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89%至7.78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07%至1.19亿元[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01%至1.01亿元[20] - 营业收入77,821.21万元,同比增长35.89%[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13.81万元,同比下降1.07%[5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78亿元,同比增长35.89%[66]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1.34%至1.88元/股[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25.86个百分点至11.46%[20]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2.37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2] - 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40.62万元[23] - 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达1843.48万元[26][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营业成本为4.6亿元,同比增长44.86%[68][71]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0.84%,同比下降3.66个百分点[68] - 职工薪酬成本为3.38亿元,占营业成本73.41%,同比增长43.62%[71] - 差旅费成本为1.08亿元,占营业成本23.51%,同比增长50.86%[7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9.16%至36,090,885.51元[7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9.31%至90,327,423.12元[76] - 财务费用同比变动272.00%至-5,769,055.64元[7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48%至34,377,890.11元[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程评估业务收入62,191.89万元,同比增长31.19%[57] - 驻场管理业务收入13,279.95万元,同比增长44.90%[57] - 管理咨询业务收入2,349.36万元,同比增长238.24%[57] - 非传统评估产品收入9,175.90万元,同比增长48.13%[57] - 工程评估业务收入为6.22亿元,占总收入79.92%,同比增长31.19%[66] - 驻场管理业务收入为1.33亿元,占总收入17.06%,同比增长44.90%[66] - 管理咨询业务收入为2349.36万元,占总收入3.02%,同比增长238.24%[66] - 消防技术服务覆盖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完成12个项目[57] - 工程评估产品覆盖40余项细分产品,实现对建设阶段657个风险点控制[50] - 公司第三方工程评估业务以标段为基本单位,报价通常以元/标段/次为单位[14] - 工程评估服务分为过程评估、专项评估和交付评估三类[35] - 专项评估服务涵盖设计评估、安全专项、材料专项等十余类专项[36] - 驻场管理服务旨在提升工程管理效率和交付率[38] 各地区表现 - 工程评估业务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500多个城市[48] - 政府类客户覆盖全国20个省及自治区市,合作近130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58] - 累计与超130家政府单位、8家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400家知名房地产企业及超25家自持物业企业合作[48] - 在武汉、北京、上海设立三个运营分支机构实现全国多点布局[55] - 公司在全国组建六大营销区域团队覆盖深圳广州武汉上海北京及成都[109]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169人,同比增长3.05%[82] - 研发投入金额达4222.17万元,同比增长39.35%[82]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784.38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18.58%[82] - 研发人员硕士学历人数达26人,同比增长23.81%[82] - 重大风险管理系统应用研究项目已完成,预计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79] - 工程安全风险预警模型搭建及应用研究项目已完成,预计获得1-2项知识产权[79] - 客户投诉预控平台搭建及应用研究项目已完成,预计获得1-2项知识产权[79] - 无人机技术在第三方巡检中的功能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已完成,预计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79] - 公司已获软件著作权50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28项[50] - 瑞捷数据库包含超30万标段次工程评估数据及600多个工程技术管理文件包[51] - 公司风险数据库累计收集重大风险11,380余条[51] - 公司累计主编参编标准共19项(主编3项团体标准、参编1项强制性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12项团体标准)[49] - 累计主编、参编19项标准,包括1项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及3项地方标准等[59][60] - 建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实验室并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主题为变革提效打造小团队作战快速响应客户[107] - 公司产品战略主攻六个方向包括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领域产品升级[110][111] - 公司推行铁三角工作法模式整合营销产品交付资源[109][112] - 公司通过瑞才百人计划培养高效人才队伍并建立绩效薪酬机制[112][113] -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1年业绩考核目标要求以2020年为基数,2021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5.00%[168] -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2年业绩考核目标要求以2020年为基数,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82.00%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5.00%[168][169] -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3年业绩考核目标要求以2020年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46.00%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28.00%[169] - 激励对象个人考核结果为"卓越"、"良好"或"合格"时可获得100%解除限售/归属比例,"待改进"为80%,"不合格"为0%[170] - 新基建、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释放大量内需市场[33] - 房地产行业向高品质转型催生第三方评估新需求[32]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127]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28]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12次会议,其中第二届董事会召开3次会议[146] - 董事长范文宏出席董事会12次(现场10次,通讯2次),出席股东大会7次[147] - 董事黄新华缺席董事会1次,出席董事会11次(全部现场)[147] - 独立董事黄丽珍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3次(现场1次,通讯2次)[147] - 所有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均未提出异议[148]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度召开5次会议,审议季度财报及内控报告等事项[151] - 薪酬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度董事及高管薪酬议案[152] - 提名委员会完成第二届董事会换届候选人提名[151]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风险[154] - 公司2021年共召开6次股东大会,包括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5次临时股东大会[132][133]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00%[13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31%[13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18%[132]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00%[132]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6.97%[132]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6.22%[133] - 2021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3.97%[133] - 董事长范文宏期末持股增至17,350,200股,较期初增加5,783,400股[134] - 董事兼总裁黄新华期末持股增至16,669,800股,较期初增加5,556,600股[13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授予情况:王磊获授55,000股[135],刘艳辉获授30,000股[135],张剑辉获授29,150股[13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合计:期初持股22,680,000股,报告期内增加11,516,650股,期末持股总计34,196,650股[136]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任情况:4人因任期满离任(独立董事张萍、监事会主席王志刚、职工代表监事李姣媛、副总经理王丽华)[136] - 公司新任董事、监事情况:独立董事黄丽珍、监事会主席王卫锋、职工代表监事许泽华于2021年10月15日经选举就任[136] - 公司支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报酬总额为1025.04万元[143]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未受证券监管机构处罚[142] - 公司现任及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025.04万元[144] - 董事长范文宏税前报酬为123.4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12.04%[144] - 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吴小玲税前报酬为165.51万元,为所有高管中最高,占高管总报酬的16.15%[144] - 独立董事何俊辉税前报酬为5.63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0.55%[144] - 离任监事会主席王志刚税前报酬为113.83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11.1%[144] 主要风险 - 公司主要风险包括创新风险、行业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等[6]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主要客户为大型房地产企业和公共工程建设单位[116] - 公司致力于传统行业与新业态深度融合面临创新风险[114] - 公司业务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规模波动影响[115]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第三方工程评估行业竞争可能加剧[117] - 新冠疫情反复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118] - 若未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可能面临税收优惠追缴风险[11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68,378,9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00元(含税)并转增5股[6] - 公司2021年度客户直接委托率高达75%[45] - 公司荣获22家客户共计33封正式表扬信[47] - 公司建立三道廉洁管控防线及反舞弊制度体系[47] - 公司采购内容主要包括差旅服务及检测服务等四类[4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2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9.39%[7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6173.1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4.04%[7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61,731,662.6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4.04%[76] -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21,029,505.52元,占比15.00%[7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6.16%至6165.71万元[20] - 资产总额同比大幅增长225.83%至16.14亿元[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7.14亿元,同比增长27.53%[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6.52亿元,同比增长34.14%[8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6.65亿元,同比增长1376.91%[8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5.91亿元,同比增长2951.50%[88]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9.20亿元,同比增长5407.40%[84] - 应收账款为3.64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58%,同比下降32.20%[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9.20%,主要因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89] - 报告期投资额为14.5亿元,上年同期为4500万元,同比增长3122.00%[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96.56万元[90] - 募集资金总额为9.217亿元,本期已使用2.487亿元,尚未使用6.803亿元[97] - 其他流动资产为9332.0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5.78%,同比上升5.68%[89] - 货币资金受限408.68万元,主要因保函保证金[91] - 应收票据为705.93万元,同比上升0.41%,主要因商业承兑汇票增多[89] - 开发支出为625.4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39%,主要因研发投入资本化增加[89] - 使用权资产为1657.0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3%,同比下降0.97%[8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1120万股,发行价每股89.66元,募集资金总额100419.2万元[98] - 扣除承销费用6235.23万元后募集资金为94183.97万元,净募集资金92169.12万元[98] - 2021年度实际使用募集资金24867.66万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12000万元[98] - 截至2021年末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68026.04万元(含利息净额724.58万元)[99] - 以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余额65000万元[99] - 工程咨询运营平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7376.28万元,投资进度20.87%[100] - 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838.1万元,投资进度37.57%[100] - 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653.29万元,投资进度36.05%[10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100%完成12000万元投资[100] - 超募资金金额30027.88万元,全部存放于专户未使用[102] - 公司2022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6444.27万元[116] - 公司报告期内执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为15%[119] - 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于2019年12月9日取得(证书号GR201944206345)有效期三年[119] - 公司2021年5月至9月期间共接待15次机构调研及沟通活动[121][122] - 投资者关系活动包含5次实地调研(分别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及龙岗区)[121][122] - 电话会议沟通共计7次涉及长江证券/海通证券等12家机构[121][12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均通过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121][122] - 接待对象类型包含机构投资者/社会公众投资者及基金管理公司[121][122] - 沟通内容聚焦公司经营/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情况[121][122] - 2021年9月14日实地调研机构包括长城基金、中邮创业基金等[123] - 2021年10月26日实地调研机构包括长江证券、建信理财等5家机构[123] - 2021年10月27日其他形式调研机构包括国盛证券、汇添富基金等3家机构[123] - 2021年11月2日实地调研机构包括华泰证券资产管理、同创伟业[123] - 2021年11月10日实地调研机构包括太平洋证券、东北证券等4家机构[123] - 2021年12月21日实地调研机构包括长城证券、嘉峪投资[123]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2,371人,其中母公司1,114人,主要子公司1,257人[155] - 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为1,940人,占员工总数约81.8%[155]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133人(本科1,082人,硕士及以上51人),占员工总数约47.8%[155] - 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1,238人,占员工总数约52.2%[155] - 销售人员105人,技术人员169人,财务人员24人,行政人员117人,管理人员16人[155] - 公司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包含激励对象名单及考核管理办法[152]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448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9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996.16万元(含税)[159]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合计转增股本2240万股[159]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6837.89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786.523万元(含税)[161][164]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合计转增股本3418.945万股[164]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4786.523万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61]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3.388亿元[161]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268.8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6720万股的4%[164] - 首次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118.915万股占股本总额1.77%授予价格31.52元/股[164] - 预留第一类限制性股票15.485万股占股本总额0.23%[164] - 报告期内员工线上学习系统累计学习时长27121小时[158]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吴小玲62,5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31.52元/股[167]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王磊55,0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31.52元/股[167]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刘艳辉30,000股限制性股票
深圳瑞捷(30097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