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凌科技(30092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南凌科技南凌科技(SZ:300921)2022-04-25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5.767亿元,同比增长16.5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82万元,同比下降17.42%[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50万元,同比下降31.33%[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03万元,同比下降52.56%[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8元/股,同比下降37.66%[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82%,同比下降23.96个百分点[23] - 2021年末总资产为9.308亿元,同比增长5.70%[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0万元[24] - 2021年政府补助金额为400.5万元[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050.4万元[2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7673万元,同比增长16.50%[57] - 净利润6222万元,同比下降18.17%[57] - 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5.767亿元同比增长16.50%[64][65] - 整体毛利率33.84%同比下降3.84个百分点[69] - 信息传输行业毛利率26.93%同比下降10.61个百分点[6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902.68万元同比下降52.56%[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9.62亿元同比激增6109.76%[8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17.2万元同比下降99.06%[83] - 报告期投资额19.62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3159.72万元,同比增长6109.76%[93]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6.62万元[95]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累计投资收益1023.76万元[95] - 公司2021年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2,819,900元[177] 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5244万元,同比增长57.45%,占营业收入9.09%[57][5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7.45%至5243.60万元,主要因引进高端人才及加大软件定义产品研发投入[79]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45.71%至4532.29万元,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和上市后专业咨询费用增加[79] - 凌网服务本地网络成本同比下降2.55%至1.2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40.59%降至31.98%[73] - 凌云服务本地网络成本同比激增338.71%至1613.67万元,骨干网络成本增长125.38%至746.32万元[73] - 数字化工程设备及软件采购成本同比大幅增长329.58%至4879.70万元[73] - 设备及软件采购总成本同比增长78.99%至8185.23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14.82%升至21.45%[75] - 服务采购及其他成本同比上升175.60%至1553.63万元[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凌网全球(IP-VPN虚拟专用网解决方案)、凌网神州(企业级互联网服务)及凌网港(网络基础设施托管服务)等企业专用网络服务[12] - 凌云服务包含云连接、云计算、云应用、云安全等软件定义类服务以及私有云[12] - 数字化工程业务主要为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建设提供解决方案[12] - 云连接业务依托SD-WAN产品线,聚焦企业云上云下资源互联、云间资源互联场景[12] - 南凌边缘云计算业务提供云网深度融合的混合、异构边缘计算资源和服务[12] - 云应用业务包含云WiFi、云灾备等一系列应用服务[12] - 云安全业务主要为以SASE/SSE架构为基础的SD-WAN安全解决方案[12] - 云灾备业务依托南凌自有云平台,提供系统云端备份、恢复服务[13] - 云WiFi业务可为分支机构较多的客户提供一站式海量分支数字化终端的事态感知与告警服务[13] - 公司2021年战略性调整业务结构 确立凌网服务、凌云服务、数字化工程三大核心业务[42] - 公司成功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D-WAN 2.0产品[42] - 凌云服务包含云连接、云计算、云应用、云安全及私有云五大板块[45] - 云连接服务依托SD-WAN产品线实现私有云与公有云无缝整合[45] - 云安全服务以SASE/SSE架构为基础构建下一代安全解决方案[45] - 私有云服务提供定制化云平台及桌面云办公、云视频会议等专业解决方案[46] - 凌网服务收入38854万元,同比下降2.93%[57] - 凌云服务收入10574万元,同比增长42.78%[57] - 数字化工程收入7712万元,同比增长331.46%[57] - 其他业务收入534万元,同比增长88.70%[57] - 数字化工程收入7712万元同比增长331.46%[65][69] - 凌云服务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42.78%[65][69] - 公司持续推动自研SD-WAN技术迭代,为行业客户提供更大规模接入场景和更智能服务体验[110] - 公司加大软件定义分支开发投入,为分支机构较多客户提供一站式海量分支数字化终端服务[110] - 公司进一步加大云安全产品开发力度,通过云原生安全架构提供分布式云安全服务[110] - 公司即将推出边缘计算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家门口"的专有云资源[110] - 公司聚焦商企市场和头部客户,扩大"云+网"服务方案及数字化应用场景解决方案[111]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2.247亿元同比增长22.48%[65][69] - 境外地区收入2740万元同比增长2.72%[65] - 公司在全球建成业务节点65个,覆盖国内36个城市及境外3个地区[53] - 公司扩充海外业务节点提高全球网络服务能力,挖掘海外市场价值[112] 行业与客户表现 - 制造业收入1.165亿元同比微降0.42%[64][69] - 金融业收入8354万元同比微降0.97%[65][69]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9763万元同比增长82.53%[64][69]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9973.3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7.29%[7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1.7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5.33%[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到2025年85%的企业新建数字基础设施将部署在云上 当前比例仅为20%[37] - 超90%的应用程序将会云化 超80%的应用将会嵌入AI[37] - 全球2024年SASE总收入预计达到110亿美元[39] - 未来40%的企业将有明确策略采用SASE架构[39] - 公司持续关注数字经济产业链,加速布局算网融合、SASE/SSE等领域[108]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布局算网融合、SASE等前沿技术领域[109] - 公司面临疫情导致项目实施进度放缓、验收延迟及客户数字化转型滞后的风险[115] - 公司面临技术更新换代可能导致收入增长乏力、竞争力削弱的风险[116] - 公司面临核心人才资源不足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的风险[117] - 公司面临电信资源采购成本上升及带宽资源供应受限的风险[119]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178人同比增长17.11%[81] - 研发投入金额5243.6万元同比增长57.45%[8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9.09%较上年提升2.36个百分点[81]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54项[50] - 2020年中国云网络服务市场规模达279亿元[49] 资产与投资活动 - 货币资金2.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7.99个百分点[87] - 交易性金融资产4.03亿元新增占比43.32%[87] - 投资收益1023.76万元占利润总额15.47%[85] - 应收账款1.22亿元占总资产13.09%同比提升3.86个百分点[8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4.03亿元,期末金额4.03亿元[95] - 金融资产中募集资金投资部分初始成本3.83亿元,期末金额3.83亿元[95] - 金融资产中自有资金投资部分初始成本2000万元,期末金额2000.93万元[95] - 募集资金总额5.28亿元,本期已使用5117.99万元[97]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4.77亿元[97] - 超募资金30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8] - 报告期末募集资金专户余额4.89亿元[98] - 网络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28,111千元,实际投资1,535.53千元,投资进度5.46%[10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9,007千元,实际投资582.46千元,投资进度6.47%[101]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额5,000千元,实际投资0元[101]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总额42,118千元,实际投资2,117.99千元[101] - 超募资金总额10,674.82千元,其中3,000千元(占28.1%)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1]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发行费用5,823,029.92元[101] - 公司批准使用不超过5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和20,000万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进行现金管理余额为38,300万元[102]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总股本为131,687,370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0元(含税)[4]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921[18]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1006号深圳国际创新中心A栋16层[18]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518033[18]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nova.net.cn[18][19] - 公司董事会秘书姓名为喻荔[19]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姓名为王魏琦[19] - 公司联系电话为0755-83433258[19] - 公司传真号码为0755-82720718[19]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于深圳国际创新中心A栋16层证券投资部[20] -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媒体包括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20]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股东大会3次[126]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9次[127] - 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127]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8次[128] - 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28] - 修订《公司章程》3次并完善修订26个制度文件[132] - 公司资产与股东资产完全独立无违规占用情况[136]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控制企业任职[137] - 公司财务独立未与控股股东共用银行账户[138] - 公司业务独立无同业竞争或不公平关联交易[141]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0.31%[14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39%[14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5.18%[142]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公司采纳董事所有建议[164][165] - 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财务决算、利润分配等议案[166][167]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增补独立董事议案[167] - 战略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海外业务布局等议案[16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67]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187]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00%[187]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涉及总资产错报金额占最近会计年度经审计资产总额1%以上[188]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涉及净资产错报金额占最近会计年度经审计净资产总额2%以上[188]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涉及收入错报金额占最近会计年度经审计收入总额1%以上[188]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涉及利润错报金额占最近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5%以上[188]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缺陷导致绝对损失金额占公司资产总额1%以上[188] - 财务报告一般缺陷定量标准:涉及总资产错报金额小于最近会计年度经审计资产总额0.5%[188] - 财务报告一般缺陷定量标准:涉及收入错报金额占最近会计年度经审计收入总额0.5%以下[188] - 报告期内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88] - 公司报告期内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199] - 公司暂无后续精准扶贫计划[199] 股权激励与高管持股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树林期末持股增至34,965,000股,较期初增加15,600,000股[144] - 董事蒋小明期末持股增至34,857,000股,较期初增加15,492,000股[144] - 董事、副总经理陈金标通过激励计划及利润分配新增持股36,000股[144][145] - 副总经理黄玉华通过激励计划及利润分配新增持股108,000股[145] - 副总经理刘学忠通过激励计划及利润分配新增持股36,000股[145] - 副总经理侯刚通过激励计划及利润分配新增持股108,000股[145]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期末持股70,110,000股,较期初增加31,380,000股[145] - 陈永明于2021年07月12日被选举为独立董事[146][147] - 喻荔于2022年01月20日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147] - 傅向华于2021年07月12日因个人原因离任独立董事[147] - 陈金标于2022年01月20日因工作调整离任董事会秘书[147] - 陈树林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48][153] - 陈金标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150][153] - 蒋小明现任公司董事并拥有香港永久居留权[149] - 刘青现任公司董事并为香港籍[150] - 黄玉华现任公司副总经理[153] - 侯刚现任公司副总经理[15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84.55万元[158][159]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树林税前报酬为102.78万元[159] - 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陈金标税前报酬为83.1万元[159] - 副总经理黄玉华税前报酬为119.73万元[159] - 副总经理侯刚税前报酬为117.55万元[159] - 副总经理刘学忠税前报酬为46.88万元[159] - 董事会秘书喻荔税前报酬为39.51万元[159] - 独立董事陈永明任职期间税前报酬为3万元[159][161] - 独立董事张建斌税前报酬为6万元[159] - 独立董事王海茸税前报酬为6万元[159]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总量120万股,其中第一类限制性股票24万股[178]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8,335,720元[173]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2.3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30,288,095.10元,占可分配利润的17.4%[177] - 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为每10股转增8股,合计转增58,335,720股[173] - 公司2021年末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178,301,900元[177] - 公司实施2020年度权益分派时总股本调整为73,159,650股[173] - 2021年3月9日首次授予56名激励对象100万股限制性股票 其中第一类24万股 第二类76万股 授予价格21.55元/股[180][182] - 2021年5月14日完成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 共授予6名激励对象24万股[180][184] - 因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数量由24万股调整为43.2万股[184] - 2022年1月20日调整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价格由21.55元/股下调至11.53元/股[181]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数量由76万股调整为136.8万股 预留授予数量由20万股调整为36万股[181] - 2022年1月20日向30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第二类限制性股票36万股 授予价格11.79元/股[181] - 董事长陈树林获授6万股限制性股票 期末持有10.8万股[182] - 副总经理黄玉华和侯刚各获授6万股限制性股票 期末各持有10.8万股[182] - 董事陈金标 副总经理刘学忠和香港南凌董事罗俊强各获授2万股限制性股票 期末各持有3.6万股[182] - 高级管理人员合计获授24万股限制性股票 期末合计持有43.2万股[182] 员工结构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396人,其中研发人员178人,占比45.0%[170] - 公司报告期末销售人员130人,占员工总数32.8%[170] - 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264人,占员工总数6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