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杰微纤(30081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聚杰微纤聚杰微纤(SZ:300819)2022-04-26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4.803亿元,同比增长38.1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67万元,同比增长427.92%[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15万元,同比增长246.80%[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88万元,同比下降60.82%[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股,同比增长416.67%[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2%,同比增长3.01个百分点[21] - 2021年资产总额为9.488亿元,同比下降1.62%[21] - 营业利润19,313,155.86元同比增长134.46%[4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669,928.72元同比增长427.92%[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0.82%至32,879,769.03元[66]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4万元[26] - 2021年政府补助为1772万元,较2020年增长547%[2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480,329,632.98元同比增长38.18%[41] - 营业利润19,313,155.86元同比增长134.46%[4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669,928.72元同比增长427.92%[41] - 超细纤维制成品收入254,783,648.51元占比53.04%同比增长20.69%[45] - 超细纤维功能面料收入8,680,345.92元同比增长162.12%[45] - 内销收入225,430,222.49元同比增长60.76%占比46.93%[45] - 外销收入254,899,410.49元同比增长22.92%占比53.07%[45] - 超细纤维制成品销售量1,663.49万件同比增长28.84%[49] - 超细纤维功能面料销售量214.24万米同比增长260.19%[49] - 子公司郎溪远华纺织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8513.75万元,同比增长123.94%[91][92] - 公司向迪卡侬销售额2021年为24933.2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1.91%[94] - 公司向迪卡侬销售额2020年为20319.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8.45%[94] - 公司向迪卡侬销售额2019年为35754.4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1.74%[94] - 公司向迪卡侬销售额2018年为34400.4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4.41%[9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超细纤维制成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24%至188,456,358.22元,占总营业成本比重48.11%[52] - 其他类别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130.12%至143,389,723.66元,占总营业成本比重36.60%[52] - 纺织业务总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0.41%至391,731,350.44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增长41.81%[52] - 超细纤维功能面料营业成本同比激增143.27%至6,280,041.91元[5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30%至21,061,980.32元,主要因研发材料费用增加[55]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39.18%至-6,540,924.59元,因利息费用减少及存款利息收入增加[55]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78.81%至9,238,500.64元,因销售收入及非经常性损益增加[55] - 子公司郎溪远华纺织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为9408.17万元,同比增长92.79%[9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超细纤维制成品收入254,783,648.51元占比53.04%同比增长20.69%[45] - 超细纤维功能面料收入8,680,345.92元同比增长162.12%[45] - 超细纤维制成品销售量1,663.49万件同比增长28.84%[49] - 超细纤维功能面料销售量214.24万米同比增长260.19%[49] - 超细纤维制成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24%至188,456,358.22元,占总营业成本比重48.11%[52] - 超细纤维功能面料营业成本同比激增143.27%至6,280,041.91元[52] - 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表面密度达每平方厘米8万多根纤维[35] - 公司开纤工艺确保开纤率在99%以上[38]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LED液晶、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精密元件清洁[35] - 公司具备织造、染整、后整理及制成品加工全产业链生产工艺[36][38] - 公司拥有国内完整的全套起绒装备[39] - 公司系国内最早从事超细复合纤维材料加工应用的企业之一[32][34] - 公司主要团队专注超细纤维面料生产二十余年[38] - 公司与迪卡侬合作已超过10年(2011年起)[39] - 公司通过迪卡侬、ZARA、C&A、H&M、IKEA等国际品牌认证[39]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且主要客户为国外客户[3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9.75%,其中迪卡侬占比53.00%[53] - 加盟商和分销商销售收入占比未超过30%[60] - 线上销售收入占比未超过30%[60] 各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225,430,222.49元同比增长60.76%占比46.93%[45] - 外销收入254,899,410.49元同比增长22.92%占比53.07%[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终止超细纤维无尘超净制品建设项目并将6,350.98万元募集资金转入新项目[43] - 公司终止超细纤维无尘超净制品建设项目并将6350.98万元募集资金及利息转入超细纤维含浸面料建设项目[87] - 超细纤维含浸面料建设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3年9月30日[87] - 终止无尘超净制品项目原因系产能与市场需求匹配,扩大产能紧迫性不强[83]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变更,原吴江区松陵镇农创厂区承载能力趋于饱和[83] - 超细纤维面料改扩建项目未完全达产,2021年5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后陆续投产[83] - 公司使用不超过26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报告期末未到期金额为13000万元[84][85]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最低比例要求为20%[141] - 公司承诺年度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10%[184] - 纺织行业劳动密集型面临员工工资持续上涨推高营业成本[95] - 国际油价高企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产品销量及净利润率[95] - 公司适用15%企业所得税税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2年进行复审[95] 其他财务数据 - 货币资金减少至2.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5.47%较年初下降19.86个百分点[71] - 应收账款增至910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9.6%较年初上升6.5个百分点[71] - 固定资产增至4.1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3.32%较年初上升16.41个百分点[71] - 在建工程减少至159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68%较年初下降5.24个百分点[71] - 应收款项融资增加122万元主要来自银行承兑汇票收付变化[75][79] - 营业外收入为15,000,000.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70] - 可分配利润为173,749,987.52元[140] - 受限资产总计4925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49万元固定资产4155万元无形资产620万元[76] - 募集资金净额3.26亿元报告期内使用1.27亿元累计使用1.69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51.94%[80] - 报告期内变更募集资金用途6351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19.49%[80] - 进行现金管理的未到期募集资金1.3亿元[80]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3922万元含利息[80]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30%至21,061,980.32元,主要因研发材料费用增加[55]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9.85%至87人[64] - 研发投入金额为21,061,980.3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38%[64] - 公司拥有专利技术及非专利技术包括精炼开纤染色定型拉毛等工艺流程参数[97]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吴江市聚杰微纤服装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496.00万元[91] - 子公司吴江市聚杰微纤染整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18.80万元[91] - 子公司安徽聚杰微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2181.17万元[91] - 子公司郎溪远华纺织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8513.75万元,同比增长123.94%[91][92] - 子公司郎溪远华纺织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2404.02万元[91] - 子公司郎溪远华纺织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为9408.17万元,同比增长92.79%[92] 产能与项目投资 - 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产能利用率达99.49%,同比增长17.65个百分点[57] - 超细纤维面料及制成品改扩建项目投资进度达97.85%,累计投入资金126.05百万,实现销售收入63.68百万及净利润4.20百万[82] - 超细纤维无尘超净制品建设项目已终止,投资完成率100%,累计投入资金0.21百万,未实现效益[8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仅11.61%,累计投入资金7.28百万,未实现效益[82] - 国内外营销服务体系建设投资进度43.36%,累计投入资金30.66百万,未实现效益[82] - 超细纤维含浸面料建设项目投资进度8.00%,累计投入资金5.08百万,未实现效益[82]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累计投入资金169.28百万,实现销售收入63.68百万及净利润4.20百万[82][83] - 超细纤维含浸面料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508.18万元,累计投资进度为8%[87] 存货情况 - 超细纤维仿皮面料存货余额同比下降25.99%[60] - 超细纤维功能面料存货余额同比下降16.16%[60] - 超细纤维制成品存货余额同比下降19.76%[60] - 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存货余额同比上升133.92%[6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86%[103]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占比33.33%[103] - 审计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104] - 战略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104] - 提名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10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104] - 董事仲鸿天持股数量为1,810,000股[110] - 董事陆玉珍持有公司股份6,870,000股[111] - 董事兼副总经理仲湘聚持有公司股份1,872,000股[111] - 监事席菊明持有公司股份583,000股[111] - 副总经理黄亚辉持有公司股份2,332,000股[111] - 财务总监李林持有公司股份466,000股[11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股份6,450,700股[112] - 控股股东苏州市聚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情况未披露具体比例但仲鸿天任执行董事兼法人陆玉珍任总经理[121] - 股东上海金浦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报告期内持股比例为0.81%[121] - 报告期内无董事、监事离任及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112] - 董事长仲鸿天(1993年出生)于2017年4月就任[113] - 董事陆玉珍(1953年出生)自2017年4月担任公司董事[113] - 独立董事黄鹏(1949年出生)为会计学教授,2020年7月就任[115] - 财务总监李林为注册会计师(非执业)2014年1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120] - 副总经理仲湘聚自2018年4月25日起担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职务[118]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黄亚辉持有兰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19] - 总经理沈松自2017年3月起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117] - 职工监事席菊明自2017年3月起担任公司职工监事职务[11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31.93万元[124] - 董事长仲鸿天年度税前报酬为24.56万元[124] - 总经理沈松年度税前报酬为41.18万元[124] - 财务总监李林年度税前报酬为39.67万元[124]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黄亚辉年度税前报酬为31.7万元[124] - 独立董事黄鹏、蒋建春、陈海祥年度税前报酬均为6万元[124] - 报告期内共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125][126]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26] - 董事冯思诚以通讯方式参加1次董事会会议[126]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2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13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奖励构成绩效奖励基于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发放[122] - 绩效奖励总额系数计算和发放方法由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确定并在年报完成后发放[123]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董事会审议批准而董事和监事薪酬由股东大会审议批准[12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0.37%[108]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0.37%[10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0.39%[109] 利润分配与分红政策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9947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并转增5股[6]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139] - 公司拟以总股本99,47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含税)[142] - 现金分红总额为29,841,000元(含税)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40] - 每10股转增5股不送红股[140][142]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且中小股东权益得到充分保护[140] - 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分配利润[172] - 现金分红比例最低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72] - 重大现金支出指对外投资/收购资产累计支出超最近审计净资产30%且超5000万元[172]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占比最低80%[173]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占比最低40%[173]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占比最低20%[173] - 利润分配方案需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74] - 调整利润分配政策需全体独立董事表决同意[174] - 未按规现金分红时需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174] - 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时将扣减其现金分红份额[174] 员工与薪酬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303人,其中生产人员1,020人占比78.3%[133] - 母公司员工182人,主要子公司员工1,121人[133] - 员工教育程度中专科以下1,175人占比90.2%[134]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6人,本科学历48人[133] - 薪酬结构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奖励及变动工资[136] - 公司未使用劳务外包[138] - 公司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161]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 生产环节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已实现达标排放[97] - 厂区周边为后建社区面临较大环境保护压力[97] - 郎溪远华废水排放浓度化学需氧量148mg/L、氨氮2.25mg/L、总氮12.4mg/L、总磷0.173mg/L[152] - 郎溪远华核定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170吨/年、氨氮17吨/年[152] - 聚杰染整废水排放浓度化学需氧量26mg/L、氨氮0.5mg/L、总磷0.09mg/L、总氮2.25mg/L[153] - 聚杰染整废气排放浓度二氧化硫2.8mg/m³、颗粒物1.29mg/m³、氮氧化物27mg/m³[153] - 聚杰染整实际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4.15吨、氨氮0.0515吨、总磷0.0136吨、总氮0.3514吨[153] - 聚杰染整核定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11.88吨、氨氮0.99吨、总磷0.099吨、总氮2.376吨[153] - 公司建设污水处理站及废气收集处理装置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153] - 公司采用中和、混凝、化学沉淀工艺处理废水并实现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