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为2.27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7%,毛利为31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9.6%,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50万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成衣制造及贸易业务分部收益减少7.8%至2.271亿港元,毛利率降至13.7%,录得溢利390万港元[9] - 证券投资业务于回顾期内出售最后一只股票,录得公允值收益8.6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227,21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6,094千港元下降约7.67%;除税前亏损4,518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溢利3,883千港元[35] - 2023年上半年成衣制造及贸易收益为227,132千港元,证券投资公允值收益为86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46,328千港元和 - 234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4,518千港元,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3,883千港元[4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4,518千港元,对应股份加权平均数为872,729千股;2022年同期每股溢利3,883千港元,对应股份加权平均数为818,042千股[49] - 2023年上半年美国市场外部客户收益为113,71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4,411千港元下降;欧洲市场为75,45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7,040千港元上升[47] 业务地区与产品制造 - 美国及欧洲地区为成衣制造及贸易业务主导地区,贡献分部收益83.3%,合共达1.892亿港元[7] - 来自东南亚国家制造的产品占比增加到77.0%,鹤山工厂贡献其余23.0%[8] 费用情况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增加5.9%至2880万港元,主要因中国建筑物折旧费用增加[12]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成衣制造及贸易收益比例下降至1.6%,主要因物流效率提高[13] - 融资开支增加129.4%至390万港元,主要由于加息导致融资利息开支增加[14] 资金与资产状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1.32亿港元,营运资金为1.357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3[16] - 回顾期间,集团资本开支总额为130万港元,主要用于柬埔寨采购生产设备[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66,14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8,987千港元有所减少;流动资产238,94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5,739千港元有所增加[3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103,24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0,420千港元有所增加;非流动负债17,52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885千港元有所减少[36][3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184,31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6,421千港元有所增加[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7,21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950千港元略有下降[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1,012千港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29,714千港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为65,80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8,652千港元有所下降[4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为每股普通股0.2港仙[34]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2022年同期为每股普通股0.2港仙[52] 行业环境与业务策略 - 自2022年底开始,服装行业上游价值链放缓,美欧销售额下降,制造商面临价格压力[30] - 公司将继续分配更多生产给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分包商,可能缩小鹤山生产设施规模[31] - 管理层正考虑停止证券投资业务,并将资源用于其他潜在商机[32] - 公司未来将专注现有成衣制造及贸易业务,监察宏观环境并调整运营策略[33]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全职雇员433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8名有所减少[26] 审核与公告 - 本集团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54] - 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已在港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登载[58]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1月1日至2月1日李海枫兼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2月1日马小秋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李海枫辞任行政总裁后职位空缺,职责由执行董事子辰担任[56] 行为守则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回顾期内符合规定标准[57]
恒富控股(00643)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