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4.1亿元,同比增长62.3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亿元,同比增长173.42%[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增长195.86%[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2元/股,同比增长173.17%[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15%,同比上升11.99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到8.48亿元,环比增长38.1%[22]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19.7万元,环比增长59.4%[2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4.10亿元,同比增长62.36%[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73.42%[47] - 主营业务收入225,922.79万元,同比增长63.52%[43]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24.102亿元,同比增长62.36%[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管理费用11.016亿元,同比增长49.59%,主要因职工薪酬增长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57] - 汽车部件营业成本9.326亿元,同比增长128.32%,占营业成本48.52%[53]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54.78%至101,218,547.49元[6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48.12%至2,123,433,507.47元[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48.62%至2,075,142,313.68元[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1,341.47%至15,195,235.88元[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52.81%至124,881,338.77元[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117,917.65万元,同比增长138.74%,占总收入52.19%[43] - 电池托盘产量31.42万台,同比增长123.31%,销量30.28万台,同比增长121.31%[41] - 模组结构件产量276.28万支,同比增长129.83%,销量261.21万支,同比增长118.79%[41] - 电芯外壳产量1,769.03万支,同比增长677.46%,销量1,616.80万支,同比增长602.62%[41] - 消费电子品收入69,355.86万元,同比增长27.12%,占总收入30.70%[43] - 汽车部件业务收入11.792亿元,同比增长138.74%,占总收入48.92%[49] - 铝型材产品收入21.993亿元,同比增长64.89%,占总收入91.25%[49] - 铝型材销售量55,799.70吨,同比增长27.26%[52] - 公司毛利率整体保持20.25%,其中汽车部件毛利率20.91%[51] -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托盘、模组结构件、电芯外壳及车身结构件[35] - 消费电子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手机中框背板、平板电脑中框背板、笔记本电脑外壳等[37] - 公司2021年交付电池托盘30.28万套,出货量行业前列[32] 各地区表现 - 境内地区销量2,605.87万支,同比增长141.81%[41] - 国内销售收入22.583亿元,同比增长67.15%,占总收入93.70%[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坚持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发展战略[85] - 公司加快推进广东中山及安徽马鞍山新能源汽车高端部件产能建设[85] - 公司持续加大高端铝合金材料研发投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86] - 公司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及精细化管理以降低运营成本[86]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定制化经营模式[39] - 公司通过直销方式销售产品并与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40] -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为铝锭,价格近年出现较大幅度波动[88]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周期和政策变化风险,可能影响下游客户和盈利能力[87] - 公司采用灵活定价机制、套期保值和管理降本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88] - 公司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应对产品质量责任风险[88] - 公司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巡视和员工培训[87]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1500万辆,国内达900万辆[27] - 2025年全球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预计超800亿元[28] -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目标到2025年新车销售量占比达20%左右[33] -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目标到2035年市场占比超过50%[33] - 新能源汽车政策目标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比例达40%左右[33] - 政策要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33] -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33]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29.12万元,同比增长29.38%[18] - 2021年末总资产为22.72亿元,同比增长47.80%[18]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89亿元,同比增长25.3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89亿元,同比增长25.33%[4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0%[6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9.38%至48,291,193.79元[62] -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03%[64] - 信用减值损失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78%[64] - 货币资金为12.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74%降至5.69%,减少1.05个百分点[66] - 应收账款为8.4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9.28%升至37.12%,增加7.84个百分点[66] - 存货为3.3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2.71%升至14.52%,增加1.81个百分点[66] - 固定资产为5.7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2.94%降至25.11%,减少7.83个百分点[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35.49万元,期末余额为23.11万元[68]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21.77万元,期末余额为1102.78万元[68] - 受限资产总额为4791.89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735.12万元为承兑汇票保证金及诉讼冻结[69] - 募集资金总额2.65亿元,2021年使用330.38万元,专户期末余额为0元[74][75] - 短期借款为2.64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从13.27%降至11.62%,减少1.65个百分点[66] - 长期借款为7415.00万元,占总负债比例从2.40%升至3.26%,增加0.86个百分点[66] - 高端工业铝型材生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2,769.6万元,完成计划102.77%[78]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698.34万元,完成计划100.09%[78] - 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630.91万元,完成计划100%[78]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自筹资金14,888.29万元并于2017年完成置换[78] - 子公司广东和胜新能源科技公司净利润达60,951,440.41元[83] - 子公司广东和胜新能源科技公司营业收入达679,158,417.95元[8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以上[93] - 公司2021年5月顺利完成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选举工作[93][94] - 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渠道[94] - 公司报告期内接待了信达澳银基金、大成基金等机构调研[89] - 公司拥有独立业务和经营能力,实行与控股股东"五分开"[93]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2.14%[100]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1.74%[101]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4.55%[101] - 董事长、总经理李建湘持股53,974,624股[102] - 董事、董事会秘书李江持股7,482,028股[102] - 董事黄嘉辉持股9,521,964股[10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70,978,616股[103] - 公司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本期持股数量无变动(增持0股,减持0股)[102][103] - 金炯于2021年5月18日因任期届满离任董事、总经理职务[104] - 李建湘于2021年5月18日被新聘任为总经理[104]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决策程序需经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后由董事会审议,董事和监事薪酬方案需报股东大会批准[112]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以万元为单位[112] - 李建湘现任公司董事长,并担任广东和胜新能源、江苏和胜新能源、安徽和胜新能源、瑞泰铝业、智能家居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105] - 李江现任公司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并兼任新马精密董事和董事会秘书[106] - 李信任公司财务总监和董事,曾任职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香港)[106] - 黄嘉辉现任公司董事,并担任佛山市特高珠江工业电炉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该单位领取报酬津贴[107][111] - 杨中硕现任公司独立董事,并担任广东万诺律师事务所律师和合伙人,及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均领取报酬津贴[107][111] - 张红现任公司独立董事,并担任中山市成诺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副所长和中山成诺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经理,部分职务领取报酬津贴[108][111] - 谢侃如现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和行政管理部总监,并兼任瑞泰铝业监事、广东和胜新能源监事、智能家居监事、江苏和胜新能源监事和新马精密监事[109] - 周凤辉现任公司监事和采购经理,曾任职于珠海连康科技有限公司和和胜铝厂[11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346.5万元[113]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建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5.26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33.3%[113] - 财务总监李信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5.12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21.7%[113] - 董事会秘书李江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7.19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13.6%[113] - 独立董事杨中硕、张红、郑云鹰2021年税前报酬均为6万元,各占高管总报酬的1.7%[113] - 离任总经理金炯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8.3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5.3%[113] - 公司2021年共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均全勤出席,无缺席情况[117] - 公司于2021年5月26日审议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及相关议案[115] - 公司于2021年6月23日通过2021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15] - 公司于2021年12月14日批准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和胜新能源汽车高端部件项目(一期)[116]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1年财务预算、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事项[120][121] - 提名委员会2021年召开3次会议审核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及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事宜[121][12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1年审议通过公司高管、董事和监事薪酬事宜,确认薪酬决策程序符合规定[122]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经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121] - 审计委员会2021年6月22日审议增加202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事宜[121] - 提名委员会2021年5月18日提名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12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2年5月18日选举委员会主任[122]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18] - 董事对公司有关建议均被采纳,对公司生产经营和重大事项提出专业化意见[119] - 各专门委员会成员提名和表决程序均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公司章程》规定[121][122] - 公司总股本从183,537,030股减少至183,531,030股,因回购注销6,000股限制性股票[175] - 公司新增限售性股票1,213,740股,总股本增至184,744,770股[175][177]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75,993,381股增至97,539,052股,占比从41.40%降至29.47%[174]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107,543,649股增至130,297,068股,占比从58.60%升至70.53%[174] - 股份变动总额为1,207,740股,全部来自"其他"类别[174]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从75,993,381股增至97,539,052股,占比从41.40%变为29.47%[174] - 李建湘持股从41,290,968股减至40,480,968股,解除限售810,000股[178] - 黄嘉辉持股从7,343,973股减至7,141,473股,解除限售202,500股[178] - 股份变动主要由于激励计划调整和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175][177] - 无国家持股、国有法人持股及外资持股[174] - 公司总股本因回购注销减少0.6万股至183,531,030股[180] -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新增限售股1,213,740股使总股本增至184,744,770股[180] - 控股股东李建湘持股29.22%共53,974,624股其中限售股40,480,968股[183] - 股东霍润持股8.94%共16,522,510股报告期内减持1,620,000股[183] - 股东金炯持股5.56%共10,269,378股报告期内减持3,416,750股[183] - 股东黄嘉辉持股5.15%共9,521,964股其中限售股7,141,473股[183] - 股东宾建存持股4.17%共7,711,422股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83] - 股东李江持股4.05%共7,482,028股其中限售股5,611,521股[183]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持股3.34%共6,175,400股[183] - 公司股东存在多重关联关系包括亲属关系及一致行动人[183] - 公司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中,霍润持股数量为16,522,510股[184] - 李建湘作为控股股东持股数量为13,493,656股[184] - 金炯持股数量为10,269,378股[184] - 宾建存持股数量为7,711,422股[184]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持股数量为6,175,400股[184] - 李清持股数量为5,670,970股[184] - 泰达宏利新兴景气龙头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3,184,200股[184] - 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2,387,960股[184] - 黄嘉辉持股数量为2,380,491股[184] - 泰达宏利转型机遇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2,159,100股[184] 员工与研发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1.67%至292人[60]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3205人,其中母公司1534人,主要子公司1671人[125] - 生产人员2282人,占比71.2%;行政人员548人,占比17.1%;技术人员292人,占比9.1%[125] - 员工教育程度:高中以下1555人占比48.5%,高中852人占比26.6%,大学583人占比18.2%,大学以上215人占比6.7%[125]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量产屈服强度超380 MPa高强度高亮度6系铝合金材料的企业[33] 利润分配与股权激励 - 公司以总股本184,744,77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2元(含税)[4]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2元(含税)[128] - 现金分红总额3731.84万元,占可分配利润47326.09万元的7.89%[128] - 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184,744,770股[128] - 2021年6月完成回购注销0.6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减少至183,531,030股[129] - 公司2021年8月22日通过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方案[123] - 公司2021年10月27日通过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方案[123] - 2021年4月13日批准2021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投资事宜[123] - 公司2021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
和胜股份(002824)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