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0,476.92万元,同比减少3.55%[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121.55万元,同比大幅减少235.56%[4] - 2022年营业收入为6.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21.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5.56%[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80.7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3.60%[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股,同比下降218.87%[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21%,同比下降19.51个百分点[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64.83万元人民币[27] - 公司总营业收入604,769,232.21元同比下降3.55%[88]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04,769,232.21元,同比下降3.55%[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215,490.54元,同比下降235.56%[8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研发投入及品牌宣传投入增加导致费用同比增长[4] - 汇率波动对公司费用产生负面影响[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93%至32,989,488.20元[9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38%至47,591,051.74元[98]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07.67%至24,803,411.10元,主要受汇兑折算影响[9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93%至23,964,113.85元,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98] - 研发投入金额2022年为2396.41万元,同比增长38.92%[10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22年为3.96%,较2021年2.75%上升1.21个百分点[104] 各业务线表现 - 动漫IP衍生品和游乐场运营业务经营情况未达预期[4] - 2022年海外游戏游艺设备销售同比增长85.77%[84] - 游戏游艺设备销售收入312,870,624.13元,同比增长3.35%[84] - 动漫IP衍生产品业务收入147,374,441.16元同比下降15.78%[88] - 游乐场运营业务收入94,499,379.72元同比下降5.31%[88] - 境外业务收入93,537,759.47元同比大幅增长85.77%[89] - 设备合作运营收入22,320,129.65元同比下降27.88%[88] - 景品销售业务收入18,058,683.62元同比增长56.50%[89] - 游戏游艺设备收入312,870,624.13元同比增长3.35%毛利率29.55%[91] - 游乐场运营业务毛利率-20.86%同比下降22.62个百分点[91] 各地区表现 - 境外业务收入93,537,759.47元同比大幅增长85.77%[89] - 2022年海外游戏游艺设备销售同比增长85.77%[84] 资产、债务和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77.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89%[24]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11.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4%[2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7%[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77.69万元,同比下降55.89%[106][10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28.42万元,同比改善26.14%[106][10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5.08万元,同比下降95.62%[106][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686.07万元,同比下降159.34%[106][107] - 货币资金从年初12.47亿元降至年末7.8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5个百分点至6.78%[111] - 短期借款从年初1934.12万元大幅增至年末9536.4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68个百分点至8.27%[111] - 存货从年初2.44亿元增至年末2.6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26个百分点至23.36%[111] - 公司资产总额1,153,362,393.65元,较期初减少4.94%[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37,583,638.97元,较期初减少11.77%[83] 减值损失和特殊项目 - 报告期内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和信用减值准备,对经营成果造成较大影响[4] - 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81,548,064.15元对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86] - 资产减值损失5486.8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7.53%[109] - 信用减值损失2667.9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7.70%[109]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2年为103,335.82元,2021年为-124,820.33元,2020年为52,274.91元[30]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2年为1,793,975.70元,2021年为6,145,907.44元,2020年为2,786,671.25元[31]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22年为43,837.38元[31]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021年为210,082.95元[31]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022年为-292,910.85元,2021年为-3,154,862.97元,2020年为-8,400,910.40元[31]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2022年为-7,518,934.01元,系停工损失[3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2年为-4,408,326.02元,2021年为2,528,221.09元,2020年为-4,518,368.21元[31]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及品牌宣传投入增加导致费用同比增长[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93%至23,964,113.85元,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98] - 研发投入金额2022年为2396.41万元,同比增长38.92%[10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22年为3.96%,较2021年2.75%上升1.21个百分点[104] - 研发人员数量2022年为38人,较2021年35人增长8.57%[103]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0%,其中硕士学历人员2人[103] - 射球对战游艺设备研发已完成并投放市场,引入新型游戏理念[99] - 射击游艺设备研发完成"枪击玄球游艺设备",丰富射球游戏玩法[100] - 动感赛车游艺设备研制出"雷动摩托2游艺设备",丰富竞速类产品线[100] - 扭蛋机研发完成一套设备并配套全新销售统计系统[100] - 基于三渲二技术的游艺设备研制出"星座传奇游艺设备",提高画面精细度[100] - 基于Unity3D技术的游艺设备已完成研发并投放市场,引入新IP增加产品多样性[100] 公司业务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主营业务及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4]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4] - 公司涵盖游戏游艺设备设计、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等环节形成完整产业链[5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狂野飙车9竞速传奇VR版》《奥特曼系列变身大决战》《火线狂飙VR》等[53] - 动漫IP衍生产品业务系公司借鉴日本ACG产业在国内率先推出的业务模式[54] - 动漫IP衍生产品主要包括《我的世界》《宝可梦》《奥特曼融合激战》等系列产品[54] - 设备合作运营业务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收益并丰富盈利渠道[55] - 游乐场运营服务指公司通过在商业综合体直接经营游乐场所的服务[56] - 公司与粤海、永旺、万科等大型商业地产公司建立良好合作关系[56] - 公司拥有168项国内注册商标权、142项专利权、139项软件著作权和11项美术作品登记[67]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国内外大型主题乐园、国际购物中心连锁、商业地产、高级百货商场、全球连锁酒店、旅游景区等[61] - 公司设备合作运营业务按约定比例从设备经营收入中收取分成款[62] - 公司生产严格按照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执行[59]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包括境内销售和境外销售[61] - 公司核心部件采购价格按市场价格或行业惯例协商确定[57] - 公司自研《雷动》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67]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66] - 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涵盖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营环节[70] - 公司与微软、万代南梦宫、世嘉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67] - 公司拥有168项国内注册商标权、142项专利权、139项软件著作权、11项美术作品登记[81] - 公司系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被评为广州文化企业50强,2020年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证书[81] - 公司管理团队成员从事产业超过30年,具有丰富行业经验[81] - 公司与Microsoft、Bandai Namco、SEGA等全球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82] - 公司拥有168项国内注册商标权、142项专利权、139项软件著作权和11项美术作品登记[14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线下游乐业态受宏观环境冲击,节假日消费人流减少[4] - 2021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2,385.00亿元,较2014年增长118.82%,占GDP比重4.56%[36] - 2022年全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人均消费支出2,469元,同比下降5.0%,占全部消费支出比重10.1%[37] - 2022年广东省游戏游艺设备营收总额81.2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98.60%[41] - 广东省游戏游艺设备营收总额为81.2亿元[49] - 广东省游戏游艺设备生产占全国市场份额98.60%[49] - 5G技术推动VR/AR技术在文化娱乐产业的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47] - 公司业绩与宏观经济波动高度相关受商业地产及文娱消费影响[1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三大战略目标包括加大终端设备投放和游乐场运营业务发展、布局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投入国潮特色IP产品研发[132] - 公司三大业务探索涵盖VR/AR/MR技术应用体验、跨业态融合消费场景、IP培育和运营新模式[132] - 公司2023年计划加快VR、AR、5G等新技术应用研发并推进产品更新换代[133] - 公司将扩大动漫IP衍生品设备投放以提升经营规模和市占率[137] - 公司游乐场运营板块将优化经营模式并考虑处理部分未达预期门店[139] - 公司将持续拓展游戏游艺设备合作运营完善产业链结构[134] 风险因素 - 公司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较大存在坏账风险[142] - 公司境外采购主要来自日本、中国台湾和美国地区面临贸易摩擦风险[143] - 公司产品外销及原材料采购主要以美元、港元、日元等外币进行报价和结算[145] 投资与募集资金 - 报告期投资额1.07亿元,较上年同期1.03亿元增长3.74%[115] - 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0,本期购买及出售金额均为3082.92万元,报告期损益4.38万元[118] - 募集资金总额2.66亿元,本期已使用2481.88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741.52万元[120] - 实际募集资金金额2.66亿元,截至2022年末募集资金余额841.52万元[1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3082.92万元[113] - 终端业务拓展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3,569.7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3,570.41万元,投资进度100.0%[124] - 研发及信息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277.56万元,投资进度81.94%[124] - 营销及售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01.7万元,投资进度100.17%[12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8,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001.46万元,投资进度100.02%[124]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计承诺投资总额26,569.7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5,851.13万元[125]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9,301.74万元[126]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3,000.00万元[126] 子公司与对外投资 - 境外资产策辉有限公司规模1.8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28.31%[111] - 策辉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794.57万元[130] - 广州华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1,618.06万元[130] - 广州科韵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1,307.30万元[130] - 公司新设4家子公司包括东莞市越翔游艺有限公司、广州艺翔游乐服务有限公司、广州迪翔游艺有限公司和江门市亿翔游乐园有限公司[131]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以总股本112,840,000股为基数,拟每10股转增3股资本公积金[5] - 2021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转增3股[171] - 董事长苏本立持股从期初226万股增至期末293.8万股,增幅30%[170] - 董事刘柳英持股从期初20万股增至期末26万股,增幅30%[170] - 董事苏本立持股增加67.8万股源于2021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转增3股[170] - 董事刘柳英持股增加6万股源于2021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转增3股[17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中,报告期末持股总数合计为4,043,000股[171] - 2022年10月13日多名高管因任期届满离任,包括董事兼副总经理刘柳英、独立董事张俊生等[172] - 同日新聘任Aoshima Mitsuo为董事,刘善敏为独立董事,李莉娴为职工代表监事等[172] - Aoshima Mitsuo自2022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曾任职于株式会社世嘉等公司[174] - 董事长苏本立自2015年9月起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为加拿大国籍[173] - 董事Ota Toshihiro自2019年9月起担任公司董事,为日本国籍[173] - 董事苏永益自2015年9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为中国国籍[173] - 独立董事王立新自2019年9月起任职,曾担任鹏辉能源董事会秘书[175] - 财务总监蔡颖离任前持股数量为800,000股[17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报酬总额为582.30万元[182] - 董事长兼总经理苏本立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4.67万元[183] - 董事Ota Toshihiro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96.79万元[183] - 董事兼副总经理苏永益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6.48万元[183] - 董事兼副总经理Aoshima Mitsuo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9.01万元[183] - 离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刘柳英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0.15万元[183] - 现任独立董事王立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00万元[183] - 离任独立董事张俊生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00万元[183]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报酬总额为582.30万元[184] - 独立董事刘善敏年度津贴拟调整为10万元(税前)[184] - 监事会主席杜燕珊年度报酬为19.09万元[184] - 监事张明年报报酬为51.22万元[184] - 离任职工代表监事刘宏程年度报酬为50.75万元[184] - 职工代表监事李莉娴年度报酬为7.11万元[184] - 离任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蔡颖年度报酬为84.76万元[184] - 现任财务总监冯正春年度报酬为13.25万元[184] - 现任董事会秘书华舜阳年度报酬为13.02万元[184] - 董事苏本立报告期内出席5次股东大会[190]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533人,其中母公司216人,主要子公司317人[200]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533人[200] - 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13人[200] - 生产人员数量106人,占员工总数19.9%[200] - 销售人员数量45人,占员工总数8.4%[200] - 财务人员数量26人,占员工总数4.9%[200] - 运营服务人员数量244人,占员工总数45.8%[200] - 研发人员数量49人,占员工总数9.2%[200] - 管理人员数量63人,占员工总数11.8%[200]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议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召开8次会议[155]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56] - 报告期内公司监事会召开8次会议[158]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
华立科技(301011)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