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林生物(30081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泰林生物泰林生物(SZ:300813)2022-04-18 16:00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41.4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53万元,同比增长31.3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00万元,同比增长42.54%[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96万元,同比下降66.16%[2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1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52%,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21] - 基本每股收益1.22元/股,同比增长28.42%[21] - 营业收入283,248,491.21元,同比增长41.46%[60]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3,529,851.10元,同比增长31.30%[60]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2.83亿元,同比增长41.46%[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96.1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16%[9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4.21%[94][95] - 2021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52.99万元[168] 业务线表现 - 制药行业收入2.54亿元,占总收入89.55%,同比增长44.52%[78] - 环境控制产品系列收入9388.25万元,同比增长152.77%[78] - 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产品收入9423.59万元,同比增长22.84%[78] - 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6.63%至3,279,873件[82] - 环境控制产品系列(隔离技术系列)销售量同比大幅增长165.22%至244台[82] - 环境控制产品系列及整体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83] 地区与销售模式表现 - 直销模式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77.50%,占比54.79%[78] - 国内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43.75%,占比95.57%[78] -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销售模式同时通过中间商和贸易商拓展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46] - 公司以直销为主并大力发展各区域经销商渠道[127] - 公司逐步增加海外市场销售份额占总销售额的占比[121] - 公司力争国际贸易实现销售订单额和净利润稳健增长[123] 成本与费用 - 制药行业毛利率58.80%,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80] - 环境控制产品系列毛利率52.45%,同比上升2.58个百分点[81] - 制药行业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39.54%至56,762,134.09元[85] - 制药行业人工工资成本同比激增95.91%至31,587,763.07元[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93%至55,047,569.33元[8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83%至39,140,942.42元[89] - 政府补助28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6.3%[26]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技术涉及VHPS灭菌器、TOC分析仪等高端灭菌与检测设备[13] - 公司自主研发的微生物检测系统包括集菌仪、培养器及全自动无菌试验培养仪组成的无菌检测系统[35] - 微生物限度检测系统由匀浆仪、微生物限度检测仪、过滤杯、微孔滤膜及自动菌落计数器组成[35] - 微孔滤膜可分离直径0.05μm~10μm的组分用于去除微米颗粒和细菌[36] - 酶底物法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36] - 公司成功自主研发NC膜应用于传染病检测包括新冠病毒、艾滋、乙肝等[36] - 环境生物污染控制装备包括隔离器、无菌传递舱、过氧化氢消毒机及配套设备[39] - 隔离器由不锈钢、钢化玻璃构成刚性舱体或透明聚氯乙烯柔性舱体组成[39] - 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生产集成化装备包括多功能细胞处理工作站和蜂巢式细胞培养系统[39] - 多功能细胞处理工作站集成细胞离心机、CO2培养箱、细胞显微镜等设备模块[41] - 阻遏隔离器可达到OEB5最高防护等级用于高活性药物生产[41] - 公司建立多层次研发组织架构包括泰林研究院实验检测中心及各产品研发中心[45][49] - 公司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中检院浙江大学等十余家科研机构展开技术合作[45] - 研发团队规模为227人,超过5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50] - 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0%以上[50] - 拥有263项技术专利,包括24项发明专利和58项软件著作权[50] - 参与制定2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14项为第一作者[50] - 公司2021年技术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0%[61] - 公司2021年完成新产品开发24项和产品技术升级改进16项[61] - 公司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包括GB/T 40024-2021等[70] - 公司参与制定的3项机械行业标准于2021年8月21日发布[70] - 研发团队规模达227人[73] - 研发人员数量227人同比增长60.99%[91] - 研发投入金额5504.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98%[9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9.43%同比上升0.59个百分点[92]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112人同比增长89.83%[92] - 公司聚焦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装备等新领域[120] - 公司计划加大前瞻性技术研究投入并建立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体系[121] - 公司持续加大前沿技术领域研发投入并巩固知识产权成果[123] - 公司针对细胞治疗产业化和生物降解检测领域推出新产品[126] - 微生物检测与控制领域需求增加产品包括集菌仪、培养器、无菌隔离器等[126] 资产与负债 - 资产总额6.56亿元,同比增长21.4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7亿元,同比增长11.96%[21] - 总资产655,871,410.07元,同比增长21.46%[6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46.12%同比下降13.45个百分点[98] - 应收账款3848.2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3%[98] - 存货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8%[98] - 合同负债9156.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98] 子公司表现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泰林生命科学、泰林分析仪器等多家企业[13] - 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2,715.29万元[114] - 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9,703.80万元[114] - 浙江泰林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9.98万元,净利润744.27万元[116] -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净利润2563.49万元[118] - 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03.80万元,净利润2715.29万元[116] - 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14万元,净亏损33.71万元[119] - 浙江泰林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资产2524.97万元,净资产2047.99万元[115] -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总资产1.37亿元,净资产1.46亿元[115] - 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869.77万元,净亏损33.71万元[115] - 公司四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元[115][116][117][119] - 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为2021年新设子公司,报告期内产生亏损[115][119] - 公司新设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出资额1,000万元,持股100%[85]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101][102] - 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本期投资亏损337,146.49元人民币[101][102]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产品分为标准化和定制化两类分别采用备货生产和以销定产两种生产模式[46][47] - 标准化产品包括培养器集菌仪TOC分析仪等定制化产品包括无菌隔离器细胞基因治疗药物生产装备等[46][47] - 培养器作为一次性耗材类产品公司保持安全库存应对客户应急需求[47] - 公司采购原材料包括注塑原料结构件电子元器件功能部件辅料五大类[47][48] - 注塑原料采购采用定期订单模式通过中塑网实时查询价格行情[47] - 定制类结构件采购选取签订《核心供应商信用承诺书》的战略合作供应商保障核心技术保密性[48] - 公司组建精密智造事业部并新增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能力[66] - 公司建立内部快速响应的订单生产交付管理体系[66] - 公司运用信息化进行供应商管理并实现生产与采购计划同步[6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23.61%[87] - 公司通过优化ERP和导入MES系统实现生产制造全流程可视化数字化管理[121] 客户与市场 - 制药企业客户数量近1400家[52] - 医疗卫生单位客户超过400家[52] - 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客户达200余家[52] - 公司2021年参加各类展会33场[63] - 公司市场部门收集制药装备等行业资料400余份[64] - 公司针对全国154个生物制药产业园及细胞产业园开展精准营销[64]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1.37%[86] - 公司积极参与药机展、细胞产业大会等行业展会[127] - 公司全面应用CRM系统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的销售管理模式[45]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叶大林担任[17]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叶星月及证券事务代表叶军君联系方式为0571-86589069[18] - 实际控制人叶大林和倪卫菊夫妇合计直接持有公司59.32%股份[127] - 叶大林通过高得投资间接控制公司7.22%股份[127]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33]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134]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证监会及深交所相关规定要求[133]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保持独立性[135] - 公司未发生重大同业竞争情况[136] - 公司设有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负责内外部审计监督[134] - 董事长兼总经理叶大林持有公司股份27,800,000股[137] - 董事倪卫菊持有公司股份3,030,000股[137] - 董事兼副总经理夏信群持有公司股份530,100股[137] - 董事兼副总经理沈志林减持127,400股,期末持股402,700股,减持比例24.0%[137]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叶星月减持47,800股,期末持股164,000股,减持比例22.6%[138] - 离任监事会主席方小燕减持129,000股,期末持股30,000股,减持比例81.1%[138]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减持304,200股,期末总持股31,956,800股[138] - 监事会主席方小燕因个人原因于2021年3月18日离任[139] - 独立董事黄文礼因任期满于2021年4月22日离任[139] - 倪小璐于2021年3月18日被选举为新任监事会主席[13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25.67万元[149] - 董事长兼总经理叶大林税前报酬为60.6万元[149] - 董事兼副总经理夏信群税前报酬为108.15万元[149] - 董事兼副总经理沈志林税前报酬为91.9万元[149] - 独立董事董明税前报酬为6万元[149] - 独立董事杨忠智税前报酬为6万元[149] - 独立董事李继承税前报酬为4.5万元[149] - 监事会主席倪小璐税前报酬为25.76万元[149] - 监事莫剑刚税前报酬为31.56万元[149] - 职工监事胡美珠税前报酬为22.23万元[149] - 公司2021年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152] - 董事杨忠智和董明各参加7次董事会会议且无缺席[152] - 董事李继承参加4次董事会会议其中3次现场1次通讯[152] - 董事黄文礼参加3次董事会会议且无缺席[152]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4次会议[155] - 提名委员会2021年召开2次会议[156]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53] - 董事建议被公司采纳[154]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报告及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等议案[155]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各季度报告及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专项报告[155][156]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62%[136] - 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29%[136] - 公司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20%[136] - 公司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27%[136] - 2021年5月14日通过全景·路演天下举办年度业绩说明会[128] - 2021年9月7日接待平安资产、聚鸣投资等机构实地调研[128][129] - 2021年9月15日接待大成基金、财通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129] - 2021年9月23日接待银华基金、光大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129]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0年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97,935,500元人民币[104][105]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92,484,200元人民币[104][105] - 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总额109,494,200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总额55.32%[104][105]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60,524,800元人民币其中5000万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105] - 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检测系统设备项目投资进度65.61%累计投入91,852,200元人民币[106]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资进度1.05%本期投入632,000元人民币[106] - 研发中心项目及销售网络建设项目已终止实施[106] - 变更后募集资金59,954,600元人民币调整用于细胞治疗产业化项目[105][106]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募集资金投入总额为5,995.46万元[111]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63.2万元[111]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为1.05%[111] - 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和检测系统设备项目预先投入资金置换募集资金8,886.98万元[109] - 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和检测系统设备项目节余募集资金4,953.96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6,052.48万元[109] - 其中5,000万元用于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109] - 剩余1,052.48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109] 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197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并转增6股[5] - 2020年度利润分配以总股本51,97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10,394,000元[165]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息3.00元(含税),每10股转增6股[166] - 现金分红总额15,591,00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66] - 可分配利润为124,872,796.93元[166] - 年末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96亿元[168] - 母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为1001.83万元[168] - 年末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25亿元[168] - 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净利润为1.25亿元[168]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合计派发1559.1万元[168]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合计转增3118.2万股[168] - 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至8315.2万股[168] 内部控制与审计 - 2021年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70][173]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比均为100%[173] - 公司开展内控及专项审计17项[75] 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869人,其中母公司79人,主要子公司790人[160] - 员工专业构成为生产人员373人,销售人员106人,技术人员227人,财务人员16人,行政人员147人[160] - 员工教育程度为硕士34人,本科236人,大专222人,高中及以下377人[160]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68,278.5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773,472.98元[164] - 公司薪酬政策具有市场竞争力,包含基本薪酬、津贴补贴和浮动奖金[161] - 公司建立泰林学院培训体系,包含专业技能、管理提升和通识教育等课程[163] - 公司2022年实施首次股权激励计划针对核心团队和技术业务骨干[123] - 公司通过长效激励机制保持核心技术骨干稳定[125] - 公司存在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削弱技术优势[124] 公司基本信息 -