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融科技(30091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海融科技海融科技(SZ:300915)2022-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47亿元,同比增长30.6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29.4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523.51万元,同比增长3.18%[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1.2493元/股,同比增长9.71%[20]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7.47亿元,同比增长30.66%[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9.49%[3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02亿元,环比增长3.13%[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0万元,环比下降54.8%[2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47亿元,同比增长30.66%[61] - 植脂奶油产品收入6.81亿元,占总收入91.23%,同比增长31.89%[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71.19%,金额3.00亿元,同比增长37.75%[68] - 直接人工成本2,658万元,同比增长46.31%[68] - 其他成本6,92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90.14%[68] - 销售费用1.31亿元同比下降3.67%[73] - 管理费用6385.13万元同比上升29.73%[73] - 财务费用-197.58万元同比下降2344.33%主要系存款利息收入增长[73] - 研发费用3225.38万元同比上升45.85%主要系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及社保减免取消[73] - 运输费121.40万元同比下降96.42%主要系执行新收入准则调整至营业成本[75] - 展会推广费1449.61万元同比上升102.39%主要系疫情后恢复参展[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植脂奶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89%至68,139.99万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9.52%至37,344.57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9.50个百分点至45.19%[42] - 果酱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87%至2,848.94万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6.39%至2,016.93万元[42][44] - 香精香料毛利率同比上升6.35个百分点至27.8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92%至681.62万元[42] - 公司产品线覆盖植脂奶油、果酱、巧克力、食用油脂制品等六大品类[39][40] - 公司推出无脂肪无油、无胆固醇无蔗糖的健康奶油新品"飞蛋"系列[39] - 植脂奶油销量同比增长32.73%至56,038吨,库存量同比增长49.02%至7,523吨[53] - 植脂奶油库存量7,523吨,同比增长49.02%,主要为2022年销售备货[65] - 食品制造毛利率43.66%,同比下降9.27个百分点[64] - 公司产品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酱为主[104] - 已初步完成全线产品非氢化研究[104] - 将研究植脂乳脂混合型奶油和冷冻甜点系列产品[104] - 冷冻千层蛋糕已推出新口味和新包装,针对年轻人需求[105] 各地区表现 - 西南地区经销商数量同比增长35.71%至38家,为区域最高增幅[48] - 境外市场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33.77%,占比20.16%[61] - 产品出口至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110] - 控股子公司海融印度在印度当地进行生产和销售[110] - 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设立经销商[102] - 印度销售体系覆盖大部分邦[102] - 将强化华东华中华南市场并发展西南市场[102] - 将拓展西北东北及俄罗斯菲律宾韩国新加坡中东等市场[102] -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省级市场除西藏和港澳台[10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未来3年将丰富产品线重点发展植脂奶油和冷冻甜点系列[104] - 公司计划扩建上海奉贤厂区烘焙原料生产项目以提升产能[102] - 公司未来将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提升运营效率,整合现有财务、物流和销售订单系统[105] - 公司计划通过细分产品线、品类延伸和定制化手段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多元消费需求[105] - 公司正积极开拓新零售渠道包括网络品牌、生鲜APP和便利店平台[105] - 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590亿元[31] - 高溶解低脂奶油研发项目完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75] - 优选丝滑低脂奶油研发项目完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800万元[76] 现金流和投资活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06.03万元,同比下降27.90%[20] - 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1亿元,第四季度为5006万元[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7.9%至5706.03万元人民币[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134,947.6%至36.05亿元人民币[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暴涨23,071.18%至46.07亿元人民币[80] - 报告期投资额达10.27亿元,较上年同期1988.45万元增长5067.23%[87] - 认购理财产品冻结资金期末余额为1亿元,期初信用证保证金余额为190万元[85] 研发和创新 - 研发新增发明专利11件,累计拥有专利55件[33]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45.9%至3225.38万元人民币[7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3.87%提升至4.32%[78]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人数同比增长18.8%至19人[78] - 奶油升级改造项目投资三千多万元,稀奶油无菌生产线于2021年8月投产[38] - 公司通过NC系统节点打通和车间技改扩大产能并缩短交货期[37][38] - 2021年通过网络培训、视频直播等方式提供远程技术服务[36] 销售和客户 - 经销模式为公司主要销售模式,通过经销商买断产品并自负盈亏[40] - 直销模式主要面向规模化烘焙食品连锁经营企业[40]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92%至66,922.40万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7.60%至37,708.68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8.97个百分点至43.65%[46]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69%至7,771.04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0.77个百分点至43.69%[46] - 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合计7,014.11万元,占总营业收入9.40%[50][5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7014.1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9.40%[71] - 公司已采用SAAS营销管理软件进行CRM客户关系管理[105] 采购和供应商 - 公司原材料采购金额337,664,096.67元,包装物采购金额46,735,662.32元[5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6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7.11%[71] - 主要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108] 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额为15.99亿元,同比增长7.3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96亿元,同比增长5.69%[20] - 公司资产总额15.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8%[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9%[33]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82.53%大幅下降至21.41%[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9.0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56.32%[84] - 存货同比增长113.3%至1.38亿元人民币[84]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7.4%至3439.7万元人民币[84]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上海海象食品配料有限公司净利润为0.67305026百万元[100] - 子公司上海一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净利润为-0.63253245百万元[100] - 子公司海融(香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净利润为-0.11061199百万元[100] - 子公司Shineroad Foods (India) Private Limited净利润为5.38981237百万元[100] - 子公司Shineroad Foods (India) Private Limited营业收入为114.16617033百万元[100] - 子公司上海海象食品配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3.32121552百万元[100] 募集资金使用 - 2020年IPO募集资金总额10.5亿元,净额9.68亿元[90] - 截至2021年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2亿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91] - 募集资金结余7.9亿元,含理财产品7亿元+通知存款0.2亿元+活期存款0.7亿元[91] -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24.7%(累计使用2亿元/总募集资金8.1亿元)[89][91] - 超募资金53.73亿元(总募集96.77亿元-承诺投资项目43.04亿元)[89][92] - 承诺投资项目进度11.6%(累计投入0.5亿元/承诺投资总额43.04亿元)[9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已全额投入0.5亿元[92] - 募集资金闲置金额7.68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79.3%[89] - 超募资金总额为537.3362百万元[95] - 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50.0百万元[95] - 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12.53133667百万元[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790.1447百万元[95]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118]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19] - 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海瑚、黄海晓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承诺期限至2024年6月2日[18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80]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实际控制人所持股票锁定期自动延长[180]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8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81]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81][182] - 上海津彩投资等机构投资者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81] - 黄海瑚等股东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时持股数量的25%[182] -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时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82] -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时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82] - 协议转让方式要求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182] - 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除权除息调整后)[182] - 减持计划有效期自2020年12月2日至2026年6月2日[182]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83]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83] - 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183] - 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84] - 若因未履行承诺获得收入需在5日内将收入支付给发行人指定账户[183][184] - 上海津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及上海巧朵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适用相同减持比例限制[184] - 减持计算比例时承诺人与一致行动人持股合并计算[183] - 股份减持承诺有效期至2024年6月2日[183][184] -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买入的股份减持不受上述比例限制[183][184] - 减持需严格遵守证券法规及交易所业务规则[183][184] - 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185] - 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185] - 协议转让方式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股份总数5%[185] - 未履行减持承诺所得收入需在5日内支付给发行人指定账户[185] - 股份回购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186][187] - 存在虚假记载等情形需依法回购全部新股[186][187] - 因虚假记载导致投资者损失需依法赔偿[186][187] - 公司承诺严格执行利润分配政策及现金分红政策[187] - 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推动公司履行分红承诺[187] - 减持价格需根据除权除息事项相应调整[185] - 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海晓和黄海瑚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履行利润分配政策[188]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触发股价稳定条件将增持公司股票[189] - 公司承诺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回购措施[190] - 公司上市后三年内稳定股价预案有效期至2023年12月2日[189] - 利润分配政策依据《公司章程》及《上市后三年分红回报规划》执行[188] - 稳定股价措施包括公司回购及董事高管增持且回购价不超过每股净资产[190] - 同业竞争承诺要求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不从事与公司相竞争业务[188] - 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90] - 新聘任董事高管需履行公司上市时作出的股价稳定承诺[189] - 每股净资产以经审计的期末值为基准并随权益变动调整[190] - 公司回购股份金额低于上年度净利润10%[191] - 公司回购股份不超过总股本2%[191]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不低于总股本0.5%且不超过1%[191]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少于上年度薪酬总和30%且不超过100%[191] - 董事及高管增持股份不超过总股本1%[191] - 稳定股价承诺履行期限为2020年12月2日至2023年12月2日[192][193]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及薪酬 - 董事长黄海晓期末持股增至38,880,000股,较期初增加12,960,000股,增幅50%[130] - 董事兼总经理黄海瑚期末持股增至25,920,000股,较期初增加8,640,000股,增幅50%[130] - 监事会主席于秀红期末持股增至150,000股,较期初增加50,000股,增幅50%[131] - 监事袁斌期末持股增至60,000股,较期初增加20,000股,增幅50%[131] - 监事江雪莹期末持股增至30,000股,较期初增加10,000股,增幅50%[131] - 副总经理曹建期末持股增至180,000股,较期初增加60,000股,增幅50%[131] - 副总经理沈正伟期末持股增至90,000股,较期初增加30,000股,增幅50%[131] - 离任董事季德南期末持股增至195,000股,较期初增加65,000股,增幅50%[131] - 离任财务总监裘国伟期末持股增至195,000股,较期初增加65,000股,增幅50%[13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均因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30][131] - 公司董事、财务总监郁卿于2021年11月就任,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35]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梁晖于2021年11月就任,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35] - 独立董事孔爱国自2021年11月起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同时担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137][143] - 独立董事单志明自2021年11月起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同时担任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常务副秘书长[137][143] - 监事会主席于秀红自2015年11月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38] - 监事袁斌自2015年11月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现任上海一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38] - 监事江雪莹自2015年11月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现任上海一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策划部副总监[139] - 副总经理曹建自2015年11月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40] - 副总经理沈正伟自2015年11月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41] - 董事会秘书庄涛自2021年12月31日任职,任期至2024年11月4日[141] - 2021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报酬总额为1313.9万元[147] - 董事长黄海晓年度津贴标准为180万元/年(税前)[146] - 董事兼总经理黄海瑚税前报酬总额为314万元[148]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15万元/年(税前)[146] - 副总经理曹建税前报酬总额为229.2万元[148] - 离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季德南税前报酬总额为14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