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财报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以下是严格按照主题分组的结果,每个主题下只包含单一维度的信息,并保留了原始关键点和对应的文档ID引用。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087亿元,同比增长17.0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33.44万元,同比增长30.2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72.5万元,同比下降5.4%[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087亿元,同比增长17.0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3.44万元,同比增长30.21%[20]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0,870.8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06%[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3.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21%[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72.5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40%[46] - 营业收入总额4.09亿元,同比增长17.06%[5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至119.32万元[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产品所需板材及元器件等大宗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6] - 研发投入总额1677.17万元,占营业收入4.10%,同比增加472.14万元,增幅39.18%[49] - 直接材料成本1.99亿元,占营业成本74.91%[5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18%至1677.17万元人民币[6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92.97%至-261.93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6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95%至2348.20万元人民币[6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71%至2981.23万元人民币[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收入3.99亿元,占比97.66%,同比增长16.43%[53] - 检修业务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32.04%[53] - 车辆电气设备毛利率35.93%,同比下降6.08个百分点[55] - 全年共实施42个新造项目、12个检修项目、配套车辆1,725辆[47] - 城轨、地铁项目合计配套1,581辆[47] - 高铁、动车项目合计配套144辆[47] - 公司主要研发项目包括车载逻辑控制单元(LCU)和蓄电池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均处于批量生产或小批量生产阶段[63][66] 各地区表现 - 东北地区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68.46%[53] - 公司产品覆盖国内已开通城轨线路城市的70%[42] - 公司参与车辆设备配套的城市达28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达12个[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政府上市奖补资金及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6] - 市场竞争加剧致使毛利率降低[6] - 公司技术研发投入增加[6] -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经营能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7] - 加大研发投入 做好新技术储备 引进行业领先技术人才 组建专业研发团队[102]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103] - 公司资产规模出现大幅增长[104]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将扩大产销规模[104] - 2022年计划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16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13.91万元,同比增长26.10%[20]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4993.30万元,为单季度最高[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6.10%至5613.91万元[7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2505.87%至-3.52亿元[7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9.61%至182.53万元[70]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公司拥有专利87项 其中发明专利8项 实用新型专利78项 外观设计专利1项[40]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专利10项[40] - 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LED驱动电源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优秀奖[40] - 轨道车辆车厢LED照明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0] - 轨道车辆网络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0]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7.24%至68人[67]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同比增长25.00%至5人[67] - 30-40岁研发人员同比增长20.69%至35人[67] - 研发投入金额为1677.1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10%[68]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3.88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94.87%[61] - 客户1销售额为2.99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3.08%[61] - 客户2销售额为5402.72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3.22%[6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1.00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8.19%[61] - 供应商1采购额为4228.41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6.09%[62] - 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 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10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49829.08万元,超募资金9829.08万元[83][84]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18698.76万元,尚未使用资金31981.57万元(含利息收入851.25万元)[83][84] - 城轨车辆电气设备生产线项目投资进度5.26%,累计投入579.15万元[85] - 高铁检修生产线项目投资进度17.85%,累计投入2677.18万元[85] - 研发中心项目投资进度75.71%,累计投入4542.43万元[8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额8000万元,实际投入7200万元,完成率100%[87]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4亿元,实际投入14998.76万元,完成进度37.5%[87] - 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9829.08万元,实际投入2900万元,完成率29.5%[87] - 使用29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已获股东大会批准[88] - 向全资子公司深圳研奥注资4000万元实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88] - 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504.95万元,支付发行费用1286.76万元[88] - 截至2021年末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31981.57万元(含利息)[89] - 其中891.57万元存放专户,31090万元用于购买现金管理产品[89] 资产与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达13.37亿元,同比增长10.74%[2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6.01个百分点至17.68%[74]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8.64个百分点至21.90%[74]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5个百分点至12.00%[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品)期初数为2000万元,期末数为31226.72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6.72万元[77][8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4794.3万元,期末数为4781.56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2.75万元[77][81] - 金融资产小计期末余额为36008.28万元,较期初增长430.0%[77]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购买总额为18.75亿元,出售总额为15.84亿元[77][81] - 受限资产总额为4082.58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23.58万元为票据保证金,应收票据2159万元用于银行承兑[78] - 公司应收账款较高影响资金周转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103] 政府补助与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政府补助金额达2006.57万元,较2020年489.76万元增长309.6%[25] 利润分配预案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元(含税)[8] - 分配基数为公司总股本7860万股[8] -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8元(含税)[153][155]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54] - 可分配利润为1.658亿元[153] - 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7860万股[153] 行业与市场数据 - 2021年高铁运营里程达4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168公里[31] - 公司中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铁3号线项目[32]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配套产品和动车组列车照明系统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101]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被评为吉林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 - 公司被评为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40] - 公司被评为长春市科技型小巨人企业[40] - 公司被评为创新型中小企业[40]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无重大差异[115] - 公司业务独立拥有完整生产营销采购系统[116] - 公司人员独立高管专职在司任职无控股股东兼职[117] - 公司资产独立拥有土地厂房设备及知识产权[117] - 公司机构独立建立完整法人治理结构[117] - 公司财务独立拥有独立核算体系及银行账户[117]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占合并财务报表的100%[159]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57]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60]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60]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60]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61]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61] 关键财务比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85%,同比下降3.53个百分点[20] - 基本每股收益0.96元/股,同比下降2.04%[20] -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毛利率33.59%,同比下降3.79个百分点[55] 签约与客户拓展 - 2021年公司合并签约额3.29亿元[46] - 新拓展客户12家,增加收入176.40万元[46] 智能化与质量体系建设 - 加速智能化线束生产线建设 电子车间智能产线建设 机加车间现场改造 布局自动化焊接应用及其他智能化应用[98] - 建立公司质量和售后服务管理大数据平台 包括以往问题积累 电器件故障 质量知识和经验[97] - 建立基于产品的对外展示信息平台 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展示质量检验信息 通知执行 欠件安装情况和质量问题处理状态[97] - 以TS22163标准(IRIS)为依托搭建公司质量体系相关业务流程 实现规范透明高效的无纸化办公[96][97] - 组建专业测试团队 搭建各产品标准化体系 完善企业标准 试验标准 新材料验收标准等标准化文件[95] - 开发自动测试及老化工装设备 为批量生产提供保障[95] 风险因素 - 原材料价格骤涨极大增加采购成本和管理难度 若大幅波动将对生产成本核算及控制产生不利影响[99] - 2020年1月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供应链造成短期影响[105] 股东大会与投资者关系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75.02%[11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66.17%[119]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66.68%[119] - 公司2021年4月26日通过网络召开2020年年度业绩说明会[107] - 公司2021年5月14日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107] 董事会与监事会运作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111]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112] - 董事会成员共9人,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6次,无缺席或连续两次未亲自参会情况[137] - 董事李彪现场出席董事会6次(占比100%),出席股东大会3次[137] - 董事闫兆金现场出席董事会5次(占比83.3%),以通讯方式参会1次,出席股东大会3次[137] - 董事李波现场出席董事会5次(占比83.3%),以通讯方式参会1次,未出席股东大会[137] - 5名董事(靳一凡/尚会永/胡元木/刘胤宏/裴巍)现场出席董事会1次(占比16.7%),以通讯方式参会5次[137] - 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5次,占比专门委员会总会议次数的62.5%(5/8)[141][142] - 战略/薪酬/提名委员会各召开会议1次,分别占比12.5%[141] - 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本年度共召开8次会议[141][142] - 全体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均未提出异议[138] - 董事提出的建议均被公司采纳[139] 高管薪酬与持股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报告期薪酬总额为931.5万元[123] - 总经理闫兆金2021年薪酬为94.5万元[122] - 副总经理李波2021年薪酬为90万元[122] - 副总经理郝明亮2021年薪酬为90万元[122] - 副总经理许东春2021年薪酬为63万元[122] - 监事殷凤伟2021年薪酬为45万元[122] - 监事杜继远2021年薪酬为4.5万元[122]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石娜2021年薪酬为45万元[122][123] - 董事长李彪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0.41万元[134]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波税前报酬总额为69.93万元[134] - 董事兼总经理闫兆金税前报酬总额为69.24万元[134] - 董事兼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石娜税前报酬总额为65.21万元[134] - 副总经理郝明亮税前报酬总额为64.64万元[135] - 副总经理许东春税前报酬总额为64.04万元[135] - 副总经理张宝泉税前报酬总额为63.54万元[135] - 监事会主席殷凤伟税前报酬总额为47.82万元[135] - 监事杜继远税前报酬总额为50.83万元[135] - 职工监事高孟先税前报酬总额为48.28万元[135] - 董事闫兆金持有公司股份945,000股[121] 高管变动 - 原总经理李彪于2021年8月25日因工作安排辞任总经理职务[124] - 闫兆金于2021年8月25日由副总经理改任总经理[124] 员工结构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707人,其中生产人员451人占比63.8%[146] - 员工教育程度中专及以下246人占比34.8%,专科277人占比39.2%[146] - 母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人[146] - 技术人员71人占比10%,财务人员13人占比1.8%[146]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10人占比1.4%[146] - 本科教育程度员工174人占比24.6%[146] - 销售人员91人占比12.9%,行政人员81人占比11.5%[146] - 报告期末母公司员工602人,主要子公司员工105人[146] 社会责任与捐赠 - 公司2021年1月22日向所属区政府捐赠医用防护服1000套[167] - 公司2021年10月25日通过市慈善总会公益性定向捐款10万元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学生[167]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环保违法违规事项[167] - 公司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167] 承诺与协议 - 公司实际控制人长春研奥集团承诺自2020年12月24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股份[172] - 长春研奥集团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所持股份总数的25%[172] - 长春研奥投资合伙企业承诺锁定期届满后按证监会及深交所规则减持股份[174] - 公司承诺若违反股份减持承诺则将转让收益归公司所有[172][174] - 所有承诺方报告期内均未发生违反承诺的情况[172][174] - 北京融创天成投资管理中心等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76] - 股东减持承诺有效期自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2月23日[176][177][178] - 王晓勇等个人股东承诺若违反锁定期规定则转让收益归公司所有[178] - 贯春艳等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79] - 董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79][180] - 李彪和李善群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至2023年12月23日)不转让股份[180]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179] - 若上市后6个月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79] - 所有相关方在报告期内均未发生违反承诺的情况[178][180] - 李彪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181] - 李彪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发行人股份[181]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84] - 杜继远等承诺人锁定期自动延长条件为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182] - 承诺人担任
研奥股份(30092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