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5.31亿元,同比增长23.2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69.69万元,同比下降10.8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8003.46万元,同比增长0.27%[20]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股,同比下降28.0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9%,同比下降3.03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253.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0%[46] - 净利润7876.0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4%[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169.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0%[46] - 扣非归母净利润8003.4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7%[46]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642亿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53.4%至7.119亿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0.7%至7.169亿元,第四季度环比下降11.0%至6.377亿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612.9万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62.0%至2612.3万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24.0%至1985.6万元,第四季度环比下降1.3%至1958.9万元[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为9930.39万元,同比增长6.42%[63] - 管理费用为3767.07万元,同比增长45.86%[63] - 财务费用为3655万元,同比增长20.99%[64] - 研发费用为8257.13万元,同比增长20.00%[64] - 电线电缆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6.07%至2,165,170,484.70元[53][58] - 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4.94%至2,062,120,330.41元[5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38.47万元,同比增长148.52%[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2.488亿元,第二季度转为正数2973.9万元,第三季度为-1.093亿元,第四季度大幅改善至3.728亿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48.52%,从2020年的-9,148万元转为2021年的4,438万元[7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15.54%,从2020年的-3,733万元扩大至2021年的-11,780万元[7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8.40%,从2020年的15,246万元增至2021年的30,247万元[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868.79%,从2020年的2,364万元增至2021年的22,905万元[72] 业务线表现 - 电线电缆业务收入252.82亿元人民币,占比99.90%,同比增长23.15%[50] - 电力电缆产品收入219.59亿元人民币,占比86.77%,同比增长23.34%[50] - 其他业务收入255.9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65%[50] - 裸导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91%至97,140,613.41元[51] - 电力电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34%至2,195,927,780.78元[53] - 裸导线销售量同比增长85.44%至5,739.56吨[54] - 电力电缆及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外购量同比增长40.90%至9,513.95千米[54] - 电缆附件销售量同比下降53.90%至192,652.7套/个[54] 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05%至1,251,400,043.48元[51][53] - 华中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27%至273,091,660.07元[51][53] - 西北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99%至316,875,255.25元[51][53]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21项(含发明专利1项)[46] - 核电站用1E级K3电缆研发项目已完成小样检验,目标进入核电用电缆市场[65] - 防火分支电缆和环保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研发项目已完成鉴定并投入生产[65] - 电力储能系统用电池连接电缆研发项目已完成鉴定并投入生产[65] - 岸电系统用连接电缆研发项目已完成鉴定并投入生产,目标进入岸电和船用电缆市场[66]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8257.1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6%[69] - 30KV及以下智能电缆附件产品年销售约20000套,增加产值约800万元[68] - 公司已完成交联聚乙烯防护套开裂中压电力电缆技术研究,解决护套开裂问题[67] - 公司已完成防火电缆技术研究,提高产品防火性能[68] - 公司已完成耐火电缆技术研究,提高产品耐火等级[68] - 公司已完成计算机电缆技术研究,提高防干扰性能[68] - 中压电力电缆屏蔽技术研究处于试验阶段,旨在提高屏蔽效果[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经营计划聚焦市场拓展、生产效率提升及管理创新[98][99] - 应收账款增加可能影响资金周转和现金流量,带来流动性或坏账风险[1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较大,因下游客户主要采用赊销政策且上游原材料采购需占用大量资金[100] - 原材料成本占比约80%,主要来自铜和铝[100] - 投标至开标期间及签约至客户要货期间存在价格波动风险敞口[100] - 多数供货合同含铜铝价格联动条款,但联动计算具有滞后性[100] - 价格联动机制设最低波动比率触发条件,可能无法完全消化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100] 行业与市场 - 中国电线电缆行业2020年销售收入达1.08万亿元,同比增长5.02%[31] - 预计2021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将达1.1154万亿元[31] - 公司通过设立山东聚辰子公司拓展华北及东北市场[31] - 国家电网2022年计划电网投资达5012亿元,同比增长8.84%[38] -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和南网计划投入近3万亿元,相比十二五和十三五分别增加50%和14.3%[38] -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达到25%左右[39] - 预计2026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总体需求规模接近1.8万亿元[39] - 2020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CR5为12%,CR10为17.7%,CR20为22.9%[39] - 公司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电网工程中应用[37][38] - 公司被评为2021年中国线缆行业具竞争力企业100强[37] - 公司在非电力系统领域销售金额快速增长[38]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直销销售模式[36] - 公司通过国家电网10~330kV多种电缆产品供应商资质审核[38] 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96.91万元,较2020年的281.01万元下降30.0%[2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07万元,2020年为-4.26万元,2019年为-0.95万元[25] - 2021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金额为14.36万元,较2020年的928.08万元下降98.5%[26]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66.23万元,较2020年的1176.77万元下降85.9%[26] 资产与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18.08%上升至22.39%,增加4.31个百分点[75]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41.93%下降至33.17%,减少8.76个百分点[75]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从15.58%上升至19.60%,增加4.02个百分点[75] - 信用减值损失达-1,588万元,占利润总额的-18.69%[74] - 投资收益为255万元,占利润总额的3.00%[73] - 受限资产总额达3.81亿元,包括1.26亿元货币资金和1.33亿元房屋建筑物抵押[79] 募集资金使用 - 环保型轨道交通通用特种电缆建设项目投入金额为人民币35,266,060.87元,累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35,266,060.87元,资金来源于募集资金,项目尚在建设中[82] - 新能源用特种电缆建设项目投入金额为人民币29,890,326.16元,累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29,890,326.16元,资金来源于募集资金,项目尚在建设中[82] - 智能超高压电缆附件建设项目投入金额为人民币1,396,319.79元,累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1,396,319.79元,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项目尚在建设中[82] - 报告期内重大非股权投资合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66,552,706.82元,累计投入金额为人民币66,552,706.82元,所有项目均未实现收益[82] - 公司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09,029,0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57,477,283.03元[88] - 报告期内公司实际使用募集资金为人民币83,147,500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为人民币83,147,500元[89] - 报告期内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金额为人民币85,000,000元,累计收到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为人民币1,144,100元[89] - 截至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75,473,900元,包含闲置募集资金临时用于其他用途金额[89] -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总额为0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88] - 环保型轨道交通用特种电缆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433亿元,实际投入3,354.67万元,投资进度为23.41%[92] - 新能源用特种电缆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7,366万元,实际投入3,228.35万元,投资进度为43.83%[92] - 高端装备线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320万元,实际投入0元,投资进度为0.00%[9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000万元,实际投入1,731.73万元,投资进度为100.00%[92] - 公司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93] - 公司使用不超过1.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93] - 公司后续使用8,5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继续进行现金管理[93] 公司治理与人员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7.5%)[105] - 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05] - 监事会设3名监事,其中职工监事1名[105] - 财务总监刘志庆于2021年2月7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15][116] - 董事衣进于2021年2月8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15][116] - 独立董事朱霖于2021年5月7日因工作安排原因辞职[116] - 徐积平于2021年2月22日被聘任为新任财务总监[116] - 董事长杜南平自2010年8月起任职并兼任多家子公司董事及高管职务[118] - 总经理姜一鑫自2010年4月起任职并兼任润邦售电等子公司董事及总经理[119] - 副总经理徐积平兼任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分管证券事务和投融资工作[119] - 监事会主席王雪琴自2014年5月起任职并兼任润邦售电监事[121] - 监事刘过成兼任山西亚通煤焦及北京亚通能源执行董事[121] - 职工监事李雯雯自2010年7月起任职现任履约部副部长[12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17.17万元[127] - 总经理姜一鑫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39.05万元[126] - 财务总监兼副总经理徐积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36.08万元[126] - 董事张茜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33.37万元[126] - 副总经理孙洪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8.39万元[127] - 副总经理周少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8.06万元[127] - 董事平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4.31万元[126] - 职工监事李雯雯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1.2万元[127] - 独立董事丁含春和杨黎明各获得津贴5万元[126] - 离任财务总监刘志庆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71万元[127]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包括审议季度报告、财务决算、审计机构续聘等关键议案[128]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29] - 董事杜南平、张茜等5人全程现场出席7次董事会会议[129] - 董事丁含春以通讯方式参加全部7次董事会会议[129] - 董事杨黎明现场出席3次会议,通讯出席4次会议[129] - 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2020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专项说明[132][133]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续聘2021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133] - 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补选独立董事及聘任财务总监事宜[13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2021年度董监高薪酬方案[133]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均未提出异议,所有建议均被采纳[130][131]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766人,其中母公司583人,主要子公司183人[136] - 生产人员395人占比51.6%,销售人员136人占比17.8%,技术人员118人占比15.4%[136]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33人占比17.4%,大专150人占比19.6%,中专及以下483人占比63.1%[136] - 公司建立宽带薪酬体系并实施员工培训计划[137][138]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6.2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4.69%[6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9.5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0.96%[61] 分红政策 - 以4.585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5] - 现金分红总额1375.5万元,占可分配利润37108.2万元的3.7%[139] - 每股派息0.3元(含税),以总股本4.585亿股为基数[139] - 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3.71亿元[141] - 公司承诺每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期可分配利润的10%[168]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占比80%[169]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占比40%[169]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占比20%[169] - 重大资金支出指未来十二个月内对外投资累计支出达到最近审计净资产30%或资产总额20%[169] - 调整利润分配政策需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167] - 公司至少每三年重新审阅一次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及利润分配政策[167] - 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分配利润[167] - 公司可结合现金与股票股利方式进行利润分配[168] - 公司原则上每年度进行一次分红,董事会可提议中期现金分红,股东大会决议后两个月内完成派发[170] 金融工具与投资 - 金融衍生工具初始投资成本为人民币24,423,383.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人民币-869,250.00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为人民币5,069,117.50元,累计投资收益为人民币2,427,802.49元,期末金额为人民币18,485,015.50元[84] 内部控制与审计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99.98%[147]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00%[147]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营业收入1%或利润总额5%或资产总额1%[147]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营业收入3%或资产总额3%[147]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48]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48]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8]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8]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49] - 非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缺陷[149] - 公司聘任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费用88万元[200]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已连续提供审计服务4年[200]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服务费用为35万元[200] - 公司未改聘会计师事务所[200]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51] - 公司因未按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被处以罚款3万元[151] - 公司因危险废物标识牌设置及台账不规范被处以罚款20万元[151] - 公司因乳化液池液体溢流至外环境被处以罚款41万元[151] - 公司污染源主要涉及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四方面[152] - 公司已建立符合ISO14001:2015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153] - 公司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
中辰股份(30093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