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由2021年的人民币6,147.3百万元减少23.1%至2022年的人民币4,724.8百万元[5] - 公司收入从2021年61.47亿元下降23.1%至2022年47.25亿元[37][38] - 公司总收入从2021年的6,147,262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4,724,834千元人民币,降幅为23.1%[70] - 公司综合收入从2021年的61.4726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47.24834亿元人民币,降幅约23.1%[75][77] - 分部业绩由2021年的人民币144.2百万元亏损至2022年的人民币-219.2百万元[2] - 税前亏损为人民币-350.9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213.7百万元扩大[2] - 税前亏损从2021年2.14亿元扩大64.3%至2022年3.51亿元[37] - 公司2022年税前亏损为3.5093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亏损2.13653亿元人民币有所扩大[75][77] - 年内亏损总额为人民币-331.2百万元[2] - 年内亏损从2021年2.83亿元扩大17.0%至2022年3.31亿元[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总额为人民币-353.1百万元[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3.53052亿元人民币(2021年:2.93212亿元人民币)[91] - 呷哺呷哺分部业绩从2021年盈利3407.9万元人民币转为2022年亏损1.92609亿元人民币[75][77] - 凑凑分部业绩从2021年盈利7122.3万元人民币转为2022年亏损7110万元人民币[75][77] - 公司综合分部业绩从2021年盈利1.44155亿元人民币转为2022年亏损2.19157亿元人民币[75][77]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从2021年23.41亿元下降23.2%至2022年17.99亿元,占比保持38.1%[37][40] - 员工成本下降15.1%至人民币1,553.5百万元,员工人数减少至27,059人,但占收入比例升至32.9%[41]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减少15.5%至人民币251.8百万元,占收入比例增至5.3%[42] - 公用事业费用减少12.0%至人民币177.5百万元,占收入比例增至3.8%[43] - 折旧及摊销减少8.5%至人民币963.6百万元,占收入比例升至20.4%,餐厅数量减少至801间[44] - 其他开支减少19.4%至人民币356.0百万元,占收入比例增至7.5%[45] - 其他净亏损减少至人民币16.5百万元,主要因闭店损失降至人民币1.4百万元[46]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78.6百万元,主要来自租赁负债利息人民币73.5百万元[47]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73,464千元,银行借款利息支出2,547千元[86] - 使用权资产折旧561,449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00,669千元,无形资产摊销1,433千元[87]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1,553,543千元,其中薪金及其他津贴1,412,751千元,退休福利供款132,098千元[87] - 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为3,002.6万元人民币(2021年:5,444.7万元人民币)[94] - 租赁总现金流出为6.53343亿元人民币(2021年:7.89391亿元人民币)[94] - 具可变租赁付款的餐厅支付可变动付款5,786.1万元人民币(2021年:7,958.8万元人民币)[97][98] - 信贷亏损拨备为3395.7万人民币,较去年3454.3万人民币下降1.7%[99] 呷哺呷哺品牌表现 - 呷哺呷哺餐厅翻座率由2021年的2.3倍下降至2022年的2.0倍[14] - 顾客人均消费:1线城市67.9元,2线城市60.4元,3线城市及以下61.2元[12] - 呷哺呷哺餐厅收入占集团总收入95.1%[15] - 呷哺呷哺餐厅同店销售总额同比下降23.0%至17.022亿元人民币[16] - 一线城市呷哺呷哺同店销售额下降22.4%至8.975亿元人民币[16] - 呷哺呷哺业务收入从2021年35.25亿元下降35.1%至2022年22.86亿元[38] - 呷哺呷哺品牌收入从2021年的3,524,754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2,285,819千元人民币,降幅为35.1%[70] - 呷哺呷哺分部收入从2021年的35.24754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22.85819亿元人民币,降幅约35.2%[75][77] - 呷哺呷哺2022年新开餐厅41间,开业初期达成3倍以上翻座率[23] - 呷哺呷哺2023年计划新开餐厅不低于100间,其中50%位于上海、广深等南方一线城市[23] - 呷哺呷哺拥有超过1000家餐厅网络规模[27] - 呷哺呷哺2023年中旬将推出下午茶和夜宵系列产品补充低翻台率时段[27] - 外送业务销售额增长至呷哺呷哺总收入的约15%[28] - 外送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38.9百万元[110] 凑凑品牌表现 - 凑凑餐厅顾客人均消费同比增长7.3%至150.9元人民币[17][20] - 凑凑餐厅翻台率从2.5倍下降至1.9倍[19][20] - 凑凑餐厅净收入总额为22.594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18] - 凑凑餐厅同店销售总额同比下降22.0%至15.613亿元人民币[21] - 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凑凑同店销售额增长5.5%至1.233亿元人民币[21] - 三线城市及以下凑凑同店销售额下降43.2%至1050万元人民币[21] - 二线城市凑凑净收入为11.000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8] - 凑凑业务收入从2021年23.54亿元下降6.3%至2022年22.06亿元[38] - 凑凑品牌收入从2021年的2,353,682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2,205,849千元人民币,降幅为6.3%[70] - 凑凑分部收入从2021年的23.53682亿元人民币微降至2022年的22.05849亿元人民币,降幅约6.3%[75][77] - 凑凑2022年在华东及上海新开16家餐厅,华南新开18家餐厅[23] - 凑凑2023年计划在吉林省和青海省开设首家餐厅[23] - 凑凑锁定"新中产阶级"客群,主打"轻奢聚会"概念[25] - 凑凑品牌计划在2023年推出轻资产模型用于二三线城市[30] 餐厅网络和运营 - 新开设86间餐厅(41间呷哺呷哺、44间凑凑、1间趁烧),关闭84间餐厅(81间呷哺呷哺、3间凑凑)[7] - 截至2022年底,呷哺呷哺餐厅总数801间,凑凑餐厅224间[5][10] - 2022年新开设86间餐厅[55] - 2022年新开设41间呷哺呷哺餐厅、44间凑凑餐厅及1间趁烧餐厅[38] - 呷哺呷哺餐厅因疫情无法营业天数约178,219天,凑凑餐厅约8,574天[38] - 公司测试低面积新店模型实现高坪效和高翻座率目标[30] - 公司推出定价50至60元人民币的高性价比套餐模型[30] - 公司结合南京非遗文化概念推出新门店设计风格[30] - 趁烧品牌主打"烧肉+酒茶+欢乐"概念,针对中高端消费人群[26]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从2021年的6,023,026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4,500,639千元人民币,降幅为25.3%[70] - 香港市场收入从2021年的124,236千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的171,399千元人民币,增幅为38.0%[70] - 公司非流动资产地域分布:中国内地2,269,888千元,香港125,252千元,新加坡34,544千元,总额2,429,684千元[83] 管理层讨论和战略指引 - 集团2023年1月在新加坡开设海外首家呷哺呷哺餐厅,并计划进军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市场[24] - 集团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成立国际事业部负责海外扩张[24]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将管理培训生计划规模扩大至800人[32] - 公司通过收购内蒙古上游加工厂以控制羊肉成本并提升毛利率[31] - 2023年1月新开34家门店并输送50多名餐厅及运营经理[32] - 公司向华东华南新店输送134名基层员工支持扩张战略[32] - 公司激励机制的KPI考核从营业额转向经营利润[32] 其他财务数据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28元,合共约人民币30百万元[3] - 其他收入从2021年1.038亿元增长16.2%至2022年1.206亿元,主要因增值税抵减增加4520万元[37][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300.7百万元,较上年减少约人民币619.8百万元[51] - 公司持有银行结余及现金人民币300.7百万元[110] - 建议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28元[111] - 2022年末期股息预计派息日为2023年6月16日或前后[111] - 年内确认为分派的股息为6,000万元人民币(2021年:6,000万元人民币)[93] - 持有金融资产人民币390.2百万元,预期年收益率3.8%至4.8%,相关收益约人民币16.3百万元[52]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至公告日期间购买额外短期投资产品本金总额人民币3.3亿元[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人民币1580万元[53] - 公司短期银行借款人民币5870万元,利率区间3.50%-4.35%[54]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3.9%[54] - 2022年资本开支人民币3.439亿元,较2021年4.39亿元减少21.7%[55] - 公司员工总数27,059人,其中餐厅员工22,901人[57] - 2022年员工成本总额人民币15.535亿元,占总收入32.9%[5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3.53052亿元,基本每股亏损33.42分[60][61]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的2,954,916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2,778,293千元人民币,降幅为6.0%[6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1年的920,533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2年的300,706千元人民币,降幅达67.3%[62]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1年的1,767,886千元人民币略增至2022年的1,774,550千元人民币,增幅0.4%[62] - 公司净资产从2021年的2,011,302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1,521,421千元人民币,降幅为24.4%[63] - 餐厅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5,850,689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4,473,978千元人民币,降幅为23.5%[70] - 调料产品业务收入从2021年1.262亿元增至2022年1.426亿元,占总销售额3.0%[35][38] - 顾客忠诚度计划未履行合约价值从2021年的1804.8万元人民币微降至2022年的1914万元人民币[72][73] - 客户垫款未履行合约价值从2021年的420.1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2年的334.3万元人民币[72][73] - 预付费卡未履行合约价值为2.94391亿元人民币,全部在一年内确认收入[73] - 呷哺呷哺分部资产为2,397,752千元,湊湊分部资产为1,314,600千元,综合分部资产总额为4,310,138千元[79] - 呷哺呷哺分部负债为1,742,129千元,湊湊分部负债为852,133千元,综合分部负债总额为2,788,717千元[79] - 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总额为334,116千元,其中呷哺呷哺分部添置153,419千元,湊湊分部添置148,945千元[79] - 公司添置使用权资产总额为422,206千元,其中呷哺呷哺分部添置309,707千元,湊湊分部添置107,225千元[79] - 公司确认终止租赁收益27,860千元,重估租赁负债收益5,419千元[84] - 公司计提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23,274千元,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30,026千元[84] - 呷哺香港首200万港元应课税利润按8.25%税率计算,超出部分按16.5%税率计算[90]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90] - 中国附属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暂时性差额为11.59亿元人民币(2021年:17.72亿元人民币)[90]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56,404千股(2021年:1,074,900千股)[92] - 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为14.1729亿元人民币(2021年:16.38334亿元人民币)[94] - 贸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总额为2.649亿人民币,较去年3.948亿人民币下降32.9%[99] - 可收回增值税进项为1.630亿人民币,较去年2.826亿人民币下降42.3%[99] - 金融产品投资达3.902亿人民币,去年为零[102] - 贸易应付账款为2.427亿人民币,较去年2.507亿人民币下降3.2%[105] - 租赁负债总额为14.272亿人民币,较去年15.993亿人民币下降10.8%[106] - 一年内应付租赁负债为4.932亿人民币,较去年5.095亿人民币下降3.2%[106] - 非人民币计值租赁负债中港元部分为8228.1万人民币,与去年8232.1万人民币基本持平[107]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10.8617亿股,较去年10.8589亿股略有增加[108] - 衍生金融工具从去年1583.2万人民币降至零[102] 公司治理和公告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规定[113] - 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3] - 公司未发现任何雇员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5]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6]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17]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已核对年度财务数据与经审核报表一致[118]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已发布[119] - 年度报告将于适当时机寄发给股东[119] - 所有公告及报告可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www.hkexnews.hk)查阅[119] - 所有公告及报告可通过公司官方网站(www.xiabu.com)查阅[119] - 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19] - 执行董事为贺光启先生[119] - 非执行董事包括陈素英女士和李洁女士[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韩炳祖先生、张诗敏女士和葛文达先生[119]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3年3月28日[119] - 公司注册名称为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19]
呷哺呷哺(00520)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