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806721572.68元,同比增长22.5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141353.02元,同比增长25.3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88253970.66元,同比增长42.23%[20] - 基本每股收益0.49元/股,同比增长25.64%[20] - 稀释每股收益0.49元/股,同比增长25.64%[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6%,同比上升0.78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672.16万元,同比增长22.52%[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14.14万元,同比增长25.34%[5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067亿元,同比增长22.52%[74]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7.79亿元,同比增长18.7%[1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814.14万元,同比增长25.3%[18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9元,同比增长25.6%[185] - 营业收入从6.58亿元增至8.07亿元,同比增长22.5%[18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945874.65元,同比下降45.75%[20] - 动力煤采购平均价格同比上涨约56%[68] - 乳酸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2.718亿元,占总成本65.82%,同比上升但占比下降[69] - 乳酸盐产品燃料动力成本为1471.63万元,占比15.83%,同比上升4.12个百分点[69] - 研发投入2991.65万元,同比增长25.08%[74] - 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600.43万元,同比增长32.40%,主要因优化业务队伍和激励政策[76] - 外销物料费增长42.08%至164.63万元,因出口打托缠膜费用增加[76] - 营业成本从5.22亿元增至6.25亿元,同比增长19.6%[183] - 营业成本为6.07亿元,同比增长15.9%[187] - 研发费用为2991.65万元,同比增长25.1%[184][187] - 利息费用大幅增长至585.32万元,同比增长361.6%[184] - 所得税费用为708.79万元,同比增长22.3%[184]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经销模式营业收入为3.949亿元,同比增长30.49%,毛利率为26.25%[62] - 公司直销模式营业收入为4.118亿元,同比增长15.74%,毛利率为19.02%[62] - 乳酸产品营业收入为5.073亿元,同比增长28.44%,毛利率为18.61%[64] - 乳酸盐产品营业收入为1.256亿元,同比增长25.23%,毛利率为25.98%[64] - 乳酸产品营业收入为5.07亿元,同比增长28.44%[78] - 乳酸盐产品毛利率为25.98%,同比增长1.07个百分点[78] - 食品制造业销售量66,182.03吨,同比增长9.10%,库存量5,879.12吨,同比大幅增长53.53%[69] 各地区表现 - 国外地区营业收入为3.125亿元,同比增长76.78%,毛利率为20.81%[65] - 国内经销商数量减少141户至422户,同比下降25.04%[65] - 国外经销商数量减少49户至286户,同比下降14.63%[65] - 国外地区营业收入为3.13亿元,同比增长76.78%[78] - 公司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大,外销比重较高[113] - 公司出口业务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明显[11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2333714395.0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0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81945124.76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29%[20] - 短期借款为4.23亿元,较期初增长42.86%[80] - 应收账款为9873万元,较期初增长30.94%[80] - 货币资金为2.5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71%[80] - 固定资产为11.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9.59%[80] - 存货为2.56亿元,计提减值损失931万元[79][80] - 公司总资产从218.04亿元增长至233.37亿元,增幅7.0%[176][177] - 短期借款从2.96亿元增至4.23亿元,增幅42.8%[176] - 在建工程从1.90亿元降至1.74亿元,减少8.4%[176] - 货币资金从1.95亿元增至2.15亿元,增长10.1%[179] - 应收账款从1.39亿元增至1.57亿元,增长12.8%[179] - 存货从2.30亿元增至2.37亿元,增长3.1%[18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4.08亿元增至14.82亿元,增长5.3%[177] - 未分配利润从5.54亿元增至6.28亿元,增长13.5%[177] - 公司货币资金为250,041,759.20元,较期初215,336,744.31元增长16.12%[175] - 应收账款为98,734,344.05元,较期初75,405,816.48元增长30.94%[175] - 存货为256,444,685.11元,较期初245,538,183.20元增长4.44%[175] - 预付款项为15,179,233.51元,较期初3,969,600.32元大幅增长282.38%[175] - 应收票据为42,793,037.04元,较期初29,060,006.58元增长47.19%[175] - 流动资产合计为700,116,088.84元,较期初627,810,223.93元增长11.52%[17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945874.65元,同比下降45.7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94.59万元,同比下降45.75%,主要因外贸收入账期较长[7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1.0%至7.40亿元[191]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大幅增长515.8%至5439.8万元[19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5.7%至1994.6万元[1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56亿元,较去年同期负1951.5万元扩大[19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162.4%至4.39亿元[19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51.3%至1.71亿元[1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29.5%至2.50亿元[192]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69.3万元,同比下降242.7%[194]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72.0%至1.01亿元[194]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96.1%至1.67亿元[195] 投资和募投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为1.71亿元,同比增长19.73%[86] - 公司新设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88] - 淀粉筒仓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167.86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120.15万元人民币,项目进度80%[90] - 年产1万吨食品级乳酸乙酯工程项目(一期)本报告期投入2230.95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4996.50万元人民币,项目进度100%[90] - 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制品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01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97亿元人民币,项目进度50%[90] - 年产1万吨L-丙交酯项目工程本报告期投入1987.24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84亿元人民币,项目进度100%[91] - 5万吨精制乳酸扩产改造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76.74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76.74万元人民币,项目进度30%[91] - 年产20万吨新型建筑材料项目(一期)本报告期投入529.02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308.26万元人民币,项目进度90%[91]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5.42亿元人民币,报告期内投入募集资金3729.59万元人民币[95] - 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3.36亿元人民币,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比例达66.77%[95]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2.13亿元人民币[95] - 年产1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5,262.18万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0,投资进度为0.00%,预计2024年08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97] - 年产5万吨高纯L-乳酸工程承诺投资总额为30,906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21,620.74万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3,729.5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5,639.01万元,投资进度为72.33%[97] - 年产5万吨高纯L-乳酸工程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489.15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效益1,685.71万元,未达到预计效益[97]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8,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18,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8,007.61万元,投资进度为100.04%[97]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承诺投资总额为54,168.18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39,620.74万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3,729.5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33,646.62万元[97] - 年产1万吨聚乳酸项目原计划2021年4月建成投产,因疫情及高纯度乳酸产能偏紧未立即启动建设[97] - 公司子公司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L-丙交酯项目已建成并投料试车,打通丙交酯工艺路线[97] - 公司基于国家禁塑政策及市场规模效应考虑,决定将原1万吨聚乳酸产能进行扩充并调整实施进度[97] - 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9,863.04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97] - 年产7.5万吨聚乳酸项目投资总额调整为88,212.18万元[98] - 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项目2022年上半年实现效益14,891,458.34元[98] - 年产5万吨乳酸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5,639.01万元[99] - 年产5万吨乳酸项目预计结余募集资金12,588.58万元[9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9,863.04万元[99] - 聚乳酸项目变更后占地面积约109亩[98] - 年产5万吨乳酸项目应付工程款1,647.04万元[99] - 年产5万吨乳酸项目应付设备款1,619.16万元[99]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330.19万元[98] - 募集资金专户存放未使用资金[99] - 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工程项目投资总额21,620.74万元[101] - 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工程项目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金额15,639.01万元[101] - 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工程项目投资进度72.33%[101] - 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工程项目2022年上半年实现效益1,489.15万元[101][102] - 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工程项目未达预计收益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及汇率影响[102] - 年产7.5万吨聚乳酸项目投资总额调整为88,212.18万元[101][102] - 年产7.5万吨聚乳酸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子公司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101][102] - 年产7.5万吨聚乳酸项目占地面积约109亩[101][10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委托理财5,000万元[103][104] - 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0万元且未出现减值[104] 衍生品和套期保值 - 公司衍生品投资初始金额为1089.36万元,期末投资金额为3467.04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2.30%[105] - 报告期内公司衍生品投资实际损失金额为423.66万元[105] - 远期结售汇业务起始投资金额1089.36万元,期间售出8734.26万元,期末余额2590.47万元[105] - 玉米期货投资报告期内购入金额3028.7万元,售出金额3028.7万元,实际损失80.53万元[105] - 另一玉米期货投资期末余额876.57万元,占净资产比例0.58%[105] - 汇丰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期间为2021年11月25日至2022年9月26日,产生实际损失343.13万元[105] - 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105] - 公司套期保值业务存在市场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及内部控制风险等五大风险[105] - 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存在汇率波动风险、客户违约风险及回款预测风险等四大风险[105] - 公司通过严格控制头寸规模、优化期限组合及规范操作指令等措施管理套期保值风险[105] - 公司通过期货、期权等工具规避玉米价格上涨风险,并持续改良菌种提高发酵效率降低能耗[111] - 公司已制定《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内控管理制度》规范相关操作[106] - 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仅与具备资质的金融机构开展,严禁投机性交易操作[106] - 衍生金融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06] - 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防止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出现延期交割[106] 行业和市场数据 - 全球玉米产量超过11亿吨,其中美国产量358,447千吨占比32%,中国产量260,670千吨占比23%[28] - 全球玉米进口量超过1.8亿吨,中国进口29,512千吨占比16.07%[28] - 中国玉米结存量超过2亿吨,占全球结存量70%以上[28] - 中国玉米进口量2020-2021年增至1,130万吨和2,835万吨[29] - 全球生物塑料产能241.7万吨,亚洲占比49.9%,欧洲占比24.1%[35] - 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年产能155.30万吨,同比增长26.57%,占生物塑料总产能64.25%[36] - 全球不可降解生物塑料产能86.40万吨,同比下降2.26%[36] - 全球包装行业生物塑料产能115.7万吨,占比48%[36] - 聚乳酸在乳酸市场中消费占比预计2023年提升至44%[32] - 乳酸在食品饮料等传统领域年增长率约1.2%[32] - 2021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年产能为155.3万吨,占全球生物塑料总产能的64.25%[37] - 淀粉生物塑料产能占比16.4%,PBAT、PBS、PLA及PHA四种主要降解塑料产能合计占比43.4%[37] - 2021年全球不可降解生物塑料产能占比下降至34.8%[37] - 2021年全球生物塑料产量达241.04万吨,较2017年增长20.72%[38] - 包装行业用生物塑料占比48%,较2017年下降12个百分点[39] - PBAT、PLA及淀粉类降解塑料产能占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总产能近85%[40] - 包装行业消耗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量的50%[40] - 2021年生物基塑料在包装行业应用占比43%,纤维制造行业占比22%[41] - 全球生物塑料产量不足塑料总产量3.67亿吨的1%[43] -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乳酸及衍生品行业领先企业[44] - 公司乳酸及系列产品年产能为17.8万吨,位居国内行业领先地位[54][57] - 全球乳酸产能2022年达99.5万吨,较2021年75万吨增长32.67%[57] - 金丹科技2022年乳酸产能为15.5万吨,全球排名第三[57] - 全球主要乳酸生产企业中Corbion产能25万吨居首,NatureWorks以20万吨次之[57] 技术和研发 - 公司拥有44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截至2022年6月30日)[51] - 公司拥有44项发明专利及多项非专利技术,具备技术研发优势[71] - 产品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杜邦、伊利等知名企业[72] - 公司计划建设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7.5万吨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52] - 年产1万吨丙交酯项目已攻克技术瓶颈并具备大规模扩产条件[52] 采购和供应链 - 玉米采购运输半径控制在150公里范围内,具有区位优势[48] - 前五大经销商销售收入总额为5569.76万元,占销售总收入比例6.90%[66] - 玉米采购金额为3.226亿元,实际支付3.415亿元[67] - 玉米成本占公司乳酸及乳酸盐类产品生产成本比例较高,2020年以来河南周口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呈上升趋势[110] 子公司信息 - 公司子公司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00,940,787.35元,净资产为54,623,179.91元[110] - 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2,213,206.39元,净利润为15,300,
金丹科技(300829)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