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隆华新材(301149) - 2023 Q2 - 季度财报
隆华新材隆华新材(SZ:301149)2023-08-2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9.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9%[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7.1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8%[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46.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4%[24] - 公司营业收入19.42亿元,同比增长19.09%[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7.17万元,同比增长5.78%[37] - 利润总额9508.08万元,同比增长5.82%[3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09%至19.42亿元,主要因产品销量增加[57]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1%至19.42亿元,较上年同期16.31亿元增长[150] - 净利润同比增长5.8%至8027.17万元,较上年同期7588.34万元增长[151]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较上年同期0.18元增长5.6%[152] - 净利润同比增长11.0%至79,694,951.55元[155]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588.34万元[168]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969.5万元[172] - 母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179.36万元[177] - 综合收益总额为8027.17万元[16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9.49%至18.07亿元,主要因原材料采购增加[57]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8.83%至6342万元[5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9.5%至18.07亿元,较上年同期15.12亿元增长[15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8%至521.68万元,较上年同期414.86万元增长[151] - 财务费用同比改善68.1%,实现收益319.14万元(上年同期收益1000.47万元)[151]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6.0%至1480.90万元,较上年同期1396.74万元增长[151] - 利息收入下降35.1%至3,938,341.24元[155]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扩大至-5,116,473.52元,同比增加102.0%[155]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75.3%至-1,189,126.12元[155] - 所得税费用增长4.4%至14,021,557.58元[1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991.1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79%[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4.79%至7991万元,主要因采购支付现金增加[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83.72%至-6179万元,主要因现金管理减少[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343.43%至1.06亿元,主要因借款收到现金增加[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4.8%至79,911,263.61元[15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收窄至429,366,634.98元,同比减少39.6%[157][158]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长14.4%至2,113,901,983.91元[157] - 投资支付现金减少62.8%至216,000,000元[1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9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6.94亿元下降43.7%[16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12.83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62亿元改善93.6%[16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338.23万元实现正增长[1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2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56亿元实现正增长[160]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324.58万元[160]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4300万元[168][172]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4300万元[17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21.5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4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62%[24] - 公司总资产21.58亿元[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77亿元[3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24个百分点至24.21%,主要因结构性存款产品减少[61]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上升8.54个百分点至12.67%,主要因在建项目增加[61]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3年初的3.988亿元增长至6月底的5.224亿元,增幅为30.9%[14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3年初的2.789亿元下降至6月底的0.8839亿元,降幅为68.3%[143] - 应收账款从2023年初的0.3505亿元增长至6月底的0.5482亿元,增幅为56.4%[143] - 应收款项融资从2023年初的0.9302亿元增长至6月底的1.283亿元,增幅为37.9%[143] - 预付款项从2023年初的0.1279亿元增长至6月底的0.4710亿元,增幅为268.2%[143] - 在建工程从2023年初的0.7848亿元增长至6月底的2.734亿元,增幅为248.4%[144] - 无形资产从2023年初的0.7851亿元增长至6月底的1.730亿元,增幅为120.4%[144] - 合同负债从2023年初的1.346亿元增长至6月底的1.560亿元,增幅为15.8%[144] - 长期借款从2023年初的0元增长至6月底的1.498亿元[144] - 未分配利润从2023年初的5.235亿元增长至6月底的5.608亿元,增幅为7.1%[145]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79.5%至4.78亿元,较上年同期2.66亿元增长[149] - 长期借款大幅增加至1.50亿元(上年同期为0)[149] - 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2.6%至16.75亿元,较上年同期16.33亿元增长[149] - 期末现金余额达517,626,654.90元,较期初增长31.4%[15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8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51亿元增长7.1%[160] - 未分配利润为5.6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5.23亿元增长7.2%[163][16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6.77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6.34亿元增长2.6%[163][166] - 专项储备为4112.57万元,相比期初的3559.97万元增长15.5%[163][16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6.75亿元[175]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5.59亿元[175]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584.64万元[179]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5.73亿元[179] 业务线表现:聚醚产品销量 - 公司聚醚总销量20.58万吨,同比增长48.91%[37] - POP产品销量11.99万吨,同比增长57.97%[37] - 通用软泡聚醚销量6.67万吨,同比增长21.94%[37] - CASE用聚醚销量1.92万吨,同比增长152.63%[39] 业务线表现:产品收入和毛利率 - POP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27%至11.35亿元,毛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10.4%[60] - CASE用聚醚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03.62%至1.74亿元[60] 公司业务与运营模式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聚氨酯材料及聚醚多元醇等化工产品[17] - 公司采用"先款后货"销售模式和"以销定产"生产模式[41][44] - 公司现有聚醚产能72万吨[47] - 公司产品已出口至近60多个国家和地区[48] - 公司采用“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订单签订后收取定金[53] - 公司聚醚产品结构以中高端产品为主[48][51] - 公司对少数优质客户给予一定信用额度及信用期[53] - 公司实行“以产定购、合理库存”的采购模式,并储备安全库存[53] - 2022年国内聚醚行业总产能745万吨,产能CR5集中度达38.5%[36] - 2022年聚醚出口量127.55万吨,同比增长15.07%[36] 技术与研发 - POP产品残留单体浓度可低于2ppm[47][50][54] - POP产品固含量可达50%[47][50][54] - 公司自主研发的POP生产技术无需脱除链转移剂,提高了生产效率[50] - 公司通过节能型液氮冷量循环利用系统等技术实现节能降耗[50] 重大项目和投资 - 公司报告期内重大非股权投资总额为196,527,944.72元,累计实际投入272,821,867.68元[65] - 8万吨端氨基聚醚项目累计实际投入179,131,493.66元,项目进度29.86%[65] - 一期16万吨/年尼龙66项目累计投入22,071,366.27元,项目进度1.10%[65] - 108万吨/年PA66项目累计投入1,886,792.39元,项目进度3.85%[65] - 31万吨/年聚醚装置改扩建项目投入3,826,013.07元,项目进度1.91%[65] - 募集资金总额644,442,000元,报告期投入124,140,000元,累计投入564,156,900元[69] - 累计变更募集资金用途30,000,000元,变更比例6.67%[69] - 36万吨/年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累计投入91,758,300元,项目进度83.42%[70]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6,811,400元,项目进度73.62%[70]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6.44亿元,其中超募资金金额为人民币3.74亿元[71] - 36万吨/年高性能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已使用超募资金6,475.13万元,投资进度92.50%[71] - 厂区自动化及生产配套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已使用超募资金6,063.57万元,投资进度77.74%[71] - 8万吨/年端氨基聚醚项目已使用超募资金11,590.02万元,投资进度95.00%[71]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11,23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完成进度100%[71]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进行现金管理[72]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额度不超过人民币3.6亿元进行现金管理[72] - 公司变更研发中心项目3,000万元募集资金至全资子公司PA66项目[72] - 公司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9,425.20万元,已全部完成置换[72] - 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隆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一期16万吨/年PA66项目,总规划产能为108万吨/年[79] 子公司情况 - 山东隆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总资产2.57亿元,净资产0.95亿元,营业利润85.83万元,净利润15.08万元[79] 金融工具与投资 - 金融衍生工具期末金额83,138,996.6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116,473.52元[67] - 非经常性损益净损失119.53万元人民币,主要受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29.62万元影响[29]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委托理财及衍生品投资[74][75]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委托贷款[76] - 公司按照公允价值对几乎所有投资业绩进行考量和评价[19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430,000,018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44,838,599股(占比56.94%),无限售条件股份185,161,419股(占比43.06%)[12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1,938户[126] - 控股股东韩志刚持股比例为33.21%,持股数量为142,796,164股[126] - 股东韩润泽持股比例为18.24%,持股数量为78,444,164股[126] - 新余隆振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5.23%,报告期内减持3,799,986股[126] - 新余隆宁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3.13%,报告期内减持3,577,400股[126] - 新余隆信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2.56%,报告期内减持2,951,500股[126]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卓惠欣群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1.14%,报告期内减持9,867,400股[128] - 新余隆福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0.99%,报告期内减持1,235,800股[128]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新余隆宁投资合伙企业持有12,164,064股[128] - 前十名股东中韩志刚、韩润泽、韩曰曾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超过50%[128] - 公司注册资本为4.3亿元[182] - 公司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7000万股[182] - 公司IPO发行价格为每股10.07元[182] - 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资本1800万元[181] - 截至2021年11月注册资本增至3.6亿元[181]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51%,审议通过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对在建项目追加投入的议案[86] - 2022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6.37%,审议通过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及年度报告等12项议案[86] - 报告期内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调研和网络平台接待景泰利丰、圆信永丰基金等机构投资者[82][83] 风险因素 - 报告期内公司面临安全生产人才流失及环境保护等风险[3] - 公司生产使用环氧丙烷、苯乙烯、丙烯腈等危险品原材料,存在安全生产风险但报告期内未发生事故[80][81] - 公司面临关键人才流失风险,已采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措施[81] - 公司面临环境保护风险,需要持续增加环保投入可能导致经营成本提高[81]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58吨核定量31.15吨[92] - 氨氮排放总量0.115吨核定量2.08吨[92] -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0.329吨核定量5.13吨[92] - 危险废弃物处理量263.386吨[92] - 公司建有300立方米/天污水处理站[93] - 公司配备10000立方米/小时和30000立方米/小时废气蓄热燃烧炉各一套[93] - 公司持有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5月10日[91] - 报告期内未发生环境突发事件及行政处罚[95]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额为664.54万元[170]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额为79.9万元[170] - 母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额为588.41万元[175] - 母公司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额为35.8万元[175]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664.54万元[179]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金额为79.9万元[179] 法律与合规事项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但存在3起其他诉讼(公司作为被告),涉案总金额为518.61万元人民币[106][107] - 3起其他诉讼中,1起涉案金额2万元已调解结案,1起涉案金额212.46万元已判决结案,1起涉案金额304.15万元正在审理中[10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2]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03]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08]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09]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11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11] 利润分配与激励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8]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89] 报告基本信息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期指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7] - 公司半年度报告经负责人张萍及财务主管齐春青等确认真实准确[3] - 报告备查文件存放于公司证券部[14]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4]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1149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 - 公司外文名称为ShanDong Longhua New Material Co.,Ltd.[19]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为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潍高路289号[20] - 公司联系方式包括电话0533-5208617及邮箱lhzq@longhuapu.com.cn[20]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需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196] - 内部交易资产减值损失需全额确认[196] - 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