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隆华新材(30114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隆华新材隆华新材(SZ:301149)2023-04-1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3,167,841,143.48元同比下降25.90%[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985,397.88元同比下降34.55%[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416,330.02元同比下降40.97%[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2,018,353.27元同比增长9.65%[24] - 基本每股收益0.30元同比下降43.40%[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05%同比下降14.95个百分点[24] - 资产总额1,902,283,317.45元同比增长9.32%[24] - 营业总收入3,167,841,143.48元,同比下降25.90%[75] - 营业利润143,588,783.56元,同比下降37.00%[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985,397.88元,同比下降34.55%[75] - 总资产1,902,283,317.45元,较期初增长9.32%[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634,151,008.05元,较期初增长6.23%[75] - 公司营业收入30.36亿元,同比下降26.65%[83] - 公司营业成本28.37亿元,同比下降26.49%[83]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55%,同比下降3.09个百分点[83] - 研发投入金额为102,001,462.42元,同比下降28.11%[9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018,353.27元,同比增长9.65%[9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2,882,430.50元,同比下降135.33%[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968,739.67元,同比下降106.86%[9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12,942,215.80元,同比下降170.03%[9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97%,较年初下降25.95个百分点[10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505.2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84%,较年初下降1.89个百分点[101]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3.6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06%,较年初上升3.97个百分点[101] - 报告期投资额3.0亿元,较上年同期2.48亿元增长424.26%[104] 成本和费用 - 环氧丙烷采购额占比68.22%且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8.67%至8,914.18元/吨,导致营业成本减少114,082.72万元[58][59] - 苯乙烯采购额占比14.19%且平均价格同比上升3.93%至8,097.58元/吨,导致营业成本增加1,443.34万元[58][59] - 丙烯腈采购额占比7.29%且平均价格同比下降26.61%至9,329.03元/吨,导致营业成本减少7,247.56万元[58][59] - 环氧乙烷采购额占比4.47%且平均价格同比下降2.09%至6,725.59元/吨,导致营业成本减少254.43万元[58][59]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91.15%,同比下降27.82%[88] - 能源采购成本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POP产品收入占比56.03%,金额1,774,985,954.68元[80][81] - POP产品收入17.75亿元,同比下降18.40%,毛利率8.59%[83] - 通用软泡聚醚产品收入10.79亿元,同比下降38.82%,毛利率3.76%[83] - CASE用聚醚产品收入1.82亿元,同比下降9.07%,毛利率3.11%[83] - 聚醚产品总销量29.61万吨,同比增长2.99%[75] - 聚醚多元醇设计产能72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55.39%[61] - 公司聚醚总产能达72万吨/年[76] - 公司产能由36万吨/年提升至72万吨/年,同比增长100%[86] - 36万吨/年高性能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于2022年6月建成投产[61] - 108万吨/年PA66项目(一期)于2022年10月取得环评批复[62] - 公司计划推动8万吨/年端氨基聚醚项目如期达产[128] - 公司稳步推进隆华高材尼龙66项目建设以增加新利润增长点[128] - 公司有端氨基聚醚、尼龙66等多个在建项目[130]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占比72.15%,金额2,285,698,134.26元[81] - 终端销售模式收入占比54.53%,金额1,727,400,143.04元[8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4.5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4.34%[9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6.9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63.60%[91] - 与梦百合、喜临门、李宁、安踏等知名品牌保持稳定合作[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13,391,666.15元为全年最低季度[26] - 实行先款后货销售模式严格控制经营风险[69][73] - 储备安全库存保障生产稳定性[69] - 产销量实现稳步提升成为聚醚行业龙头企业之一[72] - 公司变更研发中心实施主体与地点,原计划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000万元[121][122] - 研发中心实际累计投入金额为194万元,投资进度为6.47%[121]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隆华高材,拟总投资73亿元筹建108万吨/年PA66项目[122][126] - 全资子公司隆华高材注册资本为1亿元,总资产为2.45亿元,净资产为0.95亿元[125] - 隆华高材报告期内净利润为479.63万元[125] 研发和技术能力 - 公司POP核心技术指标包括固含量可达50%和残留单体浓度低于2ppm[37] - 公司拥有34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61] - POP产品具备50%固含量、低于2ppm残留单体浓度等技术指标[61] - 公司POP产品固含量可达50%[66][72] - 残留单体浓度低于2ppm[66][72] - 自主研发无需脱除链转移剂法提高生产效率[67] - 节能型液氮冷量循环利用系统减少污水排放[67] - 连续法生产降低能耗并减少废水废渣产生[68] - 自动化改造降低人员依赖并缩短生产周期[69] - 研发人员数量为41人,同比增长5.13%[94]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1.45%,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94]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2年国内聚醚行业总产能745万吨同比增长11%[39] - 聚醚行业CR5集中度38.5%较2021年提升6.5个百分点[39] - 行业总产量436万吨开工率58.55%同比下降5.18个百分点[39] - 普通软泡聚醚消费量92.8万吨同比减少8.93%[39] - POP消费量65.7万吨同比减少3.24%[39] - 高回弹聚醚需求量44万吨同比增长5.26%[39] - 弹性体聚醚需求量41.7万吨同比减少5.66%[39] - 聚醚出口量127.55万吨同比增长15.07%[39] - 环氧丙烷行业产能扩建44.5%至595万吨价格区间8000-12000元/吨[40]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8,496,726.00元[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11,737,747.36元[30] - 投资收益为908.87万元,占利润总额6.06%,主要来自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收益[100]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64.91万元,占利润总额1.77%,主要来自结构性存款和远期外汇合约[100] - 资产减值损失为-588.93万元,占利润总额-3.93%,主要因存货跌价和固定资产减值[100] - 营业外收入为1071.8万元,占利润总额7.15%,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00]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人民币264.91万元[112]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衍生品投资[112] - 远期结售汇期末投资金额1.21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7.40%[11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0,490万元[115] - 报告期内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12,229.8万元[115]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44,001.7万元[115] -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总额3,000万元,占比4.26%[115]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20,943.39万元[115] - 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余额14,000万元[115] - 累计获得理财收益及利息净额500.89万元[115] - 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累计投入8,873.97万元,投资进度80.67%[117] - 公司公开发行A股7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7.049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444亿元,其中超募资金3.744亿元[118]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承诺投资5000万元,实际投入3595.68万元,进度71.91%[118]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8000万元,实际投入8000万元,进度100%[118] - 36万吨/年高性能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使用超募资金7000万元,实际投入6162.39万元,进度88.03%[118] - 厂区自动化及生产配套设施改造提升项目使用超募资金5000万元,实际投入3924.71万元,进度78.49%[118] - 8万吨/年端氨基聚醚项目使用超募资金6000万元,实际投入2020.94万元,进度33.68%[119] - 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23亿元[118]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金额1.2亿元[119] - 变更研发中心项目3000万元投资至全资子公司PA66项目[119] - 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9425.2万元,已全部完成置换[119]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共6名,其中董事长1名,独立董事2名(含会计专业人士1名)[134]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135]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36] - 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况[139]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93%[140]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93%[140] - 董事长韩志刚期末持股数量为142,796,164股[141] - 董事单既锦期末持股数量为1,509,627股[141] - 监事刘德胜期末持股数量为188,116股[141]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徐伟期末持股数量为245,562股[141]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合计为144,739,469股[141]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无离任及高级管理人员无解聘情况[142] - 第三届董事会于2022年共召开4次会议,审议通过包括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及募投项目变更等累计超过24项议案[152]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季度工作报告、年度审计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等关键财务事项[158] - 所有董事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4次,实际出席率100%,无缺席或委托出席情况[153] - 两名董事(陈智、谭香)以通讯方式全程参加4次董事会,且未出席股东大会[153] - 董事会于2022年4月批准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及地点,涉及募集资金使用[152] - 2022年8月董事会通过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端氨基聚醚项目的重大资本支出议案[152] - 公司全体董事未对报告期内事项提出异议,且提出的经营建议均被采纳[156][157] - 2022年10月董事会决议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152] - 审计委员会在四次会议上均对财务报告提出专业意见,所有议案获一致通过[158] - 四名董事(韩志刚、齐春青、张萍、单既锦)现场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及2次股东大会[153]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及年度工作计划[159]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60]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报酬总额为543.67万元[150] - 董事长韩志刚税前报酬总额为114.87万元[151] - 副董事长兼财务总监齐春青税前报酬总额为90.57万元[151] - 董事兼总经理张萍税前报酬总额为90.68万元[151] - 副总经理陈昌卫税前报酬总额为92.96万元[151] - 独立董事陈智与谭香年度津贴均为6万元[150][151]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徐伟税前报酬总额为40.61万元[151] - 监事会主席薛荣刚税前报酬总额为30.04万元[151] - 监事刘德胜税前报酬总额为29.95万元[151] - 职工代表监事窦风美税前报酬总额为22.04万元[151]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358人,其中生产人员200人占比55.9%,销售人员61人占比17.0%,技术人员41人占比11.5%[161][162] - 员工教育程度中高中及以下209人占比58.4%,大专94人占比26.3%,本科48人占比13.4%,硕士及以上7人占比2.0%[162] - 母公司员工347人,主要子公司员工11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161] - 薪酬政策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险一金保障,采用按岗定薪与绩效考核结合制度[163] - 2022年培训计划重点加强安全培训及技能培训,2023年将强化职业技能和高层次人才培养[164] - 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68]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4] - 现金分红总额4300万元,按股本基数4.3亿股计算每10股派息1元[167] - 利润分配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现金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决策程序完备[166][167] 内部控制 - 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日期为2023年4月20日[172]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100%[172]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比例为100%[172]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3]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3]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3]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3]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174]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日期为2023年4月20日[174] 环境保护 - 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76] - 公司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1.2137吨,核定排放总量为16.47吨[177] - 公司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为0.621吨,核定排放总量为16.544吨[177] - 公司危险废弃物处理量为635.017944吨[177] - 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300立方米/天[178] - 公司建成10000立方米/小时和30000立方米/小时废气蓄热燃烧炉各一套[178] - 公司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5月10日[177] - 公司COD排放浓度≤500mg/L,氨氮排放浓度≤20mg/L[177] - 公司VOCs排放浓度≤60mg/Nm³[177]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环境突发事件[178] - 报告期内公司无环境行政处罚记录[180] 股东承诺和股份锁定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韩润泽、韩志刚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190] - 新余隆振投资合伙企业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且已履行完毕[190] - 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90] - 董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总数25%[190] - 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190]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90] - 减持需提前至少3个交易日公告[190] - 违反承诺需在指定平台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190] - 未履行承诺造成损失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90] - 承诺履行起始时间为2021年11月10日[190] - 股东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91] - 股东承诺若锁定期届满后减持将严格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规定并提前至少三个交易日公告[191] - 股东承诺如违反减持承诺将在中国证监会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