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所有关键点进行了严格的分类。分类遵循单一维度原则,确保每个主题下只包含同一类型的信息,并保留了原始关键点及其对应的文档ID引用。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9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9%[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454.33万元,同比上升18.89%[80] - 营业收入794,543,318.57元,同比增长18.89%[8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18.8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4%[20]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8.86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5.24%[8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67.9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36%[20]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095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1.40万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6%,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20]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整体销售毛利率27.41%,同比下降3.45%[81] - 营业成本由直接材料、外购劳务、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构成,其中直接材料占公司营业成本的主要部分[80] -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原材料成本同比增加38.39%至3.70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4.56%[96] - 末端污染治理设备外购劳务成本同比增加54.67%至4147万元[96]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2.48%至2594万元,主要因销售订单和人员增加[102]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9.52%至5252万元,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及IPO发行[102]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2.27%至3226万元,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102] 财务表现: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5.64%[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981.29万元,同比减少915.64%[8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5.93亿元,同比增长49.82%[1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8.03亿元,同比增长92.75%[1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0亿元,同比下降915.64%[1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959.01万元,同比增长4554.97%[8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20亿元,同比增长4554.97%[111] 财务表现:资产与负债 - 资产总额为24.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44%[20] - 公司总资产243,458.07万元,同比上升34.44%[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2,622.39万元,同比上升24.21%[8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6.63个百分点至20.48%[119]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64个百分点至36.02%[119]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876986236.17元[141] - 存货大幅增加至5.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04%,同比增长13.46%[120] - 短期借款激增至6.46亿元,占总负债26.52%,同比增长9.92%[120] - 长期借款增至1.49亿元,占总负债6.13%,同比增长1.86%[120] - 合同负债增长至8059万元,占总负债3.31%,同比增长2.57%[120] - 预付款项增至1.69亿元,占总资产6.93%,同比增长1.54%[120] - 货币资金受限总额1.18亿元,包括承兑汇票保证金及诉讼冻结[121] - 信用减值损失2435.6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5.71%[117] 业务表现:分产品收入 - 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收入620,099,521.20元,同比增长28.25%[88] - 末端污染治理设备收入155,840,651.35元,同比增长25.61%[88] 业务表现:分行业收入 - 泛半导体行业收入591,726,368.63元,同比增长13.86%,毛利率29.81%[88][91] 业务表现: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4.94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62.29%[9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75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8.23%[100] - 公司服务客户包括晶科能源 隆基股份 LG化学 长安汽车 沙钢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62] - 公司客户广泛分布于泛半导体、精细化工、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水泥建材等多个行业[77] 业务表现:重大项目 - 中建材集团系统项目合同金额7.6亿元,已确认收入1.209亿元[94] - 润阳光伏泰国项目合同金额2亿元,按约定正常回款[94]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3,226.20万元,同比增长32.27%,占营业收入4.06%[84] - 研发投入金额为3226.2万元,同比增长32.28%[108]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84人,同比增长47.37%[108] - 公司拥有并正常使用的专利有128项,包括7项发明专利和121项实用新型专利[73]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32项,包括2项发明专利和30项实用新型专利[73][74] - 公司自主研发的LCR低温液态催化脱硝技术等多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光伏、半导体、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73] - LCR脱硝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至50-80mg/Nm³,脱硝效率达95%[104] - 高效除尘除雾器出口粉尘浓度低于10mg/Nm³,氨逃逸浓度低于3mg/Nm³[104] - 酸废气洗涤塔烟尘捕集率≥98%,岗位粉尘浓度≤8mg/Nm³[104] - 工业纯水制备系统产水流速达10L/h,细菌含量<0.1CFU/ml[104] - 包钢烧结机项目排放指标:二氧化硫≤35mg/Nm³、氮氧化物≤50mg/Nm³、粉尘≤10mg/Nm³[105] - 电池厂废气处理系统空塔风速<1.5m/s,喷嘴压力1.2-1.8kg[105] - LCR液态催化剂技术实现氨逃逸浓度<5mg/Nm³,SO₂排放<30mg/Nm³[105] - 集尘系统总排风量60000m³/h,滤筒除尘器过滤面积1216㎡[105] - 烟道内烟气流速控制不超过15m/s[105] - 除雾器出口烟气雾滴浓度小于30mg/Nm³[105] - 离心风机规格为60000立方米/小时风量和3500帕压力,功率110千瓦[106] 研发项目 - 研发项目针对年产1.5GW单晶组件项目的废气处理设备开发[106] - 水泥行业LCR+工艺采用定制化液态脱硝催化剂配方进行整体废气处理[107] - 船舶脱硝研发要求NOX转化率≥80%,NH3逃逸量≤10ppm,尿素消耗量≤21克/千瓦时[107] - 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湿烟气水分回收项目采用冷凝法+升温法组合技术[107] - 沉淀过滤集成式废水处理装置处于中试阶段,旨在提高沉淀效率并减少占地面积[106] - LCR液态催化剂脱硝技术针对泛半导体行业应用,目前处于小试阶段[106] - 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高效塔设计旨在降低运行成本并提高净化效率[106] - 低能耗工业废气综合净化装置通过活性炭吸附和湿式填料塔处理高低浓度有害废气[106][107] - 氮氧化物深度处理技术升级研发着重解决电池生产制程中酸碱废气的净化问题[107] 公司技术与业务模式 - 公司LCR液态催化剂脱硝技术脱硝效率达95% 氮氧化物排放可降至10mg/Nm³以下[71] - 公司于2008年将LCR技术应用于光伏光半导体行业 已积累上千套应用业绩[71] - 公司产品覆盖泛半导体 汽车制造 精细化工 钢铁冶金 水泥建材等多行业领域[62] - 公司采取项目定制化采购模式 根据设计管理部采购请购单实施采购计划[66] - 公司生产模式包含技术方案设计 专用设备生产和系统安装调试三个环节[67] - 公司销售主要通过招投标和商务谈判两种方式实现[68] - 公司通过提供远程在线监测、托管运维以及第三方检测等环保增值服务实现产品服务链纵向延伸[72] - 公司开展定制化系统方案设计[200] - 公司形成成套环保技术装备[200] - 公司完善售后服务制度及时受理处理客户投诉[20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可再生能源消费份额从2018年5%增长至2050年20%-60%,占一次能源消费增长总量90%[34] - 光伏发电量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50%,2050年份额预计达10%-30%[34] - 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电站25.6GW+分布式29.28GW)[36] - 2021年光伏组件产量182GW同比增长46.07%,最高功率由600W提升至700W[36] - 2019年脱硫脱硝行业规模超1300亿元(新增600亿+改造700亿),年增幅约10%[40] - 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规模预计超5000亿元[40] - 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目标降低18%[41] - 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目标降低10%[41] - 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目标1.3万亿元[42] -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目标:2025年底全国80%以上产能完成[43] - 中国汽车保有量达3.02亿辆同比增长7.5%[54] - 中国汽车产量2608.2万辆销量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54]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47.3万辆年增长率高达122%[54] - 2021-2025年工业烟气治理市场容量超4000亿元[45] - 钢铁行业需完成5.3亿吨产能超低排放改造[44] - 焦化行业需完成4.6亿吨产能清洁生产改造[44] - 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达16414家同比增长4.6%[54] - 单位GDP碳排放降低18%的约束性目标[44] - 泛半导体产业需处理NOx、酸碱废气、VOCs等复杂污染物[48] - 水泥生产产生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57] - 环保政策趋严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投资额快速增长 为公司打开发展空间[70] - 污染协同治理技术可降低环保设施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成为行业趋势[59] - 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阻碍新竞争者进入 保障行业利润水平[60]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2021年度获评苏州市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等13项荣誉资质[79] - 公司具备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等多项专业资质[79]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加大光伏环保设备技术投入 重点发展半导体及汽车板块[136] - 公司深耕工业污染治理市场十多年[20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29,171,900股[155] - 董事兼总经理朱叶持股22,604,850股,占持股总数77.5%[154][155] - 董事叶小红持股6,167,050股,占持股总数21.1%[154][155]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世忠持股100,000股,占持股总数0.3%[154][155] - 监事会主席吕爱民持股200,000股,占持股总数0.7%[155] - 副总经理吴倩倩持股100,000股,占持股总数0.3%[155] - 报告期内无股份增减变动,所有持股数量保持稳定[154][155] - 公司现任董事会为第三届董事会,共9名成员,其中独立董事3人[157]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兼总经理朱叶女士(1983年出生)[158]、董事汤程先生(1989年出生,研究生学历)[159]、董事朱海林先生(1957年出生,初中学历)[160]、董事兼副总经理张世忠先生(1985年出生,大专学历)[160] - 公司独立董事包括张仲仪先生(1942年出生,环境保护管理高级工程师)[161]、马亚红女士(1970年出生,注册会计师)[162]、高磊先生(1981年出生,研究生学历,财政部PPP专家)[163] - 公司监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监事会主席吕爱民先生(1974年出生,大专学历)[163]、监事卞骏先生(1978年出生,大专学历,总工程师)[164]、监事叶峰先生(1970年出生,高中学历)[164] - 公司职工监事代表包括李朗先生(1994年出生,大专学历)[165]、付小兵先生(1977年出生,初中学历)[165] - 公司总经理朱叶女士自2017年7月任职至今[158] - 董事汤程先生2020年7月起任相城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159] - 独立董事高磊先生担任国家财政部PPP专家等多项职务[163] - 监事卞骏先生2015年9月加入公司担任总工程师[164] - 职工监事李朗先生2020年11月起兼任长治市产融仕净装备有限公司监事[165]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团队包含董事兼总经理朱叶女士[165] - 2021年10月有4名人员因任期满离任:董事杨健、独立董事罗超、监事LI JIAYI、副总经理董仕宏[156] - 2021年10月新增3名人员:董事汤程、独立董事高磊、监事叶峰[156] 高管与董事薪酬 - 董事长董仕宏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155,023.78元[170] - 董事兼总经理朱叶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54,615.78元[17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张世忠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41,212.24元[171] - 副总经理彭剑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30,480.04元[171] - 财务总监秦金金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81,020.28元[171] - 副总经理吴倩倩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27,849.84元[171] - 监事卞骏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86,320.24元[171] - 监事会主席吕爱民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91,350.28元[171] - 职工监事李朗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78,012.16元[171]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杨宝龙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29,821.78元[171]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680人,其中母公司459人,主要子公司221人[180] - 生产人员数量最多,为407人,占员工总数59.9%[180] - 技术人员84人,占员工总数12.4%[180] - 销售人员40人,占员工总数5.9%[180] - 员工教育程度中大专以下学历271人,占比39.9%[180] - 本科学历员工195人,占比28.7%[180] - 大专学历员工190人,占比27.9%[180]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24人,占比3.5%[180] - 公司实行关键人才TSCT培养计划[199] - 公司采用送出去培训请进来上课形式开展人力资源内控和ISO培训[199] - 公司为员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198] 子公司与投资活动 - 报告期内新增3家子公司,包括江苏远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98] - 宁国环创环保科技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694.47万元[134] - 江苏远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收购后净利润为0元[134] - 苏州博纽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后净利润为-11.15万元[134] - 山东迎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后净利润为0元[134] - 报告期投资额3986万元,较上年同期1500万元增长165.74%[12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1.42亿元,已使用1.19亿元,未使用2284万元[125] - 苏州仕净科技新建生产厂房项目投资进度100% 总投资额6148.34万元[129] - 苏迪罗环保在线监测及环保大数据项目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总投资额1929.66万元[12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本报告期投入5789.41万元 占调整后投资总额的94.4%[129]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6148.34万元[13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的发行费用827.58万元[130] 担保与资产抵押 - 固定资产抵押8778万元用于长期借款担保[121] - 无形资产抵押914万元用于负债担保[121] 政府补助与其它收益 - 政府补助金额为1291.23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419.83万元大幅增加[25] - 其他收益1293.68万元,主要为政府补贴,占利润总额比例18.97%[117]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2021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以储备资金满足经营性和业务拓展需求[184] - 公司2021年度
仕净科技(30103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