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测绘股份(30082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测绘股份测绘股份(SZ:300826)2022-04-18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6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91.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98%[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03%,较上年下降0.20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6,363.1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0.55%[56] - 公司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91.7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81%[5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763,630,967.28元,同比增长40.55%[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917,100元,同比增长12.81%[6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5,420,100元,同比增长60.98%[62] - 研发投入44,392,700元,强化信息化板块建设[62] - 研发投入金额2021年为4445.77万元,同比增长36.04%[8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21年为5.8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8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0.98%至1.25亿元[8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2.99%至-9644.19万元[8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99.75%至104.2万元[84] - 2021年末资产总额达22.63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4.18%[20] - 公司资产总额2,263,820,10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041,586,000元,同比增长2.23%[62]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6.45个百分点至14.87%[87] - 存货同比增长35.52%至7.73亿元,占总资产34.13%[87]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6.58%至5.70亿元,占总资产25.16%[87] - 报告期投资额1.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75.86%[91] - 2021年12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1,539.48万元[117] - 应收账款余额总体较大且呈上升趋势[117]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人工成本同比增长53.4%至1.4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9.33%同比增1.91个百分点[71] -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劳动技术服务同比增长40.6%至2.6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3.18%同比降1.07个百分点[71] - 销售费用2464万元同比增长2.7%[77] - 管理费用5655万元同比增长40.23%,主要因合并易图地信公司[77] - 研发费用4439万元同比增长35.83%,主要因合并易图地信公司[77] - 财务费用-225万元同比减少4.59%[77]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及遥感技术(RS)等3S技术领域[12] - 公司业务细分为工程测勘技术服务、测绘服务、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三类[43] - 公司形成信息化、交通、水务与城市生命线、地下空间和自然资源5大专业板块[45] - 信息化板块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供地理信息系统服务[46] - 交通工程板块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等提供精密工程测勘和技术咨询服务[47] -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45] - 公司为水务、园林、国土等行业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服务[46] - 地理信息集成与服务收入257,618,051.49元,同比增长186.46%[66] -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毛利率33.22%,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68] - 公司积极探索跨专业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布局城市生命线智能监测[11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在11个重点城市设立分支机构[37] - 公司形成以江苏为主,浙江广东安徽湖北上海四川为辅的市场布局[37]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手订单或合同额合计20.0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56] - 江苏省外区域在手订单或合同额占比24%,较上年末增长22%[56] - 新签合同额8.7亿元,在手合同或订单额合计20.05亿元,同比增长17%[63] - 省外市场在手订单4.82亿元,同比增长22%[63] - 江苏省外主营业务收入184,493,188.97元,同比增长129.77%[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应收账款坏账及新冠疫情影响等风险[5]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人才和业务资源培育积累成为城市地下空间领域知名企业[109] - 公司力争水务业务产业链服务综合竞争力达到江苏第一全国前十的发展目标[110] - 公司重点突破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确权登记资产清查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等业务方向[111] - 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业务层次增加高附加值业务比重[114]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需在资质品牌技术人员客户资源持续取得竞争优势[113] - 公司面临毛利率下降风险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115] - 公司上市后资产规模大幅增加将给管理能力带来挑战[115] - 公司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对比往年有所提升[112] - 公司强化区域市场经营能力和综合时空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挖掘能力[111] - 公司第四季度确认收入占比通常较高[116] - 客户结算存在支付审批流程导致收款周期较长[117] - 募投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将逐年增加[118] - 政府部门及大型企业采购遵循年度预算决策机制[116] - 应收账款客户主要为政府机构及大型工程单位资信良好[117] - 业务主要面向政府职能部门及授权机构[116] 研发与技术进展 - 公司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服务生产项目3项[78] - 公司完成三维数据格式转换并可在Cesium平台展示[78] - 公司完成实时数据采集与预警模块代码编写[78] - 公司完成风险因素收集并正在进行风险评估表达[78] - 公司完成2篇软件著作权的写作并正在申请中[78] - 公司完成1篇论文且另1篇论文已完成写作正在投稿[78] - 公司正在进行专利撰写工作[78] - 研发激光点云变化检测软件并应用于南京市地形图动态维护项目[79] - 基于点云与影像的城市典型地物变化检测技术于2022年1月20日通过验收[79] -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并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79] - 申请发明专利1件涉及三维语义分割模型[79] - 完成VR/AR技术设计并通过公司项目评审验收[79] - 基于VR/AR技术制作地图文创产品技术报告1份[79] - 申请VR/AR相关发明专利1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79] - 公开发表VR/AR技术论文2篇[79] - 构建厘米级文物遗迹三维模型精度达厘米级[79] - 研究成果应用于灾害普查、河湖治理及智慧文旅等多个领域[79]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3.28%至143人[81]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人数同比增长82.35%至31人[81] - 点云数据自动化配准成功率优于92%[80] - 地物目标自动化提取精确度和召回率优于87%[80] - 遥感影像入库速率≥10GB/分钟[80] - 遥感影像分发速率≥50GB/分钟[80] - 人工智能算法分布式训练并行效率≥0.7[80] - 点云数据改善后精度优于5厘米[80] - 新产品累计节约人工成本30%并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81] - 申请发明专利3件及软件著作权5项[80] - 公司已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项并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78]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地理信息产业2020年总产值达6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30] - 地理信息产业超过80%数据与时空数据相关,是大数据产业基础[35] - 地理信息产业处于爆发前夕,受政府支持、技术设备和巨大需求驱动[35] - 产业链延伸趋势明显,新增地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独立增值环节[32] - 行业应用涵盖智慧城市、自然灾害预警、公共卫生等政府与民生领域[36] - 3S技术(GIS/RS/GPS)融合发展推动行业内外业一体化趋势[33] -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使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成为可能[33] - 互联网+测绘成为行业新常态,实现数据从信息到知识服务转变[33] - 江苏省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10%[39] - 国家选择18个城市作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建设试点[40] - 自然资源部构建7类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38] - 公司位列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排名第1名,2021年度全国百强企业第24名[37] - 公司位列2021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24名[58]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累计召开1次股东大会8次董事会6次监事会[123][124]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123]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2.97%[128]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无重大差异[126]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及业务方面保持独立运营[127] - 报告期内无同业竞争情况[128] - 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129] - 公司无表决权差异安排[129] - 无红筹架构公司治理事项[12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持股变动总额为6,670,234股,其中资本公积转增4,958,091股,其他方式增加1,983,233股,另有271,104股减少[131] - 监事会主席李勇持股变动后总数为813,312股,其中资本公积转增774,583股,其他方式增加309,833股,减少271,104股[131] - 副总经理卢金芳持股变动后总数为135,057股,全部为资本公积转增96,469股和其他方式增加38,588股[131] - 副总经理刘键持股变动后总数为184,160股,全部为资本公积转增131,543股和其他方式增加52,617股[131] - 副总经理郭江宁持股变动后总数为184,160股,全部为资本公积转增131,543股和其他方式增加52,617股[131] - 2021年公司发生多起高管变动,包括独立董事杨亮4月离任、董事长卢祖飞7月离任、总经理储征伟7月解聘及董事会秘书左都美5月解聘[132][133] - 2021年5月新聘任沈雨和金雪莲为副总经理,陈翀为董事会秘书[133] - 2021年7月左都美被聘任为总经理,储征伟被选举为董事长[133] - 董事长储征伟自2004年1月至2021年7月担任公司董事及总经理,2021年7月起任董事长[135] - 总经理左都美自2004年1月起历任公司市场经营中心主任、副总经理等职,2021年7月起任总经理[136] - 公司独立董事杜培军自2017年12月起任职[138] - 公司独立董事陈良华自2017年6月起任职[139] - 公司监事会主席李勇自2020年8月起任职[139] - 公司监事王际高自2017年3月起任职[139] - 公司职工监事赵星星自2020年8月起任职[139] - 公司副总经理卢金芳自2015年4月起任职[139] - 公司副总经理刘键自2017年3月起任职[140] - 公司副总经理郭江宁自2020年8月起任职[140] - 公司副总经理金雪莲自2021年5月起任职[141] - 公司财务总监陈翀自2017年3月起任职并自2021年6月起兼任董事会秘书[14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160.08万元[147][148] - 副总经理金雪莲2021年税前报酬最高,为191.38万元[148] - 董事长储征伟2021年税前报酬为135.08万元[147] - 董事兼总经理左都美2021年税前报酬为115.08万元[147] - 董事兼副总经理沈雨2021年税前报酬为106.93万元[147] - 副总经理郭江宁2021年税前报酬为96.08万元[148] - 董事兼副总经理刘文伍2021年税前报酬为95.08万元[147] - 副总经理卢金芳2021年税前报酬为91.08万元[147]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陈翀2021年税前报酬为81.08万元[148] - 监事会主席李勇2021年税前报酬为55.08万元[147] - 董事会成员储征伟、左都美、刘文伍、沈雨各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7次,缺席1次,出席率87.5%[151] - 董事会成员卢祖飞、王海龙、杜培军各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3次,缺席5次,出席率37.5%[151] - 董事会成员陈良华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6次,缺席2次,出席率75%[151] - 董事会成员涂勇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3次,缺席3次,出席率50%[151] - 董事会成员杨亮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2次,缺席0次,出席率100%[151] - 科技与战略委员会召开会议2次,提出资源整合及市场关注建议[154][155] - 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4次,审议年度报告及审计事项[155][156][157] - 提名委员会召开会议4次,审议董事及高管候选人提名[15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会议1次,审议修订薪酬管理制度[158]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监督事项无异议[159] - 南京高投卢祖飞江红涛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期限至2023年4月2日[180][181] - 上述股东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81][182] - 股东减持将采用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合法方式[183] - 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股票发行价格[185][190] - 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每年减持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所持股份总数的25%[185] - 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减持计划[186][190] - 减持计划公告后需在6个月内完成减持操作[186][190] - 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股份[188]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88]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186] - 若存在同业竞争情况将按评估公允价格优先转让给公司[187] - 承诺不利用股东地位谋求不当利益[187] - 持续看好公司业务前景并长期持有公司股票[184][189]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总数的25%[191][195]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91][195] -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股份[194] - 上市后6个月内离职则离职后18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91][195] - 上市后第7至12个月离职则离职后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91][195] - 采用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合法方式减持股份[193] - 减持行为需严格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的减持数量及比例限制[193] - 承诺有效期持续至持有公司股票期间且不可撤销[194] - 股份变动申报需严格遵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192][196] - 若存在法定不得减持情形时不得进行股份减持[193] - 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除南京高投、储征伟、李勇、左都美、刘文伍、刘键、卢金芳、钟金宁、陈昕、马广玲、王际高外,其他173名股东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98] - 稳定股价预案及约束措施自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至2023年4月3日[19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卢祖飞夫妇等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不侵占公司利益[199] - 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向其他单位或个人输送利益[199] - 公司承诺不以任何方式违规占用或使用公司资金或其他资产[200] - 南京高投、卢祖飞等承诺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200] 利润分配与投资者回报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12,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并转增3股[5] -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3,360万元[164][165] - 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50%,可分配利润2.51亿元[164] - 每10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3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456亿股[16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191.7万元,母公司净利润6,293.2万元[165] - 累计可供分配利润2.65亿元(合并报表),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2.51亿元[165] - 公司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66] - 公司建立稳定利润分配政策积极回报投资者[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