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冠中生态(30094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冠中生态冠中生态(SZ:300948)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37.6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12.72万元同比增长23.05%[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789.51万元同比增长9.51%[25]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40202.9万元,同比增长37.66%[55] - 2021年公司净利润7812.56万元,同比增长23.05%[55] - 营业收入总额为4.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66%[67] - 第四季度营收1.51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总额同比增长42.63%至2.38亿元,其中分包成本增长93.99%至1.28亿元,占比53.66%[76] - 直接材料成本为5658.57万元,同比增长7.05%,占总成本23.78%[76] - 机械费用同比下降12.55%至1874.85万元,占比7.88%[76] - 其他费用同比增长31.80%至1601.51万元,占比6.73%[7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8.18%至732.79万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及投标费用增加[81]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106.30%至-15.56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且利息费用减少[81] 各业务线表现 - 植被恢复业务收入1.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29%,占营业收入比重29.74%[67] - 水环境治理业务收入532.3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11%,占营业收入比重1.32%[67] - 综合性治理业务收入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0.33%,占营业收入比重52.79%[68] - 园林绿化业务收入3855.4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88%,占营业收入比重9.59%[68]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毛利率为40.81%,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70] - 植被恢复业务毛利率为48.42%,同比上升5.93个百分点[70] 各地区表现 - 山东省地区收入2.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5%,占营业收入比重57.27%[68] - 西南地区收入9641.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11%,占营业收入比重23.98%[68] - 2021年新签省外合同金额占总合同金额91%[56] - 2021年省外订单数量占总订单数量52%[56]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9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2.16%[78][79] - 最大客户淄博高新城市投资运营集团销售额1.32亿元,占比32.74%[7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809.6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7.02%[79] - 最大供应商云南皓盛民爆集团采购额3079.99万元,占比12.94%[79] - 客户多为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或下属国有主体[5][9] - 公司客户多为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或下属的国有性质主体[125][129][13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53.60%[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亿元同比下降253.60%[8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083.52万元同比下降84.20%[8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3亿元同比上升1077.64%[8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5165.84万元同比上升140.95%[89] 资产和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10.97亿元同比增长56.3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95亿元同比增长70.31%[25] - 2021年公司总资产10.97亿元,净资产7.95亿元,资产负债率27.49%[58] - 货币资金从年初11.30亿元增至年末16.2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8%至14.83%[93] - 应收账款从年初1.94亿元增至年末3.1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29%至28.99%[93] - 合同资产从年初2.38亿元增至年末3.29亿元,但因资产总额增长导致占比下降3.89%至30.00%[93][94] - 长期股权投资从年初2027.91万元增至年末5316.41万元,占比上升1.96%至4.85%[94] - 短期借款从年初1900万元大幅减少至年末52.81万元,占比下降2.66%[94] - 应付账款从年初1.81亿元增至年末2.34亿元,但因资产总额增长导致占比下降4.39%至21.35%[94] - 资本公积从年初1.30亿元大幅增至年末3.17亿元,占比上升10.46%至28.92%,主要因IPO股本溢价[94] - 应收账款在资产结构中占比较高[9] - 公司应收账款在资产结构中的比重相对较高[130] 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 - 2019-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320.33万元、1456.97万元和1463.55万元[52]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授权专利39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52] - 研发人员数量60人同比增加62.16%[85] - 研发投入金额1463.5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64%[86] - 博士学历研发人员新增4人[86] - 公司主编国内行业标准《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技术标准》自2019年4月1日起实施[38] - 公司累计主编参编青岛市地方标准2项[38] - 公司完成省级工法6项[38] - 公司制订备案企业标准4项[38] - 公司拥有地质灾害防治甲级资质及多项专业资质[38] - 公司技术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三等奖等多项奖项[39] - 公司项目获山东省优质工程奖及艾景奖全国风景园林工程银奖等荣誉[39] - 公司自主研发团粒喷播植被恢复技术及优粒土壤制备工艺[40] - 公司业务覆盖矿山治理荒漠化治理及海岸带整治等全场景生态修复[41] - 公司拥有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证书[46] - 原材料来自秸秆、稻壳等农林废弃物和建筑渣土,成本低廉[47] - 公司自行研发喷播设备并定制加工,覆盖项目需求[47] - 新的大型搅拌喷播工作站和喷播机物联功能提升正在研制中[47] - 公司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46] - 公司拥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丙级资质[46] - 公司拥有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二级许可证[46] 合同和项目执行 - 全年累计签订合同金额为6.29亿元[45] - EPC模式项目占合同总额的86%[45] - 在全国累计实施488个生态修复项目[45] - 2021年公司新签订合同金额6.29亿元[58] - 新签建水县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合同金额4.54亿元[57] - 公司历史累计签订单个规模亿元以上合同达5个[57] - 招投标模式收入3.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42%,占营业收入比重92.27%[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将推进"数字化办公平台"和"物联网信息平台"筹建工作,加强办公数据、设备数据、项目数据采集[114] - 公司全员日报制已覆盖全部项目人员,2022年将狠抓工程管理日报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115][116] - 公司市场区域布局立足青岛本地,深耕山东区域,布局全国市场,重点跟进西南、西北、东北、华南地区项目[119] - 公司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重点推进大型搅拌站技术改造、喷播基质性能提升及特殊基质配置[120] - 公司将通过战略合作加强与央企国企、地方国有平台公司合作,已与山东高速集团、淄博土地发展集团等开展有效合作[117] - 公司计划拓展PPP项目、EPC+F项目及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模式,在风险可控基础上探索新实施方式[118] - 公司依托"技术中心/实验室"、"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为人员提供创新工作平台[120] - 公司工厂化育苗项目将实现中试和规模化落地生产,并计划拓展水污染治理、垃圾处置等新业务领域[113] - 公司2022年研发重点包括生态修复过程检测与评价标准体系的指标设计和标准制定[120] - 公司计划将土壤检测和土壤修复板块尽快做起规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113][118] - 公司项目管理建立工程总监负责制,设工程总监3名[122] - 公司实施阳光采购策略以降低成本[123] - 公司深化社会引才和校园引才的双轨机制[124][128] - 公司针对应收账款采取春节、中秋节、年末三个节点进行突击清收[130] 风险因素 - 存在因工程变更或审批程序耗时导致结算滞后的风险[8] - 若客户财务状况变化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坏账风险[9][10] - 2022年疫情可能导致政府环保领域财政支出调整或下降[5] - 各地政府招投标活动出现不同程度延期和暂停[6] - 专业人才储备可能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需求[7] - 公司面临因客户财务状况不佳导致的存货跌价及合同资产减值风险[129] - 公司可能因宏观财政政策紧缩导致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缩减或回款效率下降[125] - 全球疫情控制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环保领域财政支出和招投标活动[125]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577亿元[103] - 截至2021年末实际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769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8.68%[103][104]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8371.82万元,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103] - 生态修复产品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仅为22.6%,投入金额2314.62万元[104] - 补充工程项目营运资金投资进度达99.02%,投入金额1.538亿元[104]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86.85万元[106] - 批准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6] - 募集资金总额3.03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4567.76万元后净额为2.577亿元[103]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用途变更金额为0,变更比例0%[103][107] - 所有募投项目报告期内实现效益均为0[104]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占比33.3%[138]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占比33.3%[139]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信息披露,指定《证券时报》等四大报刊及巨潮资讯网作为披露渠道[141][142] - 公司资产权属清晰完整,拥有独立的采购和销售系统[146]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外的职务[147] - 公司设有独立财务部门并单独开立银行账户,未与控股股东共用账户[148]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与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44]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业务体系,具备自主经营能力[145][151] - 公司建立了与经营业绩挂钩的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140] - 纳入内控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比100%[192] - 纳入内控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比100%[192] -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以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为衡量指标 财务报告错报金额小于营业收入1%为一般缺陷 超过1%含但小于2%为重要缺陷 超过2%含为重大缺陷[193] -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资产管理相关的以资产总额衡量 错报金额小于资产总额0.5%为一般缺陷 超过0.5%含但小于1%为重要缺陷 超过1%含为重大缺陷[193] - 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93] - 公司报告期内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93] - 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93] - 公司报告期内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93]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77] 股东和股本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140,010,000股[10] - 公司总股本为14,001万股[187] - 董事兼总经理许剑平期初持股数为8,199,500股[154] - 许剑平通过年度权益分派及公积金转增股本增加持股4,099,750股[154] - 许剑平期末持股数增至12,299,250股[154] - 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初及期末持股数均为0股[154] 利润分配 - 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含税)[10]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7700550元[184]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84] - 每股派息0.55元(含税)[184] - 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140,010,000股[184]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303,250,084.19元[184] - 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87] - 不送红股[187] 其他财务数据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90%同比下降3.73个百分点[25] - 政府补助985.4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269.45万元[30] - 信用减值损失2636.6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8.69%[91] - 营业外收入935.9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0.19%[91] - 投资收益386.6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21%[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1.29万元,累计收益98.16万元[96][101] - 受限资产总额4672.78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001.85万元为保证金,固定资产2367.67万元和土地使用权1303.26万元为借款抵押[97] - 报告期投资额4.23亿元较上年同期2738万元增长1444.92%[98] 研发项目进展 - 公司栎类育苗及造林技术处于中试阶段,旨在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大幅加快造林速度,缩短造林周期,减少养护成本[83] - 喷播基质的集中混合、搅拌、配制及储存输送组合搅拌站研制处于中试阶段,旨在提升植被恢复速度、降低施工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喷播成本[83] - 生命共同体建筑技术研究处于小试阶段,旨在开发能效高、经济性好且可推广应用的太阳能-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实现“零碳”排放[83] - 东北地区露天采石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处于中试阶段,旨在为在东北地区极端低温和霜冻天气条件下开展规模化生态修复奠定技术和实践基础[83] - 工厂化乡土树种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处于中试阶段,旨在通过自主研发工厂化育苗LED光源、土壤基质,实现封闭条件下工厂化育苗自动控制,打破原有育种用地面积有限[83] - 喷播机械臂的研究处于中试阶段,旨在提高喷播设备生产效率,增加操作工人安全性、减轻工作强度,降低人工成本,缩短植被恢复工程周期[83] - 高寒高海拔地区风沙化和水土流失生态防控及治理技术研究处于中试阶段,旨在提升公司高寒高海拔地区风沙化和水土流失生态防控及治理技术水平[83][84] - 混凝土容器式垂直绿化技术研究处于中试阶段,旨在在立地条件或空间受限、且采取常规绿化手段无法满足景观建设的区域,有效利用空间,提高城市绿化率[84] - 森林抚育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处于试生产阶段,旨在生产出达到国家标准的有机堆肥质量,技术先进性预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84] - 西北干旱地区石灰石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处于中试阶段,旨在进一步推动公司生态修复相关技术在西北干旱地区的规模化应用[84] 人力资源 - 公司人才储备包括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博士后、博士、硕士等[124]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335人,其中母公司297人,主要子公司38人[178] - 公司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337人[178]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193人占比57.6%,技术人员60人占比17.9%,行政人员54人占比16.1%,财务人员14人占比4.2%,销售人员14人占比4.2%[179]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32人占比9.6%,本科150人占比44.8%,大专75人占比22.4%,大专以下78人占比23.3%[179] - 2021年公司完成职称晋升:正高1人,副高14人,中级33人,初级14人[181] - 薪酬政策实行绩效导向策略,将薪酬总额与公司经营绩效紧密结合[180] - 公司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12人[179]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 独立董事展二鹏于2021年3月22日离任[155] - 公司独立董事人数曾因展二鹏离任少于董事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155] - 展二鹏于2021年3月22日因个人原因离任独立董事[156] - 徐金光于2021年3月22日被选举为独立董事[156] - 独立董事变动后人数少于董事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156] - 李春林1967年出生现任公司董事长[157] - 许剑平1968年出生现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158] - 高军1975年出生现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158] - 由芳1968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