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纳智能(30112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瑞纳智能瑞纳智能(SZ:301129)2022-08-1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9597.85万元,同比增长35.9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20.18万元,同比增长127.73%[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增长73.33%[2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6元/股,同比增长73.33%[2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96%,从70,591,035.59元增至95,978,507.76元[7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95,978,507.76元,较2021年同期的70,591,035.59元增长35.9%[18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9,201,778.27元,较2021年同期的8,431,775.30元增长127.7%[18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20.18万元,同比增长127.8%[190] - 营业收入8584.76万元,同比增长68.8%[192] - 净利润3041.50万元,同比增长187.1%[19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9.70%,从30,151,216.34元增至48,151,355.27元[77]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0.66%,从14,022,884.37元增至19,724,784.00元[77] - 研发费用为19,724,784.00元,较2021年同期的14,022,884.37元增长40.6%[189] - 销售费用为16,489,422.25元,较2021年同期的13,167,821.86元增长25.2%[189] - 营业成本3861.92万元,同比增长96.1%[192] - 研发费用1641.84万元,同比增长36.7%[192] 非经常性损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18.32万元,同比下降135.97%[2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427.3万元[26]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775.78万元[2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323.55万元[2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为-2.14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2138.5万元(扣除所得税影响后)[27] - 其他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达113.21%,金额为22,355,079.14元[81] -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39.29%,金额为7,757,778.19元[81] - 公司获得其他收益22,355,079.14元,较2021年同期的11,863,457.48元增长88.4%[189] - 其他收益2222.33万元,同比增长88.0%[1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23.55万元[8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27亿元,同比下降35.81%[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81%,为-126,895,809.59元[7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207.59%,为-329,997,503.55元[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亿元,同比恶化35.8%[19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6.58亿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6.52亿元[195] - 投资支付的现金9.77亿元[19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875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的1430万元大幅增加[19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亿元,去年同期为-1430万元[1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465万元,其中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现金5156万元[19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87亿元,较期初的6.961亿元减少71.5%[197]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4亿元,去年同期为-4864万元[198]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253万元,与去年同期5213万元基本持平[198] - 母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113亿元,较去年同期5623万元增长98%[19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285亿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6.23亿元[198]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72亿元,去年同期为-1397万元[199]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74亿元,较期初的6.229亿元减少69.9%[19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6.29%,从38.85%降至12.56%[82]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46%,从6.43%增至8.89%[82] - 货币资金从年初6.97亿元减少至2.07亿元,下降70.3%[18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73亿元略降至3.52亿元[181] - 应收账款从2.95亿元降至2.74亿元[181] - 存货从1.15亿元增至1.46亿元,增长27%[181] - 其他流动资产从1.02亿元大幅增至4.55亿元,增长345.7%[181] - 应付账款从1.03亿元降至6658.76万元[181] - 合同负债从6248.9万元降至2815.88万元,下降54.9%[181] - 应交税费从5039.37万元降至2269.63万元,下降55%[181] - 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622,892,341.22元减少至194,672,283.13元,下降68.7%[1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373,435,846.58元减少至290,382,494.19元,下降22.2%[185] - 应收账款从年初203,663,274.75元增加至210,950,715.91元,增长3.6%[185] - 存货从年初95,088,826.39元增加至112,111,764.10元,增长17.9%[186] - 负债合计从年初304,662,209.39元减少至185,243,664.94元,下降39.2%[183] - 受限货币资金为818.33万元,原因为共管账户及保函保证金[85] 业务线表现 - 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7.61%,达37,752,223.58元[79] - 城市智能供热解决方案可降低热耗10-30%和电耗30-50%[34] - 枣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四年累计节能收益7547.5万元[36][38] - 公司分享枣庄项目节能收益5404.03万元(2018-2021年)[38] - 公司平台具备海量数据接入存储分类能力并通过AI算法服务平台实现全网运行态势分析及管网运行安全分析[39] - 模块化换热机组采用流体仿真模拟和强度计算分析降低能耗并提高运行安全性[41] - 智能控制柜实现热力站全信息数据采集和智能控制支持一键运行及多重连锁保护[41] - 智能平衡阀具备压力温度采集功能可自动调控阀门开度消除二网水力失衡[41] - STORM AI控制器支持千兆以太网/RS-485/4G/5G/LoRa等通讯方式并通过内置AI模型实现数据自处理[42] - 超声波热量表量程比达到国标GB/T 32224最高等级并取得欧盟MID认证[42] - 智能温控阀温度控制精度±0.5℃以内支持NB-IoT/LoRa等多种无线通讯方式[44] - 公司采用订单生产加合理备货模式针对小口径超声波热量表等常规产品储备安全库存[48] - 公司产品销售采用直接销售模式主要客户为各地供热企业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49] - 公司提供覆盖热源、热网、热力站和热用户的完整产业链服务,降低客户采购成本及维护成本[68][69] -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AI算法实现能源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7] 研发与技术 - 公司研发人员约200人,覆盖暖通/自控/物联网等多领域[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取得10项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专利[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占比13.2%)、实用新型专利148项(占比69.8%)、外观设计36项(占比17.0%)[65]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41项,2022年上半年新增12项主要软件著作权[66][67]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二网平衡技术(失衡度较常规方法大幅降低)、热力站调度控制技术(解决供热滞后问题)、热源负荷预测技术(降低供热成本)及AI算法应用技术(提升算法准确度)[63][64] - 2022年上半年新增发明专利8项,包括基于流量的供热平衡调节方法(专利号2018103414350)、基于室温的供热平衡调节方法(专利号2018103415796)等[65] - 新增AI相关软件著作权包括AI算法训练平台V1.0(2022SR0490564)、AI智能调度平台V1.0(2022SR0490574)及AI智能供热算法系统V1.0(2022SR0425349)[67] - 公司主编或参编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承担国家住建部热计量与节能系统重点科研计划项目[65] 子公司表现 - 合肥瑞纳智能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101] - 总资产为2.424亿元人民币,占合并总资产比重14.72%[101][102] - 净资产为1.513亿元人民币,占合并净资产比重10.35%[101][102] - 营业收入为2165.63万元人民币,占合并收入比重22.56%[101][102] - 营业利润亏损1050.5万元人民币,占合并营业利润比重-53.06%[101][102] - 净利润亏损780.59万元人民币,占合并净利润比重-40.65%[101][102] - 营业成本为1763.1万元人民币,占合并营业成本比重36.62%[102] 投资与理财活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3.734亿元,期末数为3.516亿元,减少0.218亿元[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为5.27亿元,本期出售金额为5.521亿元[84] - 报告期投资额为9.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其他类(募集资金)初始投资成本7.6亿元,期末金额2.804亿元[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其他类(自有资金)初始投资成本1.4亿元,期末金额0.712亿元[88] - 募集资金总额为9.172亿元,报告期投入0.915亿元,累计投入0.915亿元[90]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承诺投资0.9亿元,实际累计投入0.913亿元,完成进度101.48%[91] - 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仅0.05%,累计投入12.23万元[91] - 超募资金总额为51,819.60万元[93] - 超募资金及闲置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的授权额度为80,000万元[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购买理财产品72,700万元且未到期赎回[94] - 委托理财总额为99,000万元[97]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为79,790.39万元[97] - 使用募集资金进行券商理财的金额为80,000万元[97] - 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信托理财的未到期余额为7,090.39万元[97] - 使用募集资金进行银行理财的发生额为6,000万元[97] - 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实际投入金额为9,145.34万元[93] 行业与政策环境 - 中国北方城镇供热面积截至2021年底达154亿平方米[52] - 2020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61] - 国家要求202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61] - 2025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8%[61] - 2025年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10%以上[61] -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61] - 供热价格受政府定价约束而能源成本持续上升[54] - 热源紧张因国家不再审批新建热电厂与城镇化需求增长矛盾加剧[53] - 老旧小区供热设施老化导致严重热量损耗[59] - 双碳政策驱动供热节能成为降低碳排放必由之路[58] - 智慧供热行业存在近万亿元规模的市场机会,公司主营业务规模及利润呈现稳步增长[62] - 政策支持包括2019年《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将热力计量设备、节能自控设备生产列入目录[62]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09] - 公司2022年4月1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股权激励相关议案[109] - 公司2022年5月16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2021年度利润分配等议案[10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动[110]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在报告期内适用并实施[112] - 公司于2022年3月28日董事会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相关议案[113] - 2022年4月15日股东大会批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授权董事会办理授予事宜[114] - 2022年4月29日董事会通过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115] - 2022年5月30日董事会调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115] - 2022年6月20日完成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登记,上市日期为6月22日[115] - 公司总股本由7366万股增至7439万股,注册资本增至7439万元[154] - 公司总股本由7366万股增加至7439万股,增加73万股[159]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73万股,授予价格为每股19.30元[165] - 2021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从2.3250元(全面摊薄)调整为2.3022元(全面摊薄)[161] - 2021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从20.22元调整为20.03元[161] - 2022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581元(全面摊薄)[162] - 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19.65元[162]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从5030万股增加至5103万股,占比从68.29%变为68.60%[158]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5524万股增加至5597万股,占比从74.99%变为75.24%[158]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保持1842万股不变,占比从25.01%降至24.76%[158] - 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为23人[160] - 实际控制人于大永持股比例为59.82%,持股数量44,500,000股[167] - 股东王兆杰持股比例为4.44%,持股数量3,300,000股[167] - 员工持股平台瑞瀚远投资持股比例为3.36%,持股数量2,500,000股[167] - 员工持股平台长风盈泰投资持股比例为3.28%,持股数量2,440,000股[167] - 股东董君永持股比例为2.96%,持股数量2,200,000股[167] - 嘉实基金-国新2号资管计划持股比例为1.14%,持股数量850,725股[167] - 海南谦信国赢1号私募基金持股比例为0.72%,持股数量531,900股[167] - 外贸信托锐进16期信托计划持股比例为0.63%,持股数量467,300股[167][168] - 海南谦信国智1号私募基金持股比例为0.61%,持股数量454,132股[168] - 前10名股东中员工持股平台均受实际控制人于大永控制[168] - 董事陈朝晖持股从30万股增至60万股[170] - 海南谦信私募基金持股30.79万股[169] 风险与诉讼 - 公司面临疫情导致的交付风险,2022年下半年为项目集中交付旺季[103] - 存货增加带来资金占用风险,公司采取提前备货策略应对[103] - 公司涉及多起诉讼案件,总涉案金额超过人民币500万元,其中单笔最高金额为人民币121.71万元[131][132] - 公司作为原告起诉太原坤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案金额分别为人民币52.38万元和95.98万元[131] - 公司起诉鑫龙房地产开发(太原)有限公司两起案件,涉案金额分别为人民币105.27万元和35.17万元[131] - 公司起诉山东益通安装有限公司,涉案金额人民币0.8万元,案件已执行完毕[131] - 公司起诉太原极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审判决被告支付货款人民币341,320元及利息[132] - 公司起诉太原振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审判决被告支付货款人民币224,736元及利息[132] - 公司起诉太原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两起案件,涉案金额分别为人民币61.33万元和121.71万元[132] - 公司起诉太原恒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一审判决被告支付票据款人民币485,676元[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