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与股本转增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为:以208,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2] - 本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送红股数为0,每10股派息0.6元(含税),每10股转增5股[153] - 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208000000股,现金分红金额1248000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53] - 转增股本前公司总股本为208000000股,转增后增至312000000股[154] - 2022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0.60元(含税),每10股转增5股[167] 财务业绩 - 2022年营业收入12.26亿元,较上年增长5.75%[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较上年增长0.11%[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745.55万元,较上年下降41.32%[2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65.32万元,较上年增长82.48%[21] - 2022年末资产总额30.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2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2%[2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328.77万元,主要系出售子公司深研人工智能30%股权收益[24]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528.05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24]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2701.89万元,主要系理财产品投资收益[24] - 代扣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涉及金额27.69万元[26]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5.75%,新签订合同金额17.23亿元,同比增长16.80%[55][57] - 2022年数字化业务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27.25%,合同额8.35亿元,同比增长70.71%[54][55] - 2022年公司在广东省以外实现营收2.81亿元,同比增长29.83%,区域布局战略效果显现[55] - 2022年研发费用1.25亿元,同比增长13.19%,研发投入占比10.22%,同比增加0.68个百分点[54] - 大数据软件及智慧交通产品收入占比29.39%,同比增加4.97个百分点,工程设计与检测收入占比29.05%,同比减少1.69个百分点[57] - 公司2022年专业技术服务营业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5.75%,毛利率36.37%,同比减少1.19%[58][59] - 分产品来看,大数据软件及智慧交通营业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27.25%;工程设计与检测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减少0.07%;规划咨询服务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减少2.19%;其他业务营业收入133.46万元,同比增长498.10%[58] - 分地区来看,广东省内(除深圳)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减少15.16%;广东省以外营业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29.83%;深圳市营业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5.30%[58][59] - 营业成本中,外协服务成本同比增长35.88%,房屋租金同比增长25.70%,其他类成本同比增长22.20%[59][60] - 销售费用3649.22万元,同比增长7.56%;管理费用1.49亿元,同比增长23.08%;财务费用266.25万元,同比减少70.62%;研发费用1.25亿元,同比增长13.19%[62][63]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312人,较2021年的269人增长15.99%,占比14.02%,较2021年增加1.98%[77]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125,239,324.4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22%,较2021年的9.54%有所提升[77]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67,348,458.67元,同比增长3.08%,现金流出小计1,083,001,687.12元,同比减少3.71%[78]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754,333,647.65元,同比增长930.15%,现金流出小计2,608,397,613.37元,同比增长100.63%[78]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730,685.91元,同比减少99.27%,现金流出小计432,208,051.64元,同比增长278.06%[78] - 2022年末应收账款900,694,932.95元,占总资产比例29.15%,较年初增加10.65%,主要因收入增长、回款周期延长[80] - 2022年末存货72,723,091.10元,占总资产比例2.35%,较年初增加1.70%,主要因大型智慧交通集成项目合同履约成本增加[80] - 2022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898,167,885.89元,占总资产比例29.06%,较年初减少7.80%,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80] - 2022年投资收益49,611,557.1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7.37%,主要系理财产品收益与出售深研人工智能投资收益所致[79] - 2022年信用减值损失 -44,355,687.5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24.47%,主要系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减值准备的计提所致[79] 行业现状与趋势 - 我国已初步形成约700个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保障9亿城镇居民每天20亿次出行需求和1亿吨物资运输配送[27] - 全国城镇居民每天平均出行2.3次,平均出行时间38.7分钟,平均出行距离8.9公里[27] - 交通运输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0.4%,公路运输占全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85%以上[27] - 2006 - 2020年我国道路规模增长近50%,2020年道路维修养护比例较2006年增长84%[27] - 欧盟计划到2050年碳减排60%,日本计划到2050年实现交通碳中和[29] - 美国将《交通资产管理计划》服役年限从50年提高到75年,寿命增长50%[30] 公司业务与服务 - 公司围绕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绿色化、韧性化,提供数字化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35] - 公司依托“CIM + BIM + TIM”数字孪生空间底座,提供“1 + 4”板块专业服务[35] -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数字化积累实现业务能力全面升级,包括升级“CIM + BIM + TIM”数字孪生底座[35] - 公司构建“CIM+BIM+TIM”数字孪生平台,支持全要素空间快速建模等功能[36] - 承建深圳市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平台一期,项目金额9.74亿元,支持2万路设备接入,预留10万路连接能力[36] - 承建福建高速数字孪生及仿真决策平台,构建超10万个二、三维静态数字孪生体,实现6156km全高速网实时车流运行动态推演[36] - 参与深圳市轨道五期轨道网络建设规划,支撑超640km轨道、500km国铁、220km城际轨道网络科学决策[37] - 为长春市提供交通综合治理一揽子项目,使高峰期全市交通拥堵指数降低约13%、全网平均车速提高约11%、关键拥堵节点拥堵指数降低约15%,东部快速路公交快线提速60%,日均客流超2万人次[39] - 完成深圳南山望海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设计,全过程应用BIM+GIS模型辅助设计[39] - 完成儋州工业园滨海新区连接线(通海大道)工程设计,桥梁段总长约1.03km,涉铁主桥总重量3万吨[39] - 承担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土建工程)EPC项目,建设范围4.43平方公里[39] - 为坪山全域信控路口网联化改造及综合提升工程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40] - 完成深圳市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平台一期 - 检测板块,为36座桥梁、54座边坡、4座隧道提供结构监测[40] - 公司依托数字化平台采用“平台 + 服务”模式提供数字化运营服务,在多业务板块实现标杆项目突破[41] - 顺德区道路交通信号智能化项目接入近500台不同品牌信号机,是国内采用“平台 - 设备”直连技术路线接入规模最大的统一信控平台实践[41] - 公司为客户提供基于数字化的“规划 - 设计 - 建设 - 运营”闭环整体解决方案,订单及合同主要通过招投标取得[42] - 公司软件生产开发采取“通用平台及模块研发 + 定制化开发”模式,系统集成配套采购软硬件并安装调试,运营与运维服务组建专项团队[42] - 规划业务在新能源等业务实现重大突破,完善业务框架,将向产业化等延伸[48] - 设计业务推进设计施工全链条延伸发展,增强市政设计能力,加强创新业务落地,进行数字化升级[48] - 智慧业务面向中长期运营延伸,实现市场拓展全国化等,打造数字孪生平台,构建整体解决方案[48] - 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120多座重点城市提供专业技术服务[173] 公司核心优势与发展战略 - 公司2018年以来连续5年牵头承担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示范项目,建立闭环技术体系[43] - 公司通过构建数字平台赋能专业服务,带动商业模式从一次性项目型向持续性运营型转型[43] - 公司拥有大城建 + 大IT多专业团队,多专业协同保障交付质量[43] - 公司经过20多年发展形成技术、业务、人才、服务、平台、资质六大核心优势[44] - 公司建设多个科研平台,2018年以来连续5年牵头承担多个国家重点项目[45] - 2022年新承担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各类省部级以上奖项300多项[46] - 形成“感 - 知 - 算 - 判 - 治”闭环技术体系,积累200个知识模块,新增申请各类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120项(同比增长10%),新增授权各类专利111项,其中发明专利105项(同比增长133%),登记软件著作权26项[46] - 2022年新入选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3人、市区级人才6人,培养博士后4人,新引进博士后2人[49] - 形成全国化布局,深圳以外区域全年落地合同同比增长17%,在福建等地市场实现从“0”到“1”的突破[50] - 协同深智城集团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51] - 具备城乡规划甲级等多种甲级、乙级资质,以及多项认证,形成行业最高、最全资质体系[52][53] - 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两百项,数量翻倍,获批龙华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4] - 与南京城交院达成股权合作协议,成为控股股东,形成集团化组织阵型[56]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围绕“数字化、网联化、绿色化、韧性化”发展[101] - 业务上围绕“数字化”夯实数字平台底座,构建“数字化全要素”平台实现业务升级[101] - 围绕“网联化”依托创新技术构建大交通运营体系和城市交通网联体系[101] - 公司将分阶段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全国其他区域、发达国家及地区、“一带一路”辐射区域拓展成熟业务[102] - 2023年公司以技术领先为核心,推广“平台+服务”业务模式,完善全产业链业务能力,加快全国市场拓展[103] - 2023年公司构建“优势业务、培育业务、探索业务”差异化、前瞻性业务布局,探索业务争取实现合同额0 - 1突破[103] - 公司落实人效指标,关注关键人才引进培养,通过科研产品竞争力实现人效水平质变[104] - 公司升级业务体系,完善预算核算体系,通过战略业务双向赋能保障业绩稳定增长[104] - 公司以自身发展稳定性应对国际宏观经济下行与勘察设计行业增速放缓风险[105][106] - 公司加强运营类业务占比应对外部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与行业竞争激烈化风险[106] - 公司推进“高质量发展”企业发展管理模式应对业务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106] - 公司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因客户上半年进行前期事项,下半年验收集中,多数合同下半年才达收入确认条件[107] - 公司将积极了解客户项目计划和采购流程,建立协作机制,加强预算管理以弱化业绩季节性波动风险[107] 公司治理与会议 - 2022年公司共召开5次股东大会,对修订公司章程等事项进行审议并作出决议[110] - 2022年公司共召开8次董事会,对修订规章制度、利润分配等事项进行审议并作出决议[111] - 2022年公司共召开6次监事会,对修订议事规则、年度报告等事项进行审议并作出决议[112]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均独立于控股股东,具备独立完整业务体系与自主经营能力[113][114][115][116][117][118]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7.60%,召开日期为2022年05月20日[119]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04%,召开日期为2022年06月30日[119]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7.53%,召开日期为2022年11月09日[119]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7.53%,召开日期为2022年12月05日[119] - 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7.54%,召开日期为2022年12月23日[11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本期增持、减持股份数量均为0股[120][121] - 公司于2023年1月11日同意延长第一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限,直至完成换届工作[121] - 2022年6月30日涂子沛被选举为独立董事[122] - 2022年7月23日宋家骅因工作变动离任副总经理[12
深城交(301091)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