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共同药业(30096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共同药业共同药业(SZ:300966)2022-04-21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91亿元,同比增长26.2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33.06万元,同比增长46.99%[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00.43万元,同比增长330.46%[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4%,同比增长0.65个百分点[25]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4元/股,同比增长19.35%[25]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9088.53万元,同比增长26.23%[45] - 2021年营业收入为5.91亿元,同比增长26.23%[55][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33.06万元,同比增长46.99%[5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97%,同比增长1.48%[55] - 境外销售收入为7374.91万元,同比增长57.55%[59] - 非自产产品收入为1.18亿元,同比增长41.43%[59] - 甾体药物原料制造营业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26.23%[60] - 自产产品营业收入4.72亿元,毛利率30.14%,同比增长22.91%[60] - 境外销售营业收入7374.91万元,同比增长57.55%[60] - 销售量同比增长82.82%至991.32吨,生产量同比增长91.79%至1319.74吨[61]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5.25%至4393.49万元[6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1.83%至3712.33万元[6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5.96%至527.36万元[6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004,300.45元,同比增长330.46%[7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56,756,318.62元,同比增长55.22%[7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413,305.88元,同比恶化469.22%[7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7,001,871.04元,同比改善779.99%[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59,156,103.88元,同比改善549.33%[72] 成本和费用 - 直接材料成本2.64亿元,占营业成本60.77%,同比增长20.33%[63]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5.25%至4393.49万元[6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1.83%至3712.33万元[6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5.96%至527.36万元[6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线涵盖雄烯二酮(AD)、双降醇(BA)和9-羟基-雄烯二酮(9-OH-AD)等起始物料[17] - 黄体酮产品临床应用于保胎及女性激素紊乱治疗具有较大市场容量[9] - 公司是国内甾体药物起始物料领域最大的供应商之一[37] - 公司主要起始物料产品包括雄烯二酮(AD)、双降醇(BA)、9-羟基雄烯二酮(9OH-AD)[38] - 公司通过合资子公司布局黄体酮、雌酚酮、睾酮等激素类原料药[37] - 公司中间体产品包括康力龙、睾酮、黄体酮、坎利酮、泼尼松龙及其中间体[38] - 报告期内螺内酯中间体、去氢物、泼尼松龙中间体等产品产能释放[46] - 公司可生产中间体产品种类多达100余种[47][51] - 自产产品收入为4.72亿元,占营业收入79.95%[59] - 非自产产品收入为1.18亿元,同比增长41.43%[59] - 自产产品营业收入4.72亿元,毛利率30.14%,同比增长22.91%[60] 各地区表现 - 境外销售收入为7374.91万元,同比增长57.55%[59] - 境外销售营业收入7374.91万元,同比增长57.55%[60]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占比为6.28%,技术人员占比10.72%[56] - 研发投入金额为37,123,309.7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8%[70] - 研发人员数量为50人,同比增长8.70%[70] - 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为0.00%[70] - 公司通过工艺改进提高产品品质并降低单位成本[6] 产能与投资计划 - 公司计划新增800吨双降醇(BA)产能和200吨黄体酮产品产能[9] - 报告期内螺内酯中间体、去氢物、泼尼松龙中间体等产品产能释放[46] - 长期股权投资新增14,471,512.19元,占资产比例1.19%,主要由于增加对联营企业投资[77] - 在建工程大幅增加至66,380,463.16元,占资产比例从0.66%升至5.48%,增长4.8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增加募投项目工程建设[77] - 重大股权投资山东同新药业14,400,000.00元,持股比例40.00%,项目正在建设中[81] - 募集资金总额194,182,100元,本期已使用120,970,400元,累计使用120,970,400元,尚未使用72,477,300元[83] - 募集资金累计直接投入募投项目120,970,400元,无变更用途情况[83] - 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60,000,000元,实际投入11,893,600元,投资进度为61.90%[8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5,000,000元,实际投入203,440元,投资进度为100.00%[85] - 募集资金总额为65,000,000元,累计实际投入12,097,040元[85] - 募集资金当期余额为72,477,315.06元,原因为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仍处于建设期[85] - 公司计划2022年底实现募投项目正式投产,合资项目华海共同完成土建工程建设,战略投资项目山东同新投产运营[9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可能导致试生产阶段产品成本较高、毛利率较低甚至出现亏损[6] - 若市场增速低于预期公司可能面临新增产能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9] - 募投项目建成后固定资产规模将显著增加折旧将相应增加[107] - 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可能导致公司利润下滑[107] - 公司力争两年内通过国外官方GMP审计[100] - 公司面临环保治理成本增加的风险[103] - 公司部分原料为危险化学品存在安全风险[105] - 公司部分产品出口海外面临国际形势变化风险[106] 环保与安全 - 环保政策趋严可能导致公司环保治理成本增加[7] - 公司生产过程涉及化学合成存在环保风险[7] - 公司已建立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度并确保三废达标排放[8] - 安全管理人员中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比例力争达到40%[98] - 持证上岗率达到100%[98] - 隐患整改率达到100%[98] - 公司将在共同药业和共同生物投入RTO废气治理系统建设[99] - 公司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0.58吨/年,核定排放总量为2.0吨/年[161] - 公司氨氮排放量为0.05吨/年,核定排放总量为1.62吨/年[161] - 公司总氮排放量为0.15吨/年,核定排放总量为1吨/年[161] - 公司总磷排放量为0.005吨/年,核定排放总量为1吨/年[161] - 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0.5吨/年,核定排放总量为0.216吨/年[161] - 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6吨/年,核定排放总量为2.6吨/年[161] - 子公司共同生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02吨/年,核定排放总量为2.23吨/年[161] - 子公司共同生物氨氮排放量为0.27吨/年,核定排放总量为0.3吨/年[161] - 子公司共同生物氮氧化物排放量为6.43吨/年,核定排放总量为6.78吨/年[161] - 子公司共同生物VOCs排放量为2.35吨/年,核定排放总量为2.7吨/年[161]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以总股本115,277,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6元(含税)[9]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0.65%[12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41%[122] - 董事长、总经理系祖斌期末持股数为36,567,000股[124] - 董事、副总经理李明磊期末持股数为15,371,000股[124] - 监事会主席蒋建军期末持股数为1,591,500股[124] - 研发总监卢方欣期末持股数为594,500股[124]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合计为54,124,000股[124] - 董事吴中柱于2021年10月15日任期届满离任[124] - 研发总监卢方欣于2021年10月15日任期届满离任[124] - 董事长兼总经理系祖斌2021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8.54万元[135]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明磊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62.13万元[136] - 董事兼财务总监刘向东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42.43万元[136] - 董事王学明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19.14万元[136] - 独立董事夏成才、姬建生、杨健2021年税前报酬均为7.2万元[136] - 监事会主席蒋建军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47.13万元[136]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陈文静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51.14万元[136] - 离任研发总监卢方欣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17.5万元[13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报酬总额为339.97万元[136] - 监事张清富2021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为0万元[136]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11次会议,包括第一届董事会8次会议和第二届董事会3次会议[137] - 公司董事出席率100%,所有董事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全部出席,无委托出席或缺席情况[138] - 董事系祖斌、李明磊、刘向东各参加11次董事会会议和2次股东大会[138] - 董事夏成才、姫建生各参加11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6次,通讯5次)和2次股东大会[138] - 战略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发展规划、设立研究院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议案[14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通过绩效管理办法议案[142] - 审计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通过年度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议案[142]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方案已获战略委员会审议通过[142] - 公司计划投资设立湖北共同甾体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统一研发平台[142]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且董事建议均被采纳[139][140] - 公司现金分红总额15,677,672元,占可分配利润272,817,499.52元的5.7%[149] - 每10股派息1.36元,分配股本基数为115,277,000股[149] - 公司报告期内未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150] - 内部控制评价显示无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51][152]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44] - 公司未发现报告期内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153]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100%[154]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100%[154]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重大缺陷为错报大于税前利润5%或导致直接损失超资产总额0.25%[155]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错报金额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且造成较大负面影响[155]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6]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6]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鉴证报告[158][159]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董事会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59] - 公司于2022年4月22日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鉴证报告全文[154][159] - 公司实际控制人系祖斌、陈文静承诺自上市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77] - 系祖斌、陈文静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77] - 系祖斌、陈文静承诺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77] - 江南等机构投资者承诺自上市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78] - 李明磊、卢方欣、刘向东承诺自上市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78] - 李明磊等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78] - 李明磊等承诺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78] - 所有承诺方均声明若未履行承诺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并接受监管措施[177][178] - 董事及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79] - 董事及高管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179] - 监事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79] - 监事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179] - 控股股东北京共同创新投资限售期为36个月至2024年4月8日[180] - 系祖斌、陈文静锁定期满后一年内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持股总数的10%[180] - 系祖斌、陈文静锁定期满后两年内累计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持股总数的30%[180] - 李明磊锁定期满后一年内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持股总数的10%[180] - 李明磊锁定期满后两年内累计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持股总数的30%[180]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80] - 安徽利昶投资中心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持股总数的100%[181] - 安徽利昶投资中心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后)[181] - 北京共同创新投资合伙企业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持股总数的100%[181]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对招股说明书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18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且履行填补回报措施[181]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职务消费约束且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181] - 控股股东等承诺若6个月内减持则不参与可转债认购[182] - 控股股东等承诺若认购可转债则6个月内不减持股票或可转债[182] - 独立董事承诺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82] - 独立董事承诺不存在参与认购发行人可转债的情形[182] - 承诺事项均按时履行[183] 子公司与关联方 - 子公司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13,886,774.35元,净利润为54,921,368.58元[90] - 新设子公司湖北共同甾体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减少净利润32.87万元[91] - 新设子公司浙江共同共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减少净利润101.77万元[91] - 新设子公司湖北同创高端甾体创新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减少净利润3.56万元[91] - 公司2021年新设三家子公司:湖北共同甾体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净资产4,671,262.83元[189]、浙江共同共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净资产982,260.45元[189]、湖北同创高端甾体创新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净资产1,484,390.53元[189] - 关联方提供担保总额258,000,000元:其中对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保198,000,000元[199]、对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保60,000,000元[199] 行业与市场 - 全球甾体激素药物2020年销售额超1500亿美元[35] - 甾体激素药物国际市场销售额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45] - 全球甾体类药物超过400种,国际市场销售额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49]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资产总额为12.11亿元,同比增长50.57%[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7亿元,同比增长50.98%[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8.07亿元,同比增长50.98%[5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035.41万元[31]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77.71万元[2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7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6.23%[6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2.8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0.65%[66] - 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23,505,296.98元,占利润总额27.29%[75] - 资产减值损失为-3,402,161.48元,占利润总额-3.95%[75]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209,914,096.15元,占资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