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为82,826.81万元,同比下降26.26%[7] - 2021年营业收入为8.28亿元,同比下降26.26%[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亿元,同比下降227.39%[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59亿元,同比下降343.33%[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3元/股,同比下降198.26%[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03%,同比下降24.23个百分点[27]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26%,从11.23亿元降至8.28亿元[57]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787亿元,第二季度下降至2.555亿元,环比下降8.4%[30] - 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363万元,但第二、三、四季度分别亏损1109万元、1951万元和1.098亿元,第四季度亏损同比扩大90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6.07%,从9617.76万元增至1.40亿元[6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6.07%,从1490.67万元降至207.58万元[67] - 直接材料成本在内燃机尾气处理系统中占比76.06%,同比下降19.04%[63] - 研发投入金额为140,491,044.1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96%,同比大幅增长[71][7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9.97万元,同比下降87.90%[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7.90%至1229.97万元[73][7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在第一季度为-4723万元,但第三季度改善至4905万元,环比增长162%[3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18,345.30%至2.20亿元[7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547.06%至5.22亿元[7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66.54%至2.44亿元[73]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80.6%至1171.86万元[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8.27亿元,同比下降5.05%[27]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66亿元,同比下降12.15%[2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重下降14.80个百分点至10.83%[78] - 存货余额同比增长76.3%至3.16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上升7.98个百分点[79]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39.9%至2.69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下降8.53个百分点[79]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391.3%至1.92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上升8.48个百分点[79] - 资产减值损失达3415.48万元,占利润总额20.35%[76] 业务线表现:产品与市场 - 公司国六项目已与重要客户合作合计机型34种[8][9] - 非道路T4项目合作合计机型10种[9] - 柴油机SCR系统主要应用于国五/国六重型柴油车和柴油轻卡[43] - DOC+DPF产品主要应用于国五柴油轻卡和国四非道路移动机械[43] - 气体机尾气处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国四/国五/国六天然气重卡[43] - 国五产品存货计提减值准备[9] - 2020年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10.65%[45] - 2019年商用车自主品牌SCR后处理产品市场占有率13.80%,排名第一[45] - 2018年柴油机SCR系统封装及催化剂合计国内市场占有率10.32%,排名第三[45] - 产品匹配周期需1.5-2.0年,形成稳固配套关系[44] 业务线表现:销售与客户 - 大气污染治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22%,占营业收入比重99.90%[57] - 内燃机尾气后处理系统收入同比下降26.23%,占营业收入比重97.64%[57] - 外销收入同比大幅下降73.80%,从1255万元降至328.78万元[58] - 销售量同比下降34.06%,从30.30万套降至19.98万套[61] - 库存量同比上升51.32%,从2.95万套增至4.46万套[61] - 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达82.40%,合计销售额6.82亿元[64] 地区表现 - 子公司凯龙宝顿因南京疫情7-8月份停产导致供应链中断[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为1.404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6.96%[47] - 公司研发人员288名,占总员工人数22%,其中硕士34名[47] - 公司拥有24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1项,12项软件著作权和4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48] - 公司实验中心获CNAS实验室认可,拥有15个发动机测试台架[46] - 公司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48] - 公司2018-2020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156.05万元、8012.32万元、9617.76万元,占营收比例6.16%、7.51%、8.56%[47] - 国六电控喷嘴项目处于小批量生产和市场投放阶段[69] - 气冷式SCR反应装置已完成开发,正在进行市场验证[69] - 重结晶碳化硅DPF开发正在进行台架和整车性能验证[69] - 基于PLC的船用SCR系统已完成控制及喷射系统开发[69] - 公司牵头或参与制定19项行业标准,其中11项SCR标准、5项DPF标准[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不锈钢板上涨23%,车规级芯片上涨350%,碳化硅载体上涨12%[7] - 贵金属铂、钯、铑分别上涨23%,8%,79%[7] - 公司计划通过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扩能项目提高主导产品产能以扩大经营规模[105] - 公司积极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国四排放技术、商用车国六排放技术等研发成果产业化[105] - 公司2021-2023年技术规划包括国六标准尿素泵、封装技术研发及DOC/DPF/SCR载体催化剂技术研发[107]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特别是钢材、铂、钯、铑等贵金属价格影响生产成本[111] - 公司因排放标准升级需维持较高研发投入同时政策变化影响下游整车市场销量[111] - 公司主导产品最终下游客户为商用车企业重卡轻卡产销量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111] -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11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7%和6.6%[6] - 货车产销分别完成416.6万辆和428.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2.8%和8.5%[6] - 全年重卡销量为139.5万辆,同比下降13.8%[6] - 重型货车市场2021年销量139.5万辆,同比下降13.8%,8-12月同比降幅超50%[39] -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7%和6.6%[39]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董事朱建国于2021年2月18日因去世离任[127][128] - 副总经理张军荣于2021年3月16日因个人原因解聘[127][128] - 董事兼副总经理吴永兴于2022年1月25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27][128] - 监事会主席黄春生于2022年1月7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27][128] - 李怀朝于2021年2月4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128] - 吴永兴曾于2021年5月7日被增补为非独立董事[128] - 公司副总经理吴永兴于2022年1月25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34] - 公司监事会主席黄春生于2022年1月7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35]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占比42.86%[117] 投资与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实际投入2.36亿元(236,423,100.00元)[85] - 发动机尾气处理扩能项目实现收益7,152.29万元(71,522,877.36元)[85] - 2021年使用募集资金1.74亿元(17,362.14万元)[90]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14亿元(21,355.91万元)[90] - 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扩能项目投资进度为27.99%,累计投入金额7518.15万元[92] - 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96.44%,累计投入金额10898.16万元[92] - 年产200万升柴油机排气细微颗粒物PM/PN净化关键材料项目投资进度为80.40%,累计投入金额5226万元[92] - 承诺投资项目总承诺投资金额为44664.46万元,累计投入金额23642.31万元[93]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因设备损坏及疫情影响导致6台发动机台架和1台整车转毂试验台架未完成调试[93] - PM/PN净化关键材料项目因设备定制周期延长及电子元器件供应紧张导致进度延迟[9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1年累计使用金额25000万元[94] -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将发动机尾气处理项目闲置资金6500万元转投PM/PN净化材料项目[94] - 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853.69万元[9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变更为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锡宜高速北侧[94]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人民币10,000万元[9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人民币8,000万元[95] - 公司从募集资金专户划转至一般账户累计人民币3,651.8万元,其中子公司凯龙蓝烽划转241.05万元[95] -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原项目6,500万元资金转用于年产200万升柴油机排气细微颗粒物PM/PN净化关键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99] - 变更后项目截至期末实际投入金额5,226万元,投资进度80.4%[99] - 变更后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3年2月28日[99]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凯龙蓝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2,507.11万元[102] - 子公司江苏凯龙宝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414.21万元[102] - 凯龙蓝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4.53亿元,营业收入为2.23亿元[102] - 江苏凯龙宝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4,479.96万元,营业收入为5,783.36万元[102] 人力资源与股权激励 - 公司2021年末在职员工总数1310人其中生产人员860人占比65.6%[154] - 员工专业构成:技术人员310人占比23.7%销售人员85人占比6.5%[154]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56人占比4.3%本科288人占比22.0%[154] - 2021年公司培训总人次达29465次技能培训315人[157] - 技能培训中获得中级工资格151人高级工资格164人[157] - 薪酬体系涵盖管理、专业、操作三大序列采用差异化策略[155]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建立利益共享机制[155]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24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1,196.80万股的2.19%[160]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235.00万股,占总股本的2.10%,占授予总量的95.92%[160] - 预留限制性股票10.00万股,占总股本的0.09%,占授予总量的4.08%[160]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60人,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160]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3.68元/股[161] - 公司员工总数131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56人,本科生288人,大专生255人[166] - 报告期内股权激励第一阶段未触发激励条件,未实施[161]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以稳定核心技术团队[109] - 公司利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选拔引进培养高技术人才[109] 股东与投资者关系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0.14%[123]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53%[123]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1.97%[124]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7.49%[124]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13%[124] - 董事长臧志成持有公司股份36,030,000股[126] - 董事朱建国(已离任)持有公司股份325,000股[126]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36,355,000股[127] - 公司通过现场会议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保障所有股东权利[174] 高管薪酬与董事履职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14人,2021年实际支付税前报酬总额为554.05万元[143] - 董事长兼总经理臧志成税前报酬总额为166.94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30.1%[143] - 副总经理刘德文税前报酬总额为87.56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15.8%[143] - 董事兼副总经理叶峻税前报酬总额为56.03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10.1%[143]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曾睿税前报酬总额为48.26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8.7%[143] - 副总经理李怀朝税前报酬总额为49.36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8.9%[143] - 三名独立董事孙新卫、胡改蓉、袁银男各自税前报酬均为6万元,合计占高管总报酬的3.2%[143] - 2021年度董事会共召开12次会议,董事臧志成、潘海峰、孙新卫等均全程参与[146] - 董事叶峻缺席1次董事会会议,潘海峰以通讯方式参加1次会议[146]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且未对公司事项提出异议[146][147]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会议4次审议年度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等议案[150] - 战略委员会审议设立全资子公司议案[15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及股权激励计划[151] 内部控制与合规 - 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67] - 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等四个专门委员会,并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163] - 公司未发现报告期内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68]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100%[169]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00%[169]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0]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0]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0]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0] - 公司及子公司均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73]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73] -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成功研发并广泛应用汽车、船舶尾气后处理产品及固定源废气治理设备,有效控制排放物达到法规要求[176] - 公司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筹集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安排专业队伍全天候多轮次消毒[176] 承诺与分红政策 - 公司承诺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87] - 公司上市后未来三年现金分红在当期利润分配中最低占比20%[187] - 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进行利润分配[187] - 现金分红条件满足时可进行中期分红[187] - 股票股利分配需考虑公司成长性及每股净资产摊薄因素[187] - 公司未提出现金分红预案,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正但未分配[159] - 实际控制人及关联股东(无锡凯成投资等)股份限售承诺自2020年12月7日起36个月内有效,正常履行中至2023年12月6日[180] - 多家机构投资者(安徽安华创新基金等)股份限售承诺自2020年12月7日起12个月内有效,已于2021年12月6日履行完毕[180] - 无锡金控持有50万股限售股锁定期至2023年12月6日[182] - 无锡金控持有150.93万股限售股锁定期至2021年12月6日[182] - 凯成投资等股东每年减持比例不超过持股数量的5%[182] - 力合华富等机构股东每年减持比例可达持股数量的100%[183] - 力合华富等股东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复权调整后)[183]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持股锁定期36个月至2023年12月6日[183][184]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84] - 实际控制人
凯龙高科(30091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