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通控股(60017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安通控股安通控股(SH:600179)2024-03-27 16:00

财务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为73.44亿元,同比下降19.97%[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8亿元,同比下降76.01%[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6亿元,同比下降82.50%[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3亿元,同比下降71.54%[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1.62亿元,同比增长6.13%[13] - 总资产为138.66亿元,同比增长7.45%[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42元,同比下降75.58%[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770元,同比下降82.18%[13] 政府补助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15亿元[15]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0.89亿元[16] 经营情况 - 2023年以来,公司积极进行营销转型升级,深挖客户需求,加大项目客户开发,拓展新业务,并进一步加强对日常运营的统筹管理,有效地推进公司整体的降本增效[21] - 2023年,公司完成计费箱量262.53万TEU,同比上升7.64%;集装箱吞吐量1,374.13万TEU,同比上升1.17%[21] - 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新增运力投入以及市场货源不足的影响,公司内贸集装箱平均运价(不含税)同比下降22.10%[21] - 外贸租船市场持续下行,导致本报告期国际海运相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与之相关的经营效益大幅降低[21] 行业形势 - 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的格局,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需基本面呈现下行趋势[22] - 新增运力供给增速远快于运力需求,对市场运价造成了压力,各航线运价总体呈下行态势,集装箱运输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同比出现下滑[26] - 2023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937.29点,同比下降66.43%[27] - 集运联盟的变化,打破了现有国际集装箱主干航线"三足鼎立"的均势局面,可能会引发市场力量的重新分配,增加运价的不稳定性[27] - 集运市场整体"强供给、弱需求"的局面,并未得到明显改善[27] - 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均有所增长,2023年1-11月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5.1亿吨,同比增长8.4%,集装箱吞吐量2.8亿TEU,同比增长4.9%[28] - 沿海省际运输集装箱船数量和载箱量大幅增加,截至2023年底增加60艘、载箱量增加14.3万TEU,载箱量增幅17.2%[28] - 内贸集运市场供给大幅增长,面临需求低迷和运力增长的双重压力,运价和租金整体大幅走低,行业在货源和市场份额上争夺激烈[28] - 国内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下跌30.3%,运价的下跌直接导致了集运企业收益的大幅降低[28] - 集运企业通过降低航速、停航或绕航等措施优化运力管理和运输结构调整[29] - 集运企业加速转型升级,通过淘汰老旧船舶、加装节能设备和使用替代燃料等措施提升船舶的能效和环保性能[29] - 多式联运通过将不同运输方式有机结合,提高运输效率和便利性,推动了集运企业在多式联运领域的快速发展[29] - 政策大力支持多式联运发展,推动了集运企业加速发展多式联运业务[29][30][31][32][33] 公司优势 - 公司形成覆盖"沿江、沿海、纵深内陆"的业务网络布局,在全国各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超过1,370万TEU[34] - 公司对现有网点口岸进行了区域化整合,构建了一个更加高效、协同紧密的口岸网络[34] - 公司拥有强大的控股股东优势,股东资本实力雄厚,品牌影响广泛,客户资源丰富[36] - 公司资产负债率低、财务结构稳健、偿债能力高,能够从多种渠道筹措资金[37] - 公司建立了广阔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覆盖沿海、沿江、内陆,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物流网络资源[38] - 公司拥有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班轮运输准点率较高,并建立了与业务运营相匹配的管理制度[38] - 公司搭建了综合物流信息化平台,提升与各方的业务协同,提高了整体物流效率[38] - 公司经营管理的船舶总运力达221.78万载重吨,位居国内内贸集装箱物流企业前三甲[39][40] - 公司船舶以梯队式进行打造,满足不同港口及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40] - 公司与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资源整合和管理创新实现优势互补[35] - 公司与铁路部门、铁路场站建立了紧密的协议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铁路集装箱下水多式联运新模式[35] - 公司与港口单位高效连接,合力为客户提供铁路集装箱下水多式联运新模式[35] 财务数据 - 公司总资产为138.66亿元,较年初增长5.61%[42] - 实现营业收入73.44亿元,较上年下降19.97%[42] - 实现利润总额7.35亿元,较上年下降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