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益情况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37,164千港元,较2022年的122,135千港元有所增长[1] - 2023年公司毛利为9,313千港元,2022年为8,191千港元[1] - 2023年来自外界客户的总收益为137,164千港元,2022年为122,135千港元[24][26] - 按主要产品或服务分拆,2023年销售金属收益67,433千港元,开发及提供电子装置解决方案收益69,731千港元[23] - 按客户地域位置分拆,2023年中国(不包括香港)收益69,731千港元,香港收益67,433千港元[23] - 2023年下半年金属销量上升,销售金属业务收益6743.3万港元(2022年:3782.1万港元),占总收益49%(2022年:31%),分部溢利50.5万港元(2022年:10.3万港元)[63] - 开发及提供电子装置解决方案业务收益6973.1万港元(2022年:8431.4万港元),分部亏损273.3万港元(2022年:113.3万港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1.3716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12%,毛利931.3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14%[91] - 物业发展业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分部收益,分部亏损170.9万港元,较2022年的158万港元有所增加[95] 财务亏损情况 - 2023年公司营运亏损为12,611千港元,2022年为10,238千港元[1] - 2023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12,766千港元,2022年为10,538千港元[1]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62港仙,2022年为0.54港仙[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2,766千港元,2022年为10,564千港元[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023年为1131.3万港元,2022年为981.3万港元[5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亏损1276.6万港元,全面开支总额1240.3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131.3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0.62港仙[91] 其他全面收益与开支 - 2023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为363千港元,2022年为开支27,090千港元[2] - 2023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12,403千港元,2022年为37,628千港元[2]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2,014千港元,流动资产为322,589千港元,流动负债为40,929千港元[14] - 2023年资产总额为404,603千港元,2022年为426,498千港元[25] - 2023年负债总额为41,061千港元,2022年为48,509千港元[25] - 2023年12月31日,锦江股份公允价值为3687.7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9%,年度公允价值收益194000港元,因新加坡元兑港元升值2%及锦江股份市价下跌2%所致[7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权益为35667万港元,较2022年的36728万港元有所下降[7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3.22589亿港元,2022年为3.40255亿港元;流动资产净额为2.8166亿港元,2022年为2.93472亿港元[10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按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为4092.9万港元[10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维持在0.5%,2022年为2.0% [107] 收入与成本情况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72千港元,2022年为100千港元[26]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55千港元,2022年为326千港元[26]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含员工成本、折旧及短期租赁开支约10,634,000港元,2022年约11,427,000港元[28] - 2023年研发成本含员工成本及折旧约3,926,000港元,2022年约3,875,000港元[28] - 2023年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122,000港元,2022年约4,521,000港元[32] - 2023年发展中待售物业为203,800千港元,2022年初为214,477千港元[33]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2023年为2075.3万港元,2022年为2091.4万港元[53] - 已售存货成本2023年为12586.4万港元,2022年为11211.2万港元[53] - 研发成本2023年为496.3万港元,2022年为483.7万港元[53] 业务情况分析 - 2023年集团整体收益及毛利较2022年同期有所改善,金属材料价格波动减弱且下行,通胀及经济前景不明对销售金属业务影响缓解,汇兑亏损减少[62] - 集团给予开发及提供电子装置解决方案业务客户的信贷期一般介乎10日至90日(2022年:10日至60日),销售金属业务一般须预先付款[35] 股本情况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023年为1131.3万港元,2022年为981.3万港元[54]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扣除拨备)2023年为2378.1万港元,2022年为2599.9万港元[56]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1815910767股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37][58] - 2023年公司已发行股本无变动,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1815.910767万港元,分为18.15910767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80]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结余包括与应收票据相关款项约191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8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浙能锦江已发行股本总数1.47%,与2022年持平[102] 业务策略与展望 - 集团业务策略为选取投资机会扩大业务,维持审慎财务管理,资金来自内部资源、对外债务或股本融资[74][79] - 集团将密切监察外汇风险,2023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81][82] - 集团预计提交发展建议书后,12 - 18个月内取得澳洲土地发展许可,董事会未决定将该土地转变为保健及医疗设施[68][71] - 集团积极提倡土地规划,探索其他发展策略及方案可能性,加快审批程序[98] - 2020年7月集团向委员会递交规划建议书,将土地高度限制由12米大幅增加至45.5米[99] - 集团已开始与潜在运营商就保健及医疗设施进行磋商,最后规划阶段待确定首选运营商后开展[101] - 展望未来,集团将加强销售能力、探索商品多元化,发展澳洲悉尼项目[105] 公司信息变更 - 2023年11月8日公司名称变更登记,12月11日公司网址变更[111][112] - 公司英文名稱由「Hailiang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更改為「Shuoa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稱由「海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更改為「碩奧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自2023年10月20日起生效[126] - 公司股份英文簡稱由「HAILIANG INTL」更改為「SHUOAO INTL」,中文簡稱由「海亮國際」更改為「碩奧國際」,自2023年12月11日上午9時正起生效[127] 公司会议与股息 - 公司將於2024年6月17日舉行股東週年大會[131] -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任何股息(2022年:無)[132] - 公司將於2024年6月12日至2024年6月17日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132] - 為符合出席股東週年大會並投票資格,所有過戶文件連同股票須不遲於2024年6月11日下午4時30分送交公司香港股份登記分處[132] 企业管治与董事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上市規則附錄十四(自2023年12月31日起重新編號為附錄C1)所載之企業管治守則內所有適用守則條文[133] - 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三名執行董事和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34]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246名雇员,2022年约214名;回顾年度员工总成本为2075.3万港元,2022年为2091.4万港元[114]
硕奥国际(02336)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