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基础能源(08117) - 2022 - 年度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总额为184,683,000港元,同比增长30.5%[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855,000港元,较去年亏损7,941,000港元扩大[5]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11,820,000港元,较去年7,299,000港元扩大[7] - 公司全年亏损985.5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196.5万港元,合计总亏损1182万港元[12] - 2021年全年溢利为794.1万港元亏损,非控股权益应占318万港元亏损,合计总亏损825.9万港元[11] - 公司年度亏损为1182万港元[4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1.84683亿港元,其中运输及分销天然气贡献1.42712亿港元[5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分部利润为2280.5万港元,其中运输及分销天然气贡献1524.6万港元[5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184,683千港元,同比增长30.5%,其中运输及分销天然气收益142,712千港元(同比增长31.8%),生物质气化产品收益26,874千港元(同比增长87.7%)[57][60] - 持续经营业务分部利润为22,805千港元,较2021年25,927千港元下降12.1%[55] - 终止经营电子零件业务产生年度亏损960千港元[64] - 二零二二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3,509千港元,同比增长40.1%(2021年:2,505千港元)[64] - 二零二二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096港元(2021年:0.0078港元)[68] - 2022年总收益约1.847亿港元,同比增长30.5%[79] - 除所得税前亏损约831万港元,同比扩大73.3%[8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86万港元,同比扩大24.1%[8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融资成本增长26.8%至6,360千港元,其中银行贷款利息达8,621千港元[62] - 折旧费用为17,307千港元(含使用权资产折旧4,060千港元),较2021年17,809千港元略有下降[63] - 研发开支新增827千港元,反映公司加大创新投入[63] - 雇员成本同比下降11.5%至20,855千港元(2021年:23,572千港元)[69] -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8,161千港元,同比下降6.8%[70][71] - 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减值亏损拨备8,218千港元,同比下降12.6%[72] - 应付贸易账款同比增长96.7%至12,473千港元(2021年:6,340千港元)[72] - 全职雇员151名(香港9名+中国142名),雇员薪酬总额约2086万港元[9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产生亏损2,028,000港元[7] - 出售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收益9,426,000港元[7] - 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产生亏损1,564千港元,物业投资分部收益下降20.3%至15,097千港元[54][57] - 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67,872千港元,其中生物质气化业务投入30,938千港元[54] - 生物质气化供热业务因未全面运营导致亏损[75] 各地区表现 - 福建中基能源和怀宁中基能源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65] - 其他中国营运附属公司适用25%企业所得税税率[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报告期末流动负债净额为1.25547亿港元[42] - 公司已解除抵押的定期存款为人民币5000万元(约合5653.6万港元)[43] - 公司未动用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人民币2.35859亿元(约合2.66688亿港元)[44] - 公司可动用银行贷款分别为人民币3488万元(约合3943.9万港元)和人民币1.9亿元(约合2.14835亿港元)[4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资产为6.10904亿港元,其中运输及分销天然气占2.52895亿港元[5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负债为2.02622亿港元,其中运输及分销天然气占1.39422亿港元[51] - 公司非流动资产添置总额为1.31374亿港元,其中持续经营业务部分为1.27392亿港元[51][52] - 公司最大客户贡献收益占比达67%(2022年:123,099千港元;2021年:87,335千港元,占比62%)[58][59] - 资产净值约3.354亿港元,同比下降8.4%[83] - 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316万港元,同比下降70.3%[83] - 流动负债约2.995亿港元,外部借贷约2.634亿港元[85] - 资本负债比率达92%[86] - 已抵押银行存款约5654万港元[83]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赎回任何普通股[98]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购买或出售任何普通股[98] - 公司未设立行政总裁职位[100] - 公司主席马争女士兼任部分营运附属公司董事[10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全部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0] - 董事会包含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0]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159,000港元,较去年111,700,000港元大幅减少[9] - 借贷总额为263,438,000港元(流动224,469,000 + 非流动38,969,000)[9][10] - 存货减少至8,140,000港元,较去年9,551,000港元下降[9] - 资产总额为738,521,000港元,较去年752,950,000港元减少[9]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1港元[8] - 汇兑差额损失3160.4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318.4万港元,合计总损失3478.8万港元[12] - 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05.1万港元[12] - 非控股权益出资1178.2万港元[12] - 购股权储备因失效减少240.66万港元[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1年末的3.234亿港元下降至2022年末的2.86亿港元,减少3740.8万港元[12] - 权益总额从2021年末的3.662亿港元下降至2022年末的3.354亿港元,减少4077.5万港元[12] - 2021年汇兑差额收益703.9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56.9万港元,合计总收益760.8万港元[11] - 2021年出售海外业务重新分类调整收益231万港元[11] - 应收账款增至17,429千港元,较2021年14,030千港元增长24.2%[60] - 存货同比下降14.8%至8,140千港元(2021年:9,551千港元)[70] 会计准则变更及影响 - 香港會計準則第16號修訂禁止從資產成本中扣除出售項目所得款項,相關款項改於損益中確認[21] - 香港會計準則第37號修訂明確「履行合約的成本」包含直接相關成本如直接勞工、材料及設備折舊分配[23] - 公司應用香港會計準則第37號修訂後未發現虧損合約,對財務狀況無影響[24] -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修訂闡明金融負債終止確認的「10%」測試費用範圍[26] - 香港會計準則第41號修訂刪除生物資產公允值計量時扣除稅項現金流量的要求[28] - 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修訂要求對租賃及停用責任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稅項資產及負債[33]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澄清負債分類規則,延遲償還權利不受未來契諾遵守狀況影響[35]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明確僅報告日期前須遵守的契諾會影響負債流動性分類[36] - 公司預期採納香港會計準則第8號關於會計估計定義的修訂不會造成重大財務影響[32] - 公司預期採納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關於遞延稅項的修訂不會對綜合財務報表造成重大影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