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硕科技(30095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博硕科技博硕科技(SZ:300951)2023-04-1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9.9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29.14%[22]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1.69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4%[41][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4%[4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87亿元[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2.72万元[24] - 基本每股收益2.55元同比下降17.48%[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69%同比上升2.86个百分点[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材料成本为5.1965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成本80.12%,同比增长46.35%[47] - 销售费用为4960.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65%[50] - 研发投入金额为6782.6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80%[53] - 制造业毛利率为44.56%,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44] - 销售量达41.4365亿件,同比增长27.21%[4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精密功能件产品收入为8.021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8.57%,同比增长39.72%[43] - 智能自动化装备收入为3.638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1.11%,同比增长39.09%[43] - 公司已完成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及动力电池的技术积累,并在2022年实现营收[85] - 境外收入为1.2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53%,占总收入10.58%[43]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为1.2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53%,占总收入10.58%[43] - 公司已在华南、华中及华西地区建立生产及研发基地[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消费电子行业进入去库存时期,行业景气度有望回暖[80] -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进入快速发展期[80] - 公司面临全球宏观经济波动、产品技术更新、募投项目建设和客户集中度四大风险[87][88][89][90] - 公司通过人才引进、校企合作等模式储备专业技术人才[83]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消费类及汽车类,客户集中度较高[9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亿元同比下降38.26%[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8.26%至1.81亿元[55][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82.53%至-1.38亿元[55][5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0.02%至-1.25亿元[55][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849.53万元,同比下降110.42%[56] 非经常性损益及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22,945,946.41元,同比增长14.2%[28] - 政府补助金额为6,207,686.07元,同比增长29.8%[28] - 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为16,470,001.46元,同比下降20.3%[28] - 投资收益为946.3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68%[5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442.8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09%[56][57] - 信用减值损失为-1545.09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38%[57]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为6782.6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80%[53]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42.05%至277人,研发人员占比为22.28%[53]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元,资本化率为0%[53]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97件,其中发明专利54件[3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资产总额26.16亿元同比增长19.7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98亿元同比增长10.13%[22] - 货币资金减少至6.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8.85个百分点至26.58%[59] - 应收账款增加至7.2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7.36个百分点至27.73%[5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4.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6.19个百分点至19.09%[59] - 应付账款增加至3.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36个百分点至11.8%[59] - 无形资产增加至0.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7个百分点至3.48%[5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0.3546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88.52%[48][4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13.9亿元,累计使用5.5亿元,尚未使用8.4亿元[68] - 募集资金余额8.93亿元,其中理财产品投资4.99亿元[69] - 承诺投资项目电子功能件建设累计投入仅229.65万元,进度0.41%[7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全额投入1.2亿元[71] - 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研发与生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900万元,实际投入4766.98万元,投资进度达97.29%[73]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两次,每次金额均为19000万元,累计38000万元[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超募资金累计投入总额达42766.98万元[7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100000万元,截至期末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49869.6万元[74] - 公司以募集资金526.03万元置换预先投入项目的自筹资金[74] - 公司总募集资金投入中,累计已投入金额为55015.72万元[73] - 报告期投资额13.2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7%[63] 子公司和投资 - 子公司深圳市磐锋精密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净利润6405.38万元,营业收入37639.55万元[79] - 2022年新设立三家子公司:成都博硕精密电子(持股60%)、博硕精密(香港)(持股100%)、潍坊磐锋精密科技(持股100%)[79] - 公司2022年新设三家子公司:博硕精密(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权)[156]、成都市博硕精密电子有限公司(60%股权)[156]、潍坊市磐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85%股权)[156] 募投项目变更 - 电子产品精密功能件生产建设项目变更实施主体为深圳市博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3] - 公司募投项目实施地点由河南省郑州市变更为深圳市龙岗区[89]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为龙岗区宝龙街道,预计2025年9月9日达到可使用状态[73] - 公司电子产品精密功能件生产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9月9日达到可使用状态[89] 行业和市场数据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3%至12.1亿台[31] - 中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3.4%和2.1%,达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32]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3.4%达688.7万辆,市占率25.6%[3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31] - 智能穿戴设备预计2026年全球出货量达6.283亿部,年复合增长率5%[31]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96]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8次监事会会议[97]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三个专门委员会[97]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97]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或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情形[96]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和自主经营能力[96]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02%[101]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00%[101]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01%[101] - 公司总股本由8000万股增加至1.20672亿股,增幅为50.84%[182][183][185]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000万股,占变动前总股本的50%[182][184] - 实施股权激励定向增发67.2万股限制性股票[183][185]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6000万股增至6367.2万股,但持股比例从75%下降至52.76%[181]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2000万股增至5700万股,持股比例从25%上升至47.24%[181] - 境内法人持股数量从4860万股减少至4590万股,持股比例从60.75%下降至38.04%[181]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从1140万股增至1777.2万股,持股比例从14.25%上升至14.72%[18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170户,较上月减少1,375户(-10.4%)[194] - 控股股东徐思通直接持有摩锐科技100%股权并通过其持有公司38.04%股份(45,900,000股)[195][197] - 第二大股东厦门鸿德诚创业投资持股22.37%(27,000,000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95][196] - 徐思通个人直接持股14.17%(17,100,000股)均为限售股[195] - 前10名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超过76%[195] - 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厦门鸿德诚持股最多(27,000,000股)[196] - 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股份比例未达80%阈值[198] - 法人股东摩锐科技注册资本2,000万元 由徐思通控制 主营投资业务[198] - 法人股东鸿德诚注册资本5,000万元 由王琳控制 主营创业投资[198] -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198] - 实际控制人徐思通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国籍中国 未取得其他国家或地区居留权[198] - 实际控制人过去10年无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记录[198] 董监高及股权激励 - 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思通期末持股数增至17,100,000股,较期初增加5,700,000股,增幅50%[103][104] - 董事杨传奇通过股权激励获得60,000股,期末持股数为60,000股[103] - 财务总监周丹通过股权激励获得60,000股,期末持股数为60,000股[103][104] - 监事霍永芳(离任)通过股权激励获得40,000股,期末持股数为40,000股[103][104] - 监事李平(离任)通过股权激励获得40,000股,期末持股数为40,000股[103][10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数从期初11,400,000股增至期末17,300,000股,增幅51.75%[103][104] - 2022年6月15日监事会换届,霍永芳、李平任期满离任,杨青春、周永林被选举为新任监事[104][105] - 公司2022年度支付董监高薪酬总额为835.61万元[11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包含基本薪酬和年终绩效薪酬[113] - 独立董事薪酬按季度发放[113] - 非独立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基本薪酬按月发放[113] - 年终绩效薪酬根据公司年度经营业绩和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发放[113] - 财务总监周丹兼任4家子公司财务负责人[110][112] - 监事王士超兼任6家子公司监事职务[109][112] - 独立董事施君在股东单位领取报酬[111][112] - 独立董事李佳霖在2家关联单位领取报酬[111][112] - 独立董事汤胜在3家关联单位及高校领取报酬[111][112] - 公司董事及高管2022年薪酬总额为835.61万元人民币[116] - 董事长徐思通年薪为125.67万元人民币[116] - 财务总监周丹年薪为99.94万元人民币[116] - 三位独立董事年薪均为8万元人民币[116] - 2022年度共召开9次董事会会议[117][118] - 所有董事均未缺席董事会会议[118][119] - 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3次[118] - 审计委员会2022年共召开4次会议[122] - 公司董事未对有关事项提出异议[120] - 董事建议均被公司采纳[121] - 公司实施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34] - 公司授予32名激励对象1,533,000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46.69元/份[135] - 公司授予31名激励对象672,0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23.35元/股[135]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获授股票期权120,000份,限制性股票120,000股[137]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承诺不为激励对象提供财务资助[153] 员工和劳务外包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1243人,其中母公司833人,主要子公司410人[125][126] - 生产人员占比最高,为761人,占员工总数61.2%[126] - 技术人员282人,占员工总数22.7%[126]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206人,占员工总数16.6%[126] - 劳务外包工时总计505,758.5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1,106,890.54元[129] - 公司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人[126] - 公司为所有员工依法缴纳五险一金保障职工权益[146] 利润分配和股份回购 - 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45元[4] - 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45元,现金分红总额150,236,640.00元[132] - 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占可分配利润比例32.0%[132]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实施完毕,每10股派现15.00元并转增5股[131] - 报告期内公司未实施股份回购计划[200] - 报告期内未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回购股份[200] 承诺事项和股份锁定 - 实际控制人徐思通股份锁定期至2024年2月25日[149] - 股东摩锐科技股份锁定期同步至2024年2月25日[149] - 股东鸿德诚12个月限售承诺已于2022年2月25日履行完毕[149] - 股东史新文、王琳12个月限售承诺已于2022年2月25日履行完毕[149] - 徐思通及摩锐科技减持承诺期限为2024年2月至2026年2月[149] - 所有承诺事项均正常履行中或已按期完成[149] - 摩锐科技及徐思通每年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限售期结束日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20%[150] - 鸿德诚每年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限售期结束日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30%[150] - 持股限售期结束之日起2年内适用减持限制条款[150]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鸿德诚承诺若减持每年不超过限售期结束日所持股份数量的30%[151] - 持股限售期结束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51] - 股东减持承诺有效期至2024年2月25日[151] - 首次公开发行承诺有效期自2021年2月26日起长期有效[151] - 公司承诺若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注册将回购全部新股[151] - 全体董事监事高管承诺上市申请文件无虚假记载承担连带法律责任[151] - 公司招股说明书声明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法律责任[152] - 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投资者[152] - 若招股说明书问题对发行条件构成实质影响公司将在15个工作日内制订新股回购方案[152] - 新股回购价格按二级市场价格且不低于发行价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152] - 回购数量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152] - 公司控股股东摩锐科技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问题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52] - 控股股东承诺若发行条件受实质影响将在15个工作日内购回已转让的原限售股份[152] - 控股股东购回股份价格按二级市场价格且不低于发行价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152] - 购回数量为已转让的全部原限售股份[152]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自愿接受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监督[15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存在股份限制减持情况 详见重要事项章节[199] 内部控制与审计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报表比例为100%[141]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报表比例为100%[141]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财务报告重大缺陷(0个)[142]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0个)[142] -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营业收入3%或≥资产总额3%[142] -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占营业收入1%-3%或资产总额1%-3%[142] -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营业收入1%或<资产总额1%[142] - 公司支付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天健报酬70万元[157] - 公司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连续年限为六年[157]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