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50.8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6.56万元,同比增长21.95%[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443.39万元,同比增长24.84%[21]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同比增长21.74%[21] - 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1.46%[32] - 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50.82%[38][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6.56万元,同比增长21.95%[38]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0.8%至7.93亿元[152] - 净利润同比增长22.4%至5576.12万元[15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3%至7.96亿元[15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1.9%至5556.56万元[154]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同比增长21.7%[1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85亿元,同比增长54.67%[43] - 研发投入3577.88万元,同比增长65.89%[43] - 财务费用-442.38万元,同比增长56.04%[4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5.8%至3577.88万元[15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5.3%至6.88亿元[15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3.7%至3315.75万元[156]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2.4%至929.6万元[15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36.99万元,同比下降48.25%[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36.99万元,同比下降48.25%[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00.68万元,同比下降54.96%[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8.3%至4736.99万元[159]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407.7%至1965.77万元[159] - 购建固定资产等投资支出同比增长228.5%至9144.21万元[15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524亿元,较上年同期6.908亿元下降5.6%[16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00.68万元,较上年同期1.155亿元下降55.0%[16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299.85万元,较上年同期4515.15万元增长83.8%[16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2万元,上年同期为-1973.90万元[16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85亿元,较期初3.480亿元增长28.9%[161]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27.31万元,较上年同期8967.78万元下降62.9%[162]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06.28万元,较上年同期1.108亿元下降68.4%[163]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77亿元,较期初2.695亿元增长25.3%[16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17.9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0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25%[21] - 货币资金增加至4.7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70个百分点至26.69%[4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3.2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9.14个百分点至17.88%[48] - 无形资产大幅增加至1.9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9.35个百分点至10.90%[48] - 在建工程增加至518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61个百分点至2.90%[48] - 货币资金从年初3.71亿元增至4.78亿元,增长28.7%[1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4.56亿元降至3.20亿元,减少29.8%[145] - 应收账款从0.42亿元增至0.71亿元,增长71.2%[145] - 应收款项融资从0.31亿元增至0.74亿元,增长141.5%[145] - 存货从3.42亿元降至3.02亿元,减少11.8%[145] - 在建工程从0.05亿元增至0.52亿元,增长959.2%[145] - 无形资产从0.26亿元增至1.95亿元,增长647.6%[145] - 短期借款从0.27亿元增至0.44亿元,增长61.6%[145] - 应付票据从5.31亿元增至5.79亿元,增长9.0%[145] - 合同负债从0.13亿元降至0.07亿元,减少44.0%[145]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长25.4%至3.67亿元[149]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78.1%至7430.28万元[149] - 短期借款较期初增长61.6%至4365.97万元[150] - 应付票据较期初增长9.0%至5.79亿元[150] - 在建工程较期初增长1095.3%至4497.08万元[150]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期初减少32.0%至2.28亿元[149] - 存货较期初减少11.9%至3.02亿元[149] 业务线表现 - TPU产品近3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达30.46%[39] - TPU产品营业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48.05%[47] - TPU产品营业成本6.72亿元,同比增长51.64%[47] - TPU产品毛利率13.73%,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47] - 公司主要产品为聚酯型、聚醚型及发泡型TPU产品[193]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子公司美瑞新材料创新中心(山东)净利润237.89万元,营业收入395.35万元[71] - 控股子公司美瑞科技(河南)注册资本50,000万元,净利润93.24万元[71] - 新设子公司美瑞新材企业发展(上海)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持股60%[72] - 公司投资设立美瑞上海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现金出资600万元持股60%[107] - 子公司美瑞科技投资建设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计划投资额15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12万吨特种异氰酸酯[120] - 关联方瑞铼康出资250万元持股美瑞上海25%,刘沪光出资150万元持股15%[107] 募集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度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61亿元,募集资金余额1.72亿元[57] - 年产20万吨弹性体一体化项目承诺投资金额13,65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850.77万元,投资进度38.61%[59] - 8000吨膨胀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项目承诺投资金额7,5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730.67万元,投资进度36.41%[59] - 技术中心项目承诺投资金额2,1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119.24万元,投资进度53.30%[59] - 营销网络项目承诺投资金额3,1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4.28万元,投资进度0.78%[5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金额15,752.2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5,752.27万元,投资进度100.00%[59] - 膨胀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492.24万元,累计实现效益4,228.34万元[59]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42,102.2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26,094.3万元[59] - 本报告期募集资金投入总额5,364.47万元[59] - 募集资金投资总额为42,102.27万元,累计投入26,094.3万元,投资进度为62%[60] - 年产20万吨弹性体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额为3.66亿元,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365亿元[60] - 技术中心项目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完成,原计划2022年1月30日[60] - 营销网络项目终止实施,剩余募集资金转用于年产20万吨弹性体一体化项目建设[60] - 截至报告期末,15,7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61] - 年产20万吨弹性体一体化项目2021年计划投资2.86亿元[60] - 公司存在未达到计划进度的项目,主要因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影响能耗指标[60] - 技术中心项目因实施地点调整至创新中心导致进度延迟[60] - 募集资金专户存放剩余资金,不含现金管理部分[61] - 实际累计投入金额26,094.3万元,本报告期投入5,364.47万元[60] - 年产20万吨弹性体一体化项目总投资额3.6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65亿元[64] - 营销网络项目剩余募集资金变更为6,467.84万元,占原计划投资额16,750万元的38.61%[64] - 营销网络项目终止原因系新冠疫情导致无法按计划建设[64] - 年产20万吨弹性体一体化项目建设周期36个月,计划2023年前建成剩余10万吨产能[64]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696.59万元[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31.27万元[25] - 其他收益696.59万元,占利润总额10.52%[45] - 投资收益482.69万元,占利润总额7.29%[45] - 利息收入达352.79万元[157] 股东权益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3] - 公司总股本由133,340,000股增至200,010,000股,增幅50.0%[125]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91,502,000股增至130,653,000股,持股比例从68.62%降至65.32%[125]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41,838,000股增至69,357,000股,持股比例从31.38%升至34.68%[125] - 公积金转股增加66,670,000股,占原总股本的50.0%[125]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从71,502,000股增至100,653,000股,持股比例从53.62%降至50.32%[125] - 境内法人持股数量从20,000,000股增至30,000,000股,持股比例保持15.0%不变[125] -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总股本由133,340,000股增至200,010,000股,增幅50%[126] - 现金分红总额26,668,000元,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126] - 股东郭少红限售股由4,400,000股增至6,600,000股后全部解除限售[126][129] - 王仁鸿持股77,703,000股(占总股本38.85%),其中限售股77,703,000股[128][131] - 张生持股24,600,000股(占总股本12.30%),其中限售股18,450,000股[131] - 山东瑞创持股18,000,000股(占总股本9.00%),全部为限售股[131] - 山东尚格持股12,000,000股(占总股本6.00%),全部为限售股[131] - 任光雷持股6,000,000股(占总股本3.00%),其中限售股4,500,000股[131] - 郭少红持股6,531,000股(占总股本3.27%),全部为流通股[131]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11,776户,无特别表决权股东[1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888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为3.393亿元[165] - 2022年上半年利润分配总额为26,668,000元[169]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金额为66,670,000元[171] - 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94,310,766.56元[173] - 2021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245,261,219.07元[175] - 2021年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83,027,809.96元[175]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5,563,214.82元[176] - 2022年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32,229,214.82元[176] - 2022年年初股本余额为66,670,000元[176] - 2022年年初资本公积余额为438,447,195.86元[176] - 2022年年初盈余公积余额为32,649,395.03元[17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912,882,570.94元,较期初增长2.9%[18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2,460,515.14元[18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26,668,000.00元[184]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6,670,000.00元[18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25,792,515.14元至363,376,355.47元[184] - 公司股本从133,340,000.00元增加至200,010,000.00元,增幅50%[184] - 公司资本公积从371,777,195.86元减少至305,107,195.86元[184]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2,909,440.21元[18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13,334,000.00元[186] - 公司2021年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6,670,000.00元[186] - 公司期末合并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12,603,250.17元[188] - 公司注册资本及股本均为20,001.00万元[19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环境保护风险人工成本上升风险及政策风险[3] - 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较高,主要直接材料包括MDI、多元醇、BDO等[73] - 公司需增加环保投入以应对环保标准趋严可能导致生产经营成本提高[74] - 公司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存在因政策调整导致延期变更或终止风险[75] 研发和环保投入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的行业优势[74] - 公司通过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74] - 公司现有生产经营主体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通过环保部门环评及核查合格[74] - 公司已建立环保管理体系并通过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74] - 公司加大智能制造系统投入通过机器替代人工降低人工成本上升风险[75] - 公司废水COD排放浓度93mg/L,排放总量14.137吨,核定排放总量58.33吨[87] - 公司废水氨氮排放浓度10.4mg/L,排放总量0.3159吨,核定排放总量5.225吨[87] - 公司废水总氮排放浓度52mg/L,排放总量1.2934吨,核定排放总量14.70吨[87] - 公司一期北侧VOCs排放浓度48.5mg/m³,排放总量0.1736吨,核定排放总量2.376吨[87] - 公司二期VOCs排放浓度8.78mg/m³,排放总量0.1570吨[87] - 公司一期南侧VOCs排放浓度29.4mg/m³,排放总量0.0964吨[87] - 公司报告期内污染防治设施均正常运行,未出现违法违规情况[88] - 公司已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于2020年11月25日完成备案[89]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92] - 公司报告期无环境行政处罚及重大诉讼事项[90][100] 其他财务和投资活动 - 资产受限总额7944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930万元为承兑保证金[51] - 报告期投资额18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1.00%[53] - 委托理财总额42,384万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17,000万元、券商理财产品8,500万元、其他类16,884万元[66]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25,500万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66] - 公司与烟台业达融资租赁签订3年期汽车租赁协议,租赁期至2024年4月15日[11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556.56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5556.56万元[168] 公司基本信息和治理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18] - 公司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19] - 公司注册情况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20] - 公司股票代码300848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王仁鸿[16] - 公司董事会秘书都英涛联系地址烟台开发区长沙大街35号[17]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王越联系电话18105355848[17] - 公司电子信箱miracll@miracll.com[17]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2.80%[81]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84]
美瑞新材(300848)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