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光大控股(00165) - 2023 - 中期业绩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39.6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9.01亿港元有所增长[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盈利为5.68亿港元,而2022年同期经营亏损为26.66亿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税前盈利为2.76亿港元,2022年同期税前亏损为27.31亿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本期盈利为4.11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26.96亿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86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1.575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7.7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1.29亿港元[4] - 2023年上半年归属本公司股东本期盈利312,676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2,654,846千港元[8][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1,415,221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758,732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20,408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471,874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746,211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145,135千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结余为10,064,618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0,054,411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已付股息252,788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505,576千港元[8][9] - 2023年上半年分派予优先永续资本证券持有人44,744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44,617千港元[8][9]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管理费用收入为98,27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50,082,000港元[17]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07,47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02,261,000港元[17]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咨询费及表现费收入为109,84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42,392,000港元[17]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存货销售收入为5,10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08,000港元[17]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折旧及摊销费用为28,06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5,476,000港元[19]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人员费用为128,28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48,917,000港元[19] - 香港利得税按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估计应课税盈利的16.5%作税项准备,与2022年相同[20]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海外税项为95,96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90,017,000港元[21] - 公司宣布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15港元,与2022年同期相同[22] - 2022年末期股息252,788,000港元已在2023年7月6日派发[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按归属公司股东应占盈利3.12676亿港元计算,2022年同期为亏损26.54846亿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基金管理业务实现收益为港币10.06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港币16.97亿元[9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营收为港币15.40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港币17.91亿元;实现盈利港币3.13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港币26.55亿元[97]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3.21亿港币,同比减少19%,主要因二级市场基金净资产下降等因素[10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净额7.32亿港币,去年同期投资亏损净额26.44亿港币,实现扭亏为盈[101] - 2023年上半年收入总额15.40亿港币,去年同期亏损17.91亿港币[101]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0.98亿港币,同比减少35%,因新基金募集、部分基金退出等[101][102] - 2023年上半年股息收入7.22亿港币,同比减少32%,因去年上半年有大型项目退出[101][102] - 2023年上半年未实现投资损失2.24亿港币,同比减亏94%,受多方面投资估值影响[101][102] - 2023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盈利减亏损4.52亿港币,同比上升15%,因光大证券盈利上升[101][10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总额为15.40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亏损17.91亿港元,其中基金管理业务收入10.06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16.97亿港元),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收入5.34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0.94亿港元)[104][10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赚取管理费收入为3.11亿港元,同比下降23%,其中一级市场2.25亿港元(同比下降25%),二级市场0.25亿港元(同比下降38%),母基金0.61亿港元(同比下降3%)[10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基金管理业务盈利7.62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亏损17.69亿港元;自有资金投资业务盈利3.02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亏损3.17亿港元[10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性投资亏损6.91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0.79亿港元下降36%;基石性投资盈利7.9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8.15亿港元下降2%[10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未分配的企业费用、税项及优先永续资本证券持有人盈利为亏损7.51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69亿港元下降32%[108] - 2023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盈利3.13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亏损26.55亿港元[108]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0.19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亏损1.58港元;每股中期股息0.15港元,与2022年上半年持平[1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及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合计14.36亿港元[1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成本为港币4.39亿元,同比下降1.8%[111]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8.0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3.03亿港元有所减少[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6.2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44亿港元有所增加[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5.3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52亿港元有所增加[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9218.93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2亿港元有所减少[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2,464,53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075,680千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36,498,62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877,101千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47.0510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98173亿港元有所减少[25] - 2023年6月30日联营公司投资账面值净额为178.16536亿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180.02564亿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光大嘉宝投资账面值净额为22.93961亿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24.75081亿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中国内地上市股份市值为164.76582亿港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159.14497亿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份市值为11.50676亿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12.27199亿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合营公司投资账面值净额为9.03369亿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9.26157亿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联营及合营公司投资的上市及非上市股票证券公允值为209.0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0.11亿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有期客户借款账面净值为2.20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71亿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总有期客户借款为41.74亿港元,2022年为38.66亿港元;减值准备为6.274亿港元,2022年为6.021亿港元;账面净值为35.46亿港元,2022年为32.63亿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7.1999亿港元,2022年为7.4636亿港元;按金、预付款等为20.502亿港元,2022年为13.954亿港元;减值准备为1.4841亿港元,2022年为1.5759亿港元;账面净值为26.218亿港元,2022年为19.842亿港元[41] - 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优先股(香港以外地区)公允值为2.247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302亿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债权证券(香港以外地区)公允值为6063.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250.3万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上市股票证券(香港)公允值为427.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96.7万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股票证券/集体投资计划(香港以外地区)公允值为839.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5万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交易证券按公允值计算的流动负债为331,79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2,071千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已收按金及预提费用为3,242,98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23,042千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23,165,77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916,972千港元[47][48][5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债券为11,388,51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996,728千港元[5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对第三方投资者的金融负债为415,724千港元,非流动为6,738,62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流动为441,187千港元,非流动为6,407,464千港元[52]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已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均为1,685,254千股,金额均为9,618,097千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优先永续资本证券本金为2,325,540千港元,分派为15,215千港元,总计2,340,755千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抵押品中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41.6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3.62亿港元[48]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抵押品中存货账面价值约2.3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83亿港元[50]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抵押品中附属公司之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约14.5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5.63亿港元[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计为4299108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359389千港元[56][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 产合计为23914272000港元,其中香港及其他地区为2704277000港元,中国内地为21209995000港元[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指定非流动资 产合计为243486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