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业绩 - 集团综合收入145.90亿港元,按年下跌4.8%[1] - 物业销售总额99.74亿港元,包括合约销售53.54亿港元及出售货仓代价46.20亿港元[1] - 物业租赁收入49.91亿港元,同比下跌6.6%[1] - 集团毛利率为48%,发展物业销售毛利率37%,投资物业租赁毛利率74%[3] - 投资物业组合估值应占公允价值减幅17.65亿港元[4] - 股东应占溢利27.55亿港元,基础溢利45.20亿港元,下跌28%[5] - 每股盈利1.90港元,较2021年减少73%[6] - 负债比率为33.6%,借贷净额增加211.25亿港元至411.69亿港元[6]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45.90475亿港元,2021年为153.26764亿港元[74] - 2022年公司年度溢利为34.74886亿港元,2021年为112.89966亿港元[74]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90港元,2021年为7.11港元[74] - 2022年公司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 -58.94606亿港元,2021年为136.54514亿港元[7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441.81235亿港元,2021年为1480.35978亿港元[7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572.93524亿港元,2021年为520.19578亿港元[7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1224.82161亿港元,2021年为1323.13126亿港元[76]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4590475千港元,较2021年的15326764千港元有所下降;年度溢利为3474886千港元,较2021年的11289966千港元大幅下降[81][82][83] - 2022年物业租务及其他业务收入5443473千港元,毛利3686666千港元;物业销售业务收入8561825千港元,毛利3124456千港元;酒店营运业务收入1345635千港元,毛利173562千港元[81] - 2022年内地物业收入9244985千港元,业绩(毛利)4886977千港元;香港物业收入5345490千港元,业绩(毛利)2097707千港元[82] - 2022年经营溢利3822122千港元,较2021年的10823765千港元下降;除税前溢利5168069千港元,较2021年的14226097千港元下降[82][83] - 2022年计入股息收入52552千港元、利息收入593892千港元等;扣除物业等折旧482912千港元、发展中物业拨备520667千港元等[84] - 2022年融资成本总额1434863千港元,较2021年的769740千港元增加[84] - 2022年出售附属公司所得溢利897490千港元,较2021年的117838千港元大幅增加[84]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040840千港元,2021年为增加1666422千港元[82][83] - 2022年内地土地增值税为6.06828亿港元,2021年为11.14877亿港元[88] - 2022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税项为4.11102亿港元,2021年为5.45189亿港元[89]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1.90港元,2021年为7.11港元[90]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17254亿港元,2021年为1.61509亿港元[92] - 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3.35772亿港元,2021年为3.65335亿港元[92]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总计52.870277亿港元,2021年为37.478512亿港元[9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及其他承担为9.658306亿港元,2021年为18.495867亿港元[9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就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银行信贷担保须承担财务风险约40.18472亿港元,2021年为47.91647亿港元[9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就内地物业一手买家按揭信贷担保须承担财务风险约20.28943亿港元,2021年为23.12364亿港元[95] 物业情况 - 持有楼面面積2423万平方呎土地储备[17] - 2022年公司有12个发展物业项目在售,分布于8个城市;经营9个主要综合用途项目,分布于7个城市[2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所持物业组合应占楼面积共4849万平方呎,较2021年的4983万平方呎有所下降;收购上海黄浦区项目,增添约196万平方呎楼面积[25] - 2022年12月31日,待售发展物业应占总楼面积为1129万平方呎[26] - 内地发展物业规划将产生959万平方呎应占楼面积[27] - 香港物业部有应占楼面积约170万平方呎的土地储备用于未来发展[28] - 公司管理的主要投资物业组合楼面面积共1631万平方呎,香港占19%(311万平方呎),内地占81%(1320万平方呎)[30] - 内地发展中的主要综合用途项目预计未来五年及后年度为投资物业组合增添893万平方呎楼面面积,项目落成后组合面积将增43%达2969万平方呎[30] - 2022年内地物业部收入92.45亿港元(2021年:102.50亿港元),毛利48.87亿港元(2021年:63.34亿港元)[32] - 2022年发展物业销售收入43.97亿港元(2021年:45.85亿港元),毛利19.54亿港元(2021年:28.31亿港元),毛利率44%(2021年:62%)[33] - 2022年内地物业部投资物业租赁收入37.92亿港元(2021年:40.53亿港元),毛利27.60亿港元(2021年:29.99亿港元),毛利率73%(2021年:74%)[34] - 2022年内地物业部合约销售16.81亿港元,年末有38.03亿港元未确认,其中30.40亿港元预计2023年入账[35][36] - 2022年内地物业部投资物业(酒店除外)合并租赁收入40.92亿港元(2021年:43.92亿港元),下降6.8%[38] - 2022年零售组合出租率83%(2021年:88%),办公室组合出租率88%(2021年:86%)[38] - 2022年内地主要投资物业中,上海静安嘉里中心、上海浦东嘉里城等出租率有不同变化,前海嘉里中心一期出租率从45%升至70%,二期为41%[40] - 2022年底内地主要已落成投资物业应占总楼面面积为1058万平方呎,办公室、零售和公寓出租率分别为88%、83%、86%,2021年分别为86%、88%、90%[41] - 2022年酒店业务受疫情限制收入为10.56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6.12亿港元,下半年有复苏迹象[42] - 2022年部分酒店平均入住率有变化,如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从35%升至51%,北京嘉里大酒店从31%升至71.25%等[43] - 2022年香港物业部收入53.45亿港元,高于2021年的50.77亿港元,毛利为20.98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24.09亿港元[43] - 2022年发展物业销售收入41.46亿港元,高于2021年的37.86亿港元,毛利11.71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4.14亿港元,香港发展物业销售毛利率为28%,低于2021年的37%[44] - 2022年香港物业部总合约销售36.73亿港元,包括缇山和缇外21.12亿港元、瀚名8.01亿港元、扬海5.43亿港元等[45] - 2022年上半年香港物业部以46.20亿港元出售两个货仓,连同合约销售共达成82.93亿港元物业销售[47] - 2022年底合约销售中约93.31亿港元未确认,其中86.36亿港元预计2023年入账,6.95亿港元将在2024年及以后入账[48] - 2022年香港投资物业租赁收入11.99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2.91亿港元,合并租赁收入13.52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14.55亿港元[49] - 2022年12月31日,香港已落成投资物业总楼面面积为307万平方呎,零售、公寓、办公室、货仓的出租率分别为92%、90%、86%、78%[51] - 2022年,MegaBox、企业广场5期、嘉里中心、半山组合、Resiglow – Bonham、长沙湾货仓出租率分别为92%、85%、89%、89%、91%、78%,较2021年有不同变化[54] - 海外物业组合应佔总楼面面积639万平方呎,其中投资物业187万平方呎、酒店物业51万平方呎、发展中物业401万平方呎[55] - 集团将Resiglow – Happy Valley转型为发展物业项目,以The Aster品牌推售[53] 借贷与融资 - 2022年12月31日,总外币贷款(不含人民币)32.21亿港元,人民币银行贷款73.31亿港元,分别佔总借贷528.70亿港元的约6%及14%[59] - 2022年12月31日,外币借贷总额105.52亿港元,已为部分贷款安排交叉货币掉期合约,42.08亿人民币内地项目贷款未对冲[6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总额193亿港元利率掉期合约,定息负债比率按借贷总额及借贷净额计算分别为37%及48%[63] - 2022年借贷总额528.70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117.01亿港元,借贷净额411.69亿港元,净借贷增加因支付土地成本[64] - 2022年12月31日,未动用银行贷款信贷总额288.75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117.01亿港元,较2021年分别下降17%及33%[66] - 2022年6月,集团建立可持续融资框架以促进可持续发展[68] - 2022年公司签订约170.35亿港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银行贷款信贷协议[6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贷528.70亿港元,2021年为374.79亿港元[7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33.6%,2021年12月31日为15.1%[71]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内地土地增值税按30% - 60%累进税率征收[85][87] 员工与股权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7700名雇员[99] - 2020年购股权计划于2030年5月19日届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可授出145,650,122股公司股份[10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根据2011年购股计划已授出5,473,000股购股权尚未行使[104] - 董事会于2022年11月25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十年,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授出奖励股份[105][107] - 2022年度公司以59,383,490港元于联交所购回3,166,000股股份并注销[109] 企业管治与守则 - 2022年公司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郭孔华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除外[111]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守则,2022年董事及可能拥有内幕消息的雇员均遵守该守则[114][115] 股息派发 - 建议全年派发现金股息每股1.35港元[7] - 公司建议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95港元,按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的1,451,305,728股普通股计算,合共约13.79亿港元[116] - 末期股息除净日为2023年6月2日,股份过户登记处6月6日暂停办理手续,末期股息将于6月16日派发给6月6日名列股东名册内的股东[116] - 2022年度全年现金股息合共每股1.35港元,2021年为每股1.35港元及特别股息每股2.30港元[118] 会议与文件安排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5月31日下午2时30分举行[120] - 股份过户登记处5月25日至5月31日暂停办理手续,为确定出席大会及投票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