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维天地(30115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三维天地三维天地(SZ:301159)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8%[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19.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5元/股,同比增长4.40%[17]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146.9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17] - 2020年营业收入为2.7386亿元人民币,2019年为2.6319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016.5万元,第四季度大幅增长至1.90亿元,环比增长166%[19] - 公司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94.5万元,较第三季度1213.0万元增长377%[19]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80.53万元,同比增长16.78%[65] - 2021年利润总额5955.1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19.10万元,同比分别上升5.53%和5.03%[6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8%至3.198亿元[75]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90亿元,环比增长166.0%[77] - 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为3.20亿元,同比增长16.8%[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人工成本同比增长33.6%至1.23亿元,占营业成本78.8%[83] - 外采技术服务成本同比增长38.5%至1650万元[8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0%至2329万元[88] - 研发费用保持稳定为4114万元,同比微降0.8%[88]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检验检测信息化、数据资产管理等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及实施[3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检验检测信息管理软件、数据资产管理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技术服务四大类[33] - 检验检测信息管理软件可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检验检测过程的工作效率[33] - 检验检测云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可大幅降低检验检测机构的相关投入和成本[37] - 数据资产管理软件协助客户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体系,降低数据管理成本和复杂度[33] - 供应链管理软件支持集中采购、分级采购等多种模式,提高采购业务流程运转效率[33] - 技术服务提供流程优化和管理咨询、数据资产管理咨询、采购供应链管理咨询等服务[34] - 检验检测信息管理平台以LIMS、ELN、SDMS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核心[36] - 数据资产管理产品包含元数据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等系统[41][42] - 供应链管理软件包括采购电子商务系统(EC)、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两个组件[43] - 公司采购类型分为外采软件、外采硬件及外采技术服务三类[47] - 公司营销模式采用直接销售方式主要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议价等方式实现首次销售[48] - 公司服务模式包括软件销售与实施项目、运行维护类项目、采购类项目和咨询类项目[48][49] - 公司盈利模式包括自主品牌应用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模式、外购软件二次开发与实施模式、运维服务模式和技术咨询类项目模式[51] - 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收入同比增长15.52%至2.979亿元,占总收入93.15%[75] - 技术咨询收入同比激增3183.12%至248万元[75] - 运维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3.11%至1940万元[75] - 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业务毛利率为49.7%,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78] - 公司自研产品收入占比达96%[65] 各地区表现 - 西南地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37.26%至3973万元[75] - 华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32.35%至9882万元[75] - 海外收入同比下降100%至0元[75] - 华中地区收入同比下降50.92%至812万元[75] - 华南地区收入同比下降22.80%至4285万元[75] - 西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237.3%至3973万元[78] 研发与技术 - 2019-2021年度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3.72%、15.14%和12.86%[55]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42项,国内发明专利46项[55][58] - 公司建立超过100万条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数据库,以及超过400万条的检验检测标准指标库[58] - 取得发明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9项[68] - NQI平台及关键技术研发已完成 创建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合格评定和市场监管为核心要素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 实现囊括行业顶级资源助力企业提质增效[90] - 移动端平台前沿设计研发已完成 支持android iOS钉钉微信及各类移动门户平台 引入并扩展机器学习文本识别图形处理等技术丰富移动端功能组件[91] - 集团级数据管理平台研发与迭代进行中 增加平面模型和组合模型 多租户解决方案正在落地 采用Galera+ProxySQL+Keepalived高可用解决方案不断完善中[91] - 数据资产质量监控管理研发已完成 通过运用相关技术来衡量提高和确保数据质量的规划实施与控制 定义数据质量需求及业务规则[91][92] - 数据资产战略规划设计研发已完成 规划控制和提供数据及信息资产的一组业务职能 包括开发执行和监督有关数据的计划政策方案项目流程方法和程序[92] - 检验检测业务SAAS平台研发已完成 采用容器化技术整合微服务架构系统单体架构系统 引入智能化运维技术实现各系统的自动化管理[92]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235人同比增长74.07%[94] - 研发投入金额为4113.7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2.86%[94]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175人同比增长82.29%[94] - 武汉研发中心拥有上百名研发人员包括系统架构师、系统分析师和程序开发工程师[118] - 公司计划增加软件开发人员和人工智能研发人员以保持竞争优势[119] - 质量大数据平台研发包括海量异构多维数据采集系统等六大子系统[120] - 数据资产管理智能化升级涵盖智能化数据建模、清洗、质量平台、分析和系统运维[121] - 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心等机构保持密切合作[122] - 公司在全国拥有35名研发人员[118]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10.8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3.09%[17] - 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明显,从第一季度-4746.2万元提升至第四季度3916.4万元[19]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310.8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83.09%[97] - 货币资金增至6.7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5.07%较年初提升25.07个百分点[101] - 应收账款为2.1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48%同比下降17.62个百分点[102] - 合同负债为4001.82万元同比下降8.19个百分点[102]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5.27亿元主要因首发上市募集资金[9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02.21万元同比增长18.26%[97] - 营业外收入10.38万元占利润总额0.17%[99] - 受限资产期末余额为10,876,009.92元,较上年末增长202.0%[103] - 履约保函受限资金期末余额为5,906,009.92元,较上年末增长64.0%[103] - 项目保证金新增受限资金4,970,000.00元[103] - 首发募集资金总额为51,553.96万元,净额为51,553.96万元[106] - 募集资金本期使用金额为0万元,累计使用金额为0万元[106] - 超募资金金额为1,522.37万元,全部存放于专户[109]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及利息总额为53,733.47万元[110] - 质量大数据平台研发项目承诺投资17,922.49万元,当前投资进度0.0%[109] - 数据资产管理智能化升级项目承诺投资17,225.25万元,当前投资进度0.0%[109] - 武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0,318.33万元,当前投资进度0.0%[109]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回款周期较长[132] - 公司享有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134] 资产与负债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0.3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9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92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14%[1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03120.36万元,较期初增长135.99%[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9287.09万元,较期初增长177.14%[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以7735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5] - 2022年计划扩建全国营销服务网络并扩大营销团队人员规模[124]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晋升制度体系[126] - 新冠疫情可能导致客户项目停滞或延期带来业绩下滑风险[130]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确认占比较高[131]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流失风险[133] - 公司业务规模扩张可能带来管理风险[135]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质量大数据平台研发等4个项目[136] - 检验检测信息化产品目标实现政府监管、第三方检测等领域的全行业覆盖[116]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154] - 公司财务独立,设有独立财务部门及银行账户[155] - 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150] - 公司资产与股东和其他关联方相互独立[153]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00%[156] - 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及表决权差异安排[156][157] - 董事长兼总经理金震期末持股数量为30,447,450股[158] - 董事兼副总经理罗世文期末持股数量为1,547,700股[158]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兆君期末持股数量为451,550股[15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合计为32,446,700股[159]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数量无变动(增持/减持均为0股)[158][159] - 报告期内无董事、监事离任及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159] - 公司董事张金平自2019年9月至今担任董事及咨询总监[164] - 独立董事梁俊娇自2019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65] - 独立董事高金波自2019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66] - 独立董事王国兴自2019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67] - 监事李晓琳自2019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监事及总裁助理[168] - 监事杨晓湖自2019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监事[170] - 监事王力自2019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监事及售后总监[171] - 副总经理彭微自2019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73] - 财务总监张镞远自2019年9月至今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74] - 董事长金震在股东单位北京三维智鉴管理咨询中心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且未领取报酬津贴[17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48.14万元[179]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9.52万元/年(王国兴除外)[177] - 董事长兼总经理金震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18.83万元[179] - 董事兼副总经理罗世文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4.91万元[179]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兆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82.96万元[179] - 董事张金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4.84万元[179] - 财务总监张镞远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80.2万元[179]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彭微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9.22万元[179] - 监事会主席李晓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8.41万元[179] - 监事王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39.73万元[179] - 所有7名董事(金震、罗世文、王兆君、张金平、高金波、王国兴、梁俊娇)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5次,现场出席率100%,无缺席[182] - 所有7名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1次[182]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83] - 董事对公司有关建议被采纳[184] - 第一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梁俊娇、高金波、张金平)报告期内召开会议4次[185][186]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05月07日审议了包括《公司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在内的5项议案[185]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07月23日审议批准了公司2021年一至六月的审阅报告及财务报表[185][186]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09月25日审议同意了公司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的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186] - 审计委员会于2021年11月10日审议批准了公司2021年一至九月的审阅报告及财务报表[186]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提出的所有重要意见和建议均无异议,所有议案均获一致通过[185][186]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95%[63]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106人[191] - 技术人员数量为985人,占员工总数89.06%[191]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071人,占员工总数96.84%[192] - 销售人员数量为62人,占员工总数5.61%[191] -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员工28人,占员工总数2.53%[192] - 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35人,占员工总数3.16%[192] - 财务人员数量为7人,占员工总数0.63%[191] - 行政人员数量为6人,占员工总数0.54%[191] - 其他管理人员数量为46人,占员工总数4.16%[191] - 公司无离退休职工需承担费用[191] - 公司职工薪酬总额为人民币186.1826百万元,占成本总额的70.79%[194] - 核心技术人员数量为4人,占全体员工总数的0.36%[194] - 核心技术人员薪酬占全体员工薪酬总额的2.36%[194] - 公司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99] 分红与利润分配 - 现金分红总额为人民币618.8万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97] - 以股本基数7735万股计算,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197] - 母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60.93425万元[198] - 母公司净利润为5609.342502万元[198] - 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17475.883567万元[19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519.09904万元[198] 行业与政策环境 - 2021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达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26] - "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预期达到14万亿元[27] - 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9%[30] - 预计到202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超过220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约19.7%[30] - 2019年中国数据产量规模达3.9ZB,同比增长29.3%,占全球总量9.3%[30] - 国家政策将数据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要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52]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计划在不少于100个城市开展试点为不少于10000家企业提供质量技术服务[52] - 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52] - 发改委提出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培育共享制造、共享设计和共享数据平台[52] - 工信部明确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52] - 国务院要求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53]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产品已覆盖2021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前20家企业中的11家[5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15.7%,最大客户占比5.3%[8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50.1%,最大供应商占比41.0%[8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境内外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差异情况[19][20] - 2021年公司获得政府补助433.5万元,较2020年36.1万元增长1101%[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78%,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