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48亿元,同比增长13.77%[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2.22万元,同比增长2.00%[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80.25万元,同比下降48.12%[1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3元/股,同比增长1.65%[10] - 营业收入为147.696百万元,同比增长13.77%[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22百万元,同比增长2.00%[2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7%至1.477亿元[55] - 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1732万元[57] - 基本每股收益0.123元,同比增长1.7%[58] - 综合收益总额为1822.07万元,同比增长12.52%[6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0元,同比增长13.04%[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8.7%至1.130亿元[56]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26.1%至199.9万元[56] - 利息费用同比增长78.7%至185.4万元[56]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7.05万元,同比增长147.38%[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47.38%[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4亿元,同比增长22.80%[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67.05万元,同比增长147.42%[6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5亿元,同比增长17.20%[6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746.22万元,同比增长19.85%[65]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786.62万元,同比减少14.67%[65]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9.61万元,同比改善49.41%[6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8.83万元,同比下滑111.08%[6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101.98万元,同比增长51.15%[66] - 短期借款减少65.40%,主要由于借款到期还款1890万元[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111.09%,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借款2260万元[2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43.53百万元增至51.02百万元,增长17.2%[47] - 预付款项从9.01百万元增至11.30百万元,增长25.5%[47] - 其他应收款从1.97百万元增至5.45百万元,增长176.7%[47] - 存货从63.97百万元增至79.11百万元,增长23.7%[47] - 流动资产合计从130.33百万元增至157.82百万元,增长21.1%[47] - 短期借款从28.94百万元降至10.01百万元,减少65.4%[48] - 合同负债从19.83百万元增至25.63百万元,增长29.3%[48] - 长期借款从110.16百万元增至129.99百万元,增长18.0%[49] - 未分配利润从266.44百万元增至283.76百万元,增长6.5%[50]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40.42百万元增至50.08百万元,增长23.9%[50]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18.0%至1.300亿元[53]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6.6%至2.976亿元[53]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6.9%至2.836亿元[53]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的874,431,397.93元增加至2021年1月1日的897,212,046.68元,增长2.6%[72] - 使用权资产新增27,937,987.31元,主要由于执行新租赁准则[72][75] - 租赁负债新增22,780,648.75元,反映未全额支付租金的租赁义务[72][75] - 长期待摊费用减少5,157,338.56元,调整至使用权资产[72][75] - 非流动资产从744,103,854.81元增至766,884,503.56元,增长3.1%[72] - 母公司总资产从892,715,901.35元增至913,861,081.70元,增长2.4%[77] - 母公司使用权资产新增26,302,518.91元[77] - 母公司租赁负债新增21,145,180.35元[77] - 存货金额为63,972,179.59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49.1%[72] - 固定资产金额为595,843,584.35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额的77.7%[72] - 使用权资产科目调增2630.25万元[79] -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调减515.73万元[79] - 租赁负债科目调增2114.52万元[79]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50.24万元[11]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751.97万元[11]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919.16%,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增加[21] - 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1180.28%,主要由于其他政府补助增加[21] - 营业外收入大幅增长1180.3%至640.1万元[57] 业务线表现 - 销售商品代雏鸡数量同比增长24.80%[22] 研发投入 - 研发项目投入合计800万元[23] - 公司独立研发项目总投入为800万元人民币[24] - 蛋鸡饲料与蛋品安全检测技术平台建设项目投入为62万元人民币[24] -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防控技术研发项目投入为428万元人民币[25] - 蛋鸡高品质消毒饲养生产工艺研发项目投入为706.98万元人民币[26] - 规模化养禽场疫病防控技术研发项目投入为800万元人民币[26] - 美国海兰蛋种鸡制种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处于合作研发阶段[26] - 蛋鸡产业风险预警模型及均衡模型研究处于深化推广阶段[24] - 蛋鸡废弃物处理及产业政策研究项目处于深化推广阶段[24]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应用于饲料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测定[24] - 建立了国内首例玉米清理工艺集成创新应用于蛋种鸡养殖[26] - 研发项目投入622万元用于新品种蛋鸡性能测定与福利养殖关键制种技术研发[27] - 研发项目投入480万元用于海兰粉蛋鸡国内首次性能测定及国产化生产研究[27] 风险因素 - 禽类疫病风险包括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可能造成鸡群健康下降和死亡率增加[30] - 疫病爆发可能导致公司防疫成本增加如疫苗接种和隔离带建设投入提高[31] - 玉米和豆粕价格大幅上升将导致公司单位生产成本提高毛利率下降[31] - 原料价格波动可能压缩下游养殖户利润空间降低养殖积极性[31] - 公司建有单独饲料加工厂饲料原料中玉米和豆粕占比重大[31] - 行业内重大疫病流行可能引发消费者心理恐慌降低禽产品需求量[31]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19年的38.51%下降至2020年的26.89%,同比下滑11.62个百分点[34] - 商品代雏鸡销售毛利率2017-2019年分别为16.07%、22.93%和42.84%[34] - 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公司雏鸡产品运输受阻并出现客户退单[34] - 公司对美国海兰国际公司的祖代蛋种鸡供应存在依赖风险[33] - 鸡蛋消费市场价格受季节及疫病等因素影响波动频繁[33] - 蛋鸡行业处于转型升级期多数养殖经营者抗风险能力较弱[33] - 2017-2019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3.20%、22.19%和38.51%[34] - 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可能导致商品代雏鸡价格下跌[33]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固定资产规模增加将导致折旧上升[36]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魏晓明持股比例为56.91%,持股数量为7996万股[14] - 公司于2021年4月1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967)[38] 供应商和客户 - 前五大供应商频繁变动因公司引入多元化供应商体系且原材料品类众多[29] - 客户数量众多且销售分散导致前五大客户变化显著[29]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79]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80]
晓鸣股份(300967) - 2021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