截至报告日期仍停牌[16] - 公司股份自2021年3月29日起暂停交易[138] - 公司股票停牌12个月期限将于2022年3月28日届满[142] - 公司已发布五次复牌状况季度更新分别在2021年6月28日、9月28日、12月28日及2022年4月4日、7月4日[143] - 需就管理层诚信问题向联交所证明无监管风险[140] - 要求对涉嫌非法吸收存款事件进行独立调查[140] - 独立调查委员会于2021年12月20日成立由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6] - 中国法律顾问确认非法集资属郑先生个人犯罪公司及现任董事无需承担刑民事责任[149] - 集团收回被扣押资产的可能性极低[149] - 截至报告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无针对集团及现任董事的刑事诉讼记录[150] - 补救行动委员会于2022年3月15日成立含两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1] - 公司于2022年3月13日向联交所提交复牌提案及处理复牌指引[155] - 公司申请延长除牌程序截止日期四个月因疫情及调查工作受阻[156] - 公司于2022年3月13日向联交所提交复牌建议并申请将除牌程序限期延后四个月[157] - 公司未能于2022年3月28日前满足所有复牌指引导致被联交所决定除牌[159] - 公司股份最后上市日期为2022年5月23日,计划于5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除牌[160][162] - 公司于2022年5月17日正式请求上市复核委员会复核除牌决定[164][166] - 复核聆讯定于2022年8月3日上午10时30分举行[164][166] - 公司于2022年6月9日向上市复核委员会提交书面文件及补充资料[164][166] - 公司委任大成律师事务所于2022年5月17日完成中国补充调查报告[165][166] - 公司委任香港清洪大律师办事处及麦家荣律师行于2022年5月19日出具香港法律意见[167][168]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调查显示无证据表明其他董事会成员知晓非法集资活动[169] - 确认无其他董事会成员因P2P平台事务被采取拘留措施[169] - 郑先生对公司架构拥有主导控制权并对深圳汇联金融有实际控制权[171] - 其他董事会成员(1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能确保集团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172][175] - 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未能有效执行[172][175]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被评定为未如理想[171][172][175] - 董事会决议实施补救行动委员会的推荐建议[173][175] 资本运作和股权结构 - 2022年6月完成非常重大出售交易对价1500万港元[134] - 公司拟实行股本重组(股份合并、资本削减及股份分拆)[178][180] - 公司与认购人签订协议发行36,042,067股新股,认购价每股0.72港元[178][180] - 张公俊持有800,000股相关股份,占公司股本0.05%[185] - 郑嘉福持有120,000股相关股份,占公司股本0.01%[185] - 苗波持有120,000股相关股份,占公司股本0.01%[185] - 明晟投资有限公司持有367,739,567股,占总股份的21.24%[192] - 郑伟京先生通过直接及受控法团合计持有408,369,769股,占总股份的23.59%[192] - 中非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55,676,042股,占总股份的14.77%[192] - 黄锡光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255,676,042股,占总股份的14.77%[192] - 逸隆有限公司持有145,429,087股,占总股份的8.40%[192] - 胡金喜先生通过配偶及受控法团合计持有167,629,087股,占总股份的9.68%[194] - 翔昇有限公司持有155,518,650股,占总股份的8.98%[192] - 傅善平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持有155,518,650股,占总股份的8.98%[194] - 金百盛信贷有限公司持有408,369,769股,占总股份的23.59%[194] - 施安东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408,369,769股,占总股份的23.59%[194] 其他全面收益 - 2022年第一季度其他全面收益亏损人民币436.7万元[59] - 2021年第一季度其他全面收益亏损人民币274.4万元[59] - 2022年第一季度全面收益总额亏损人民币479.5万元[59] - 2021年第一季度全面收益总额亏损人民币354.6万元[59] - 汇兑差额损失为人民币436.7万元,同比扩大59.1%[10] 金融资产和公允价值变动 - 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为0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75.3万元[10] 非控股权益和税务 - 非控股權益收益为人民币4.5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1.7万元[11] - 公司无应课税溢利,故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49]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中期股息[50] 会计准则和审计 - 财务报告编制遵循香港财务报告准则(HKFRS)和GEM上市规则[28][30] - 采用2022年1月1日生效的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对集团业绩产生重大影响[32] 每股计算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00027元,基于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亏损47.3万元人民币及加权平均普通股数17.31433亿股计算[54] 经营风险和策略 - 新冠疫情限制措施阻碍了金融服务平台发展与潜在客户的合作[72] - 公司通过减少投资性现金支出控制业务风险[65][67] - 所有中国附属公司印章于2022年3月31日前获分局发还[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