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6.21亿元,同比下降0.6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82.49万元,同比下降40.22%[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01.65万元,同比下降63.38%[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5元/股,同比下降45.09%[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6%,同比下降13.36个百分点[21]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3.56亿元,同比增长113.40%[2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12亿元,同比增长155.89%[2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43亿元,环比第三季度1.49亿元下降3.7%[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3.41万元,环比第三季度1021.50万元下降9.6%[23] - 营业收入62110.46万元,同比下降0.60%[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5482.49万元,同比下降40.22%[66]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6.21亿元,同比下降0.60%[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3.38%至3601.65万元人民币[8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5876.30%至6.35亿元人民币,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到账[88]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6.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年初6.77%升至49.01%,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93] - 应收账款增至4798.7万元,但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53个百分点至3.54%,因信用期内货款增加[93] - 存货增长至1.09亿元,但占比下降6.22个百分点至8.05%,因原材料囤货增加及新车间投产[93] - 固定资产增至3.74亿元,占比下降15.66个百分点至27.55%,因新车间投产将在建工程结转[93] - 在建工程减少至7187.2万元,占比下降11.09个百分点至5.30%,原因同上[93] - 长期借款完全清偿,占比减少2.97个百分点至0%[93] - 应收款项融资增至4395.2万元,但占比下降2.10个百分点至3.24%,因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比例上升[93] - 报告期投资额9979.9万元,较上年同期1.19亿元下降16.25%[97] 成本和费用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42.10万元,较2020年648.59万元略有下降[26]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2,4-二氯氟苯、环丙胺、三氯化铝、乙酸乙酯、金属钠、二甲胺、四氯化碳等,2021年度价格大幅上涨[40] - 主要原材料1上半年平均价格136.96,下半年平均价格162.99,采购额占比26.82%[51] - 主要原材料2上半年平均价格37.11,下半年平均价格37.32,采购额占比22.78%[51] - 主要原材料3上半年平均价格5.81,下半年平均价格6.62,采购额占比8.71%[51] - 主要原材料4上半年平均价格7.77,下半年平均价格8.37,采购额占比5.98%[51] - 主要原材料5上半年平均价格5.35,下半年平均价格6.13,采购额占比3.95%[51] - 原材料乙酸乙酯、焦炭、二甲苯、三氯化铝、四氯化碳、环丙胺、三正丁胺年均采购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3.49%、31.8%、40.69%、31.6%、124.13%、17.44%、90.47%[51] - 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产品成本明显上升[66] - 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提升幅度低于成本上升幅度[66] - 801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大幅上升32.57%至3369.19万元[78] - 1701产品直接人工成本激增97.62%至390.92万元[78]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0.83%至71.59万元人民币,主要因运输费计入营业成本[8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20.73%至-309.22万元人民币,主要因IPO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增加[82] - 研发投入金额为1986.27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0%[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线包括801产品(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1201产品(2,4-二氯-5-氟苯甲酰氯)及1501产品等募投项目产品[14][15] - 公司产品1701为诺氟沙星高级中间体(1-乙基-7-(1-哌嗪基)-6-氟-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盐酸盐)[14] - 公司新产品包括1902(DDTA/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1903(EETA/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等募投项目产品[15] - 公司主要产品801产品(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于合成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喹诺酮原料药[32] - 公司主要产品1201产品(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用于合成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喹诺酮原料药[33] - 公司主要产品1501产品(2-(2,4-二氯-5-氟苯甲酰基)-3-环丙胺基丙烯酸乙酯)用于合成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克林沙星、贝西沙星等喹诺酮原料药[33] - 公司主要产品1701产品(1-乙基-7-(1-哌嗪基)-6-氟-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盐酸盐)用于合成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等喹诺酮原料药[33] - 医药中间体业务收入6.07亿元(占总收入97.70%),同比下降0.81%[72] - 1701产品收入大幅增长86.43%至6732.83万元,毛利率提升5.15个百分点至19.02%[74] - 1501产品收入下降7.03%至4.07亿元,毛利率下降7.19个百分点至15.70%[74] - 医药中间体生产量下降11.20%至14156吨,库存量下降23.41%至759吨[76] - 所有主要产品平均售价均上涨,其中1501产品涨幅5.52%至91.04元/千克[75] - 直销模式收入占比71.12%,贸易商模式收入下降3.69%至1.79亿元[72] - 产品801设计产能5000吨/年,产能利用率95.59%,在建产能3000吨/年[52] - 产品1201设计产能5203吨/年,产能利用率88.69%,在建产能3000吨/年[53] - 产品1501设计产能6100吨/年,产能利用率76.30%[53] - 产品1701设计产能1700吨/年,产能利用率24.59%[53] - 新增生产线尚在试产中,产能利用率较低[66] - 以前年度存量二聚物已于2021年2月耗用完毕[66]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拥有三大核心技术平台:一氧化碳羰基化反应、四氯化碳傅克反应及喹诺酮原料药绿色合成技术平台[14] - 公司采用DCS(分散控制系统)和SIS(安全控制系统)保障生产安全与效率[14] - 公司采用RTO(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处理有机废气[14] - 公司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定制研发为补充,注重产、学、研联合发展[43] - 拥有20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6项软件著作权[59][67] - 2021年度新申请6项发明专利[67] - 研发人员数量为55人,较上年增加5.77%[85] 地区表现 - 浙江地区收入增长15.63%至3.36亿元,毛利率下降5.71个百分点至16.61%[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替代和成本的经营理念[112]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112] - 公司计划将产品应用领域从医药中间体拓展至农药中间体和新材料中间体[112] - 公司计划进军医药原料药市场[112] - 公司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以扩充产能[115] - 公司实施战略采购计划以降低采购成本[117] - 公司持续推进生产装置连续化生产改造[117] - 公司存在业绩下滑风险,受宏观经济、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影响[125] - 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巩固现有领域优势地位,丰富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125] - 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国际金融政策、国内产业政策和安全环保政策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对公司产生影响[126] - 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情发生呈现出不确定性,若未来疫情出现反复,将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并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29] - 预计2026年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900亿元[109] - 公司原材料占产品成本比例较高[120] 生产与运营 - 公司采取订单驱动、适度备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市场预测和过往需求制定生产计划[45] - 公司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主要客户为国内医药、化工企业及贸易商[49] - 公司采购模式根据销售订单及生产经营计划,由采购部向合格供应商直接采购原材料[44] - 公司主要产品上游为基础化工原料,下游为医药、农药、新材料等应用行业[38]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4.31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69.33%[80]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2.13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4.32%[8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2.64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4.97%[80] - 公司位于浙江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临海区块内[62] - 公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性排放物[123] - 国家环境保护力度日益增强将增加公司在环保设施三废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和支出[123] -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新材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部分原材料和副产物为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124] - 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124] - 公司废水排放总量为177,143.39吨,核定量为21.28吨[188] - 公司CODcr排放总量为76.167吨,核定量为106.4吨,排放浓度350mg/L,标准限值500mg/L[188] - 公司氨氮排放总量为1.457吨,核定量为7.44吨,排放浓度4.3mg/L,标准限值35mg/L[188] - 公司总氮排放总量为1.28吨,核定量为14.594吨,排放浓度16.7mg/L,标准限值70mg/L[188] - 公司SO₂排放总量为0.456吨,核定量为2.16吨,排放浓度3mg/m³,标准限值200mg/m³[188] - 公司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483吨,核定量为21.6吨,排放浓度26mg/m³,标准限值200mg/m³[189] - 公司VOCs排放总量为1.789吨,核定量为40.17吨,排放浓度9.05mg/m³,标准限值80mg/m³[189] - 公司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1000吨/天,废气处理系统RTO处理能力为25000立方米/小时[190] - 公司完成年产2000吨尿嘧啶、1400吨诺氟沙星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技改项目环评审批[191] - 公司2021年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的行政处罚[194]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拟以总股本7068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含税)[5] - 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同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12月注销[13] - 报告期定义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3] - 报告期末指2021年12月31日[13] - 今年取消去年因疫情出台的社保费减免等优惠政策[66] - 公司董事会设有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董事会人数及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134] - 公司监事会设有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2名,人数和人员构成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与要求[135]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业务体系,具有与生产经营有关的生产系统、附属生产和配套设施,合法拥有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土地、房屋、机器设备、注册商标及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140] - 公司已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能够独立作出财务决策,具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142]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146]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146]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99%[147] - 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政杰持股17,090,000股且无变动[148] - 董事陈建军持股7,140,000股且无变动[148] - 董事兼副总经理顾海宁持股4,270,000股且无变动[148] - 监事会主席吴小成持股350,000股且无变动[149] - 财务负责人潘朝阳持股150,000股且无变动[149] - 副总经理盛孟均持股200,000股且无变动[149] - 副总经理兼董事王佳佳持股100,000股且无变动[149] - 公司2021年董事会秘书顾海宁因个人原因于10月13日离任[150] - 公司于2021年10月18日聘任王佳佳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5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数量合计为29,300,000股[150] - 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政杰自2018年6月任职至今[151] - 董事陈建军自2018年6月任职至今[151] - 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潘朝阳自2019年7月任职至今[156] - 副总经理潘凯宏自2013年1月任职至今[156] - 独立董事杨文斌自2019年6月任职至今[153] - 独立董事商志才于2022年4月离任[153] - 监事会主席吴小成于2022年4月离任[15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99.61万元[161] - 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政杰税前报酬总额为55.47万元[161] - 董事陈建军税前报酬总额为24.02万元[161] - 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顾海宁税前报酬总额为60.8万元[161] - 董事兼副总经理孙勇税前报酬总额为45.1万元[161] - 三位独立董事(杨文斌/商志才/陈六一)各自税前报酬均为3.57万元[161] - 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潘朝阳税前报酬总额为45.4万元[161] - 副总经理潘凯宏税前报酬总额为45.22万元[161] - 副总经理盛孟均税前报酬总额为45.45万元[161]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佳佳税前报酬总额为17.1万元[161] - 公司2021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7次[162][164]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64] - 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3次[164]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会议3次[167] - 董事会于2021年3月8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1年度财务预算报告[162][167] - 独立董事杨文斌以通讯方式参加董事会3次[164] - 独立董事商志才以通讯方式参加董事会3次[164] - 独立董事陈六一以通讯方式参加董事会3次[164]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65] - 董事对公司提出的建议均被采纳[166] - 2021年10月18日审议通过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168]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70] - 现金分红总额为2473.8万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77]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473.8万元[177][178] - 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7068万股[177] - 可分配利润为3.41亿元[177] - 现金分红总额占可分配利润的比例为7.25%[177] - 公司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不适用[179]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100%[183] - 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的重大缺陷数量均为0个[184]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85]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董事会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85] 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421人,其中生产人员316人(占比75.1%),技术人员55人(占比13.1%),行政人员38人(占比9.0%),销售人员4人(占比1.0%),
本立科技(30106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