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友联众(30093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三友联众三友联众(SZ:300932)2023-04-26 16:0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以175,881,318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3] - 2021年度权益分派以125,629,51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共派发现金红利37,688,853.9元,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到175,881,318股[144] -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175,881,31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2,864,571.34元,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45][146] - 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为22,864,571.34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46] 子公司情况 - 公司控股子公司青县择明朗熙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5%[6] - 公司境外控股子公司韩国三友株式会社,持股比例为51%[6] - 2022年新设三友装备、三友汽车、三友精密,出资额均为2000万元,出资比例100% [60] - 三友电力科技总资产592,416,480.73元,净资产169,399,190.32元,营业收入748,471,229.85元,营业利润46,603,664.68元,净利润44,180,065.76元[91] - 宁波甬友总资产489,621,167.33元,净资产165,912,760.98元,营业收入277,485,021.20元,营业利润13,039,757.17元,净利润17,778,587.67元[9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18.52亿元,较2021年增长9.45%[2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85.88万元,较2021年下降35.29%[2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7亿元,较2021年增长186.90%[2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27.64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8.56%[2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9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34%[29]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37亿元、5.21亿元、4.63亿元、4.31亿元[30]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656.02万元、2345.74万元、1886.31万元、1697.81万元[30]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23.12万元[32]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84.35万元[32] - 2022年企业取得子公司等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为501.54万元[32]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080483.28元,2021年为21280721.14元,2020年为12326578.15元[33] - 个税返还215914.49元,减免税款614250.00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合计830164.49元[33] - 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8.52亿元,较上年增长9.45%[45]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5%[5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85.8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29%[5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磁保持继电器销售增长和收购青县择明使合并报表收入增加[50] - 2022年产品毛利率下降,通用功率继电器因市场需求回调、产线产能爬坡固定成本增加,磁保持继电器订单毛利率低,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增加材料成本[51] - 2022年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235.61万元,因合并报表新增企业管理费用和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51] - 2022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7.65%[54] - 2022年营业收入18.52亿元,同比增长9.45%,工业收入占比100% [56] - 2022年工业营业成本15.36亿元,毛利率17.06%,同比减少2.17% [57] - 2022年销售费用5858.87万元,同比增长6.85%;管理费用1.01亿元,同比增长34.54%;财务费用 -922.28万元,同比下降141.41%;研发费用9639.87万元,同比增长30.80% [61]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470人,较2021年的438人增长7.31%,占比11.93%,较2021年的11.50%增长0.43%[68]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96398731.5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20%,较2021年的73699303.16元及4.35%有所增长[68][69]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44304702.99元,同比增长41.71%;现金流出小计1977096235.83元,同比增长35.89%;现金流量净额167208467.16元,同比增长186.90%[69]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46751981.44元,同比增长22.40%;现金流出小计1559020362.44元,同比下降5.04%;现金流量净额 -212268381.00元,同比下降60.80%[69]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7568073.37元,同比下降65.34%;现金流出小计223371260.40元,同比下降26.60%;现金流量净额84196812.97元,同比下降85.56%[69]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2825472.18元,同比下降56.88%[69] - 2022年投资收益2179230.1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47%;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9084.81元,占比0.24%;资产减值 -8185053.99元,占比 -13.05%等[72] - 2022年末货币资金279115205.17元,占总资产比例10.10%,较年初比重增加2.18%;固定资产843245347.08元,占比30.51%,较年初比重增加10.46%等[7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235982482.41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54486.31元,本期购买金额10990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1334000000.00元,期末数1336968.72元[73]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合计214859616.41元,包括货币资金94833197.20元、应收票据2753296.46元等[73] - 报告期投资额为389,488,572.14元,上年同期为340,668,902.37元,变动幅度为14.33%[74]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继电器收入15.32亿元,占比82.72%,同比增长3.17%;互感器收入1.94亿元,占比10.46%,同比增长134.51% [56] - 境内收入14.68亿元,占比79.23%,同比增长7.49%;境外收入3.85亿元,占比20.77%,同比增长17.65% [56] - 直销收入17.72亿元,占比95.66%,同比增长9.30%;代销收入8037.98万元,占比4.34%,同比增长12.99% [56] - 继电器销售量6.55亿只,同比下降8.17%;生产量6.54亿只,同比下降11.43%;库存量6560.65万只,同比下降1.72% [57] - 互感器销售量7662.15万只,同比增长93.93%;生产量7040.36万只,同比增长64.76%;库存量766.21万只,同比下降44.80% [57] 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继电器市场到2025年将达到589.5亿元,2020 - 2025年五年平均增长率约为8.5%[34] - 到2025年,全球电磁继电器的需求量约为119.4亿只,2020 - 2025年五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2%[34] - 到2025年,我国控制继电器行业销售额达到322亿元,“十四五”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目标为5%;中国控制继电器本土企业销售额达到217亿元[35] - 预计2014年至2035年间,全球配电领域投资额达242亿美元,新增配电线路2420万公里,改造旧电网配电基础设施投资31700亿美元[35] - 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2018年约为238亿美元,2023年将达到613亿美元,2025年约为895亿美元[35] - 未来几年全球互感器市场将保持4.35%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发展,到2026年,全球互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07亿美元[35] - 2020年,我国磁性材料元件行业共实现销售额611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3.8%[35] - 到2025年,我国磁性材料元件行业销售额达到780亿元,“十四五”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目标为5%;中国磁性材料元件本土企业销售达到678亿元[35]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主营业务为继电器及互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37] - 公司继电器产品涵盖通用功率、磁保持、汽车和新能源继电器四大类,互感器核心产品有微型电流、电压互感器等多种类型[37][41] - 公司采购业务流程包括制定计划、实施和管控,结构件及重大项目采用定价权与采购权分离管理[42] - 通用功率继电器采用“按单生产 - 适当库存”模式,磁保持、汽车和新能源继电器采用柔性生产方式[42] - 公司销售以直销为主,采用事业部营销制,分四个营销中心[43] - 公司研发工作覆盖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新产品开发分立项、技术方案等四个阶段[43][44]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自2010年起持续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543项,其中发明专利75项,实用新型专利451项,外观设计专利17项[46] - 2022年公司获得“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广东省制造企业500强”等多项荣誉[42] - 公司检测中心获中国CNAS、德国VDE、美国UL认证[47] - 公司通过ISO9001:2015、ISO14001:2015、IATF 16949:2016三大体系认证[47] - 公司通用功率继电器全部通过UL及CQC认证,大部分获德国VDE、TÜV认证,部分新能源继电器产品通过CCC认证和欧盟CE认证[47] 公司项目进展 - 东莞新建生产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2022年下半年部分投产[52] - 宁波甬友增资扩产项目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年产4亿只继电器,2022年通过相关验收并获荣誉[52] - 青县择明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2022年下半年开工,总工期15个月[52] - 东莞三友新厂房自建项目本报告期投入63,841,563.79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160,050,900.42元[76] - 青县择明新厂房自建项目本报告期投入46,918,624.34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46,918,624.34元,进度为11.66%[77] - 非股权投资项目合计本报告期投入110,760,188.13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206,969,524.76元[77] - 2021年公开募集资金总额70,478.17万元,本期已使用20,353.16万元,已累计使用60,281.66万元[79]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1,829.2万元,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比例为0.00%[7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77,773.50万元,扣除相关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为70,478.17万元[7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70,478.17万元,超募资金净额为9,169.85万元[80][8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5,740.04万元、已支付发行费用394.09万元,置换已完成[80][86] - 公司使用2,75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0][84][85] - 公司可使用不超30,000.00万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及不超20,000.00万元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0] - 截至报告期末,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及利息共11,829.20万元存放于专户[80] - 宁波甬友增资扩产项目投资金额调增为39,278.12万元,变更后拟投入募集资金38,994.66万元[80][85] - 宁波甬友增资扩产项目投资进度87.12%,汽车及新能源项目59.64%,模具中心等项目75.12%,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